五、从屈原姓啥说开去

此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让人们对同出自战国时期楚王室的芈月和屈原两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好奇。也有人奇怪:既然他们俩都是王族,为何姓氏却不同呢?到底屈原姓什么?

有的人看到这个问题后估计会抿嘴一乐:当然姓屈啊?

其实不然,容笔者慢慢分析。

屈原大约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前278年。

屈原起先任楚国的左徒(中原各诸侯国均无此官职,仅有楚国设立。其官阶高低有多种说法,但位高权重,负责楚国内政外交,近乎宰相),后来虽被降职,亦担任的是“三闾大夫”这样的高官,这个职位的任务是对楚王室所分化出来的昭、屈、景三大王室氏族进行管理。

我们知道,华夏文明肇始后,逐渐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姓”成为区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文伦理产生后的外在具象。

屈原是楚王室分化出来的“屈”氏。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季连姓芈,是楚国王族的祖先……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居丹阳。”

也就是说,芈月与屈原同属楚王室,是血缘亲戚。

季连,本是颛顼高阳氏之后裔,也就是黄帝的后人,黄帝也称有熊氏,所以楚王室也是有熊氏。

由于中原部落或部落集团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季连的后裔大约在夏代或商代前期被迫南迁,而到了荆楚之地。

依据古时对姓氏的规定:当时季连部落中的的芈姓为大宗,百世不改,由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庶子都要另立新氏,为这一小宗的始祖。而鬻熊之子则是以其父的字为氏,称熊氏。

因此,依据《史记》所云,楚王室均为芈姓、熊氏,所以芈月也可以叫作“熊月”,屈原也可以叫作“芈原”。

在古文字中,“华”字与“芈”字非常相似,因此,楚王室包括屈原、芈月等人,不仅不是什么“荆蛮”“南蛮”(这些带有歧视性的称谓都是当时中原华夏部落集团给楚国人起的“外号”),而且是很正宗的华夏人。

楚王室的正枝芈姓分化出很多氏,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楚王室的后裔们——景、荆、屈、米、苗、班、熊、伍、项、查、庄、白、叶、成、潘等。各位读者可以对号入座,看看您是不是屈原的亲戚。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是指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一段时期。

从地缘上看,吴国欲争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国,以解除其后方威胁;而越国欲北进中原,更必先征服吴国才能够打通北进中原的通道,因而引起延续二十余年的吴越战争。

两国相互征伐多年直至笠泽之战后,吴、越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越已占有绝对优势。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越再度攻吴。吴军无力迎战,据都城防守。越于吴都西南郊筑城,谋长期围困。吴数次遣使请和,均遭越拒绝。三年,城破,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秦汉以前,人们有很严格的姓、氏分别。所以,那时的屈原,姓芈,氏屈。

当代中国人初次见面时总免不了互相问一句:“您贵姓啊?”

是的,姓氏文化是古老中华文化和东方文明中最有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它源出东方民族文明之肇始,在新石器时代之母系社会中勃发,带有东方人鲜明的血统、血缘崇拜的个性。

而后,随着父系社会取代母系社会,“氏”产生了,姓、氏进行了分野,姓更多表达同一个母系血统的关系,而氏则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和使用,因为它反映了父系传承的秩序,是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形态发展到父系社会形态后的一种人文反映。

在汉字中,“姓”的书写非常直观,“女(人)”“生”直接表达出人的来源是母亲,姓随着母亲,而“氏”源出“姓”却低于“姓”。

在中原历史上,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氏的获得,有多种方式,比如:以国名为氏,如秦、晋、楚、韩、燕、赵、齐、魏等战国七雄皆为氏。还有以邑名为氏,如春秋时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熊瑕,食采于屈邑,其后则为“屈”氏,屈原就是这一支。还有以王室或贵族的名为氏,如景差既是楚国王室,又官至受人尊敬的大夫,于是其后人便成为“景”氏,亦是楚王室分化出的一支。此外,还有以官名为氏,如司马、司徒、司空等。

作为“姓”者,上古时期留存至今的还有姬、姚、姒、姜等(全都有“女”字旁),在现实生活中还能见到,但更多的则是从“姓”中不断分化、裂解出的“氏”,秦汉以后,人们觉得每个人都分得清清楚楚的“姓”与“氏”过于麻烦,于是将其合并称为“姓氏”,今人则更简单地问“您贵姓”了。

那么,中国人的姓氏都打哪儿来的呢?

我们知道,中国今天有上万个姓氏,这些姓氏大都出自几位老祖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皇五帝”。在这其中,有四位先祖更是为今天繁多的姓氏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分别是:

徙木立信

战国初年,秦国政治混乱、兵弱主卑,常年受楚、魏侵扰。为改变这一局面,秦孝公任命卫鞅(商鞅)实施变法。法令已经准备完备,却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却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金。”于是,有一个人便将木杆搬到了北门。卫鞅立即赏了此人五十金,以表明没有欺诈。这事传开后,大家都相信卫鞅是个讲信用的人。卫鞅于是把新法公布了出来,变法得以顺利实施。

其一,黄帝系统。

据《国语·晋语四》所载,“黄帝二十五宗,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是也。”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为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之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一族的后裔主要有两大分支:一为颛顼族,二为帝喾族。

据有关文献记载,匈奴族和鲜卑族同黄帝也有血缘关系,所以出自古代匈奴族或鲜卑族的姓氏,也被列入黄帝族系。

黄帝后裔有大约120个大姓,比如李、王、张、赵等。

其二,炎帝系统。

炎帝是传说中上古姜姓部落首领,因生于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故姓姜;因以火德为王,又以火名官,故称炎帝;相传他教民耕种,又曾尝百草为医药以治病,故又号神农氏。

炎帝原居姜水流域,后发展到中原地区,《竹书纪年》中说他曾居陈。“陈”即今河南淮阳。

炎帝一族的后裔也人丁兴旺,有数十个大姓,诸如姜、黄、徐、许、马、吕等。

其三,颛顼系统。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系黄帝正妃嫘祖所生次子昌意之子,与下文中的侄子帝喾一样都是“三皇五帝”中非常著名的一位上古帝王。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颛顼和帝喾叔侄二人,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了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颛顼的后裔主要有四支:一为陆终族,二为伯益族,三为舜族,四为禹族。柴、郐、云、邬、鄢、罗、雍、胡、袁、舜、柴、田、孙、符、姚、邓、计、杜、华、夏侯、夏、禹、费、侯、妫、谭等数百个姓氏,都是颛顼的后人。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第六代君主。他即位后,为了提高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对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当时,中原各诸侯国的军队均以步兵、车兵混合编队组成,骑兵尚未广泛用于战争。赵武灵王认为骑兵具有机动、灵活、快速的优点,应大力发展。于是,他说服以公子成为首的反对派,得到了大臣的赞同。公元前302年,赵国君臣脱下袍大袖宽的华夏族服装,改穿短衣、束带的胡人服装,教练士兵骑马射箭的技能,很快组建起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一举成为东方六国中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其四,帝喾系统。

帝喾是黄帝的曾孙,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长子玄嚣的后代。

纸上谈兵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后来,“纸上谈兵”一词,被用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帝喾的正妃姜嫄,为炎帝之后有邰氏的女儿,生子弃即后稷,是周王室的祖先;次妃简狄生子契,商朝成汤之先人;三妃陈丰氏生子放勋,即尧;四妃娵訾氏,生子为挚,后来继承了帝喾的职位,然后又让位给尧。

在上古帝王中,帝喾一族无疑是姓氏的“生产大户”,尤其是由其后裔建立的500年的商朝、800年的周朝以及400多年的两汉,正是中华姓氏产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成为帝喾后裔繁衍发展的高峰。

据考证,帝喾后裔中,儿子后稷繁衍了1000多个姓氏,儿子契繁衍了400多个姓氏,儿子尧繁衍了60多个姓氏。

帝喾的后裔繁衍出的姓氏,有据可查者合计达1500多个。粗略统计当今全国300个大姓中,帝喾后裔有王、刘、杨、周、吴等131种姓氏,其后裔主要散布在淮河、长江流域地区,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

姓氏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根祖文化”之一,“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注重血脉传承和文化延续的真实写照。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汉人外,少数族群的姓氏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对而言具有一定复杂性,有的民族如曾经建立辽朝的、现在已经消失的契丹人,只有两个姓氏;而曾建立过金朝的女真人,后来大多改为汉姓;而著名的成吉思汗,其后人又姓什么呢?

其一,契丹人的姓氏。

作为曾经建立辽朝、立国两百余年的契丹人,却仅有“耶律”和“萧”两个姓氏,这在古往今来的族群中是非常罕见的!

在《辽史》中《国语解》卷记载:“《本纪》首书太祖姓耶律氏,继书皇后萧氏,则有国之初,已分二姓矣。有谓始兴之地曰世里,译者以世里为耶律,故国族皆以耶律为姓。有谓述律皇后兄子名萧翰者,为宣武军节度使,其妹复为皇后,故后族皆以萧为姓”。

秦灭六国

战国末年,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条件日渐成熟。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到前221年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从这段记述可以看出,契丹人皇族的姓氏与汉人姓氏起源类似——以地为姓(氏),后族则以某个大人物名字中的一个字为姓(氏)。

从后世对辽朝的文字记述中,不难看出契丹人只有耶律和萧两个姓氏,从近些年发掘的辽代契丹人埋葬中,也清晰地表明契丹人只有这两个姓氏。

《辽史》说契丹人“始兴之地曰世里”,《契丹国志》一书中也说契丹人“以所居之地世里著姓”,这个“世里”因其是姓氏耶律的源出,因此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研究表明:契丹人始兴之地在今日辽河上源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在当地人口语中发音与“世里”非常接近,且是契丹人“白马青牛”传说的发源地,也符合“以地为氏”的规则。

阿保机虽出身契丹八大部之一的迭剌部,但他率领契丹人在唐朝废墟上崛起,并很快建元称帝,成为契丹人的偶像与楷模,后来其他部族的契丹人甚至契丹化的其他族群人士,均跟从阿保机姓了耶律。

也有研究者如是认为:“耶律”是契丹语中“刘”的意思,因契丹人仰慕汉文化,崇拜汉朝皇室刘氏,因此将汉语中的刘姓译作契丹语的“耶律”,并作为皇族的姓氏,这一点在许多少数族群中都是共性的取姓(氏)方式。

另一个可以佐证“耶律”是汉人“刘”姓的例子是:辽朝灭亡后,华北地区为数不少的契丹人改为汉姓“刘”,说明“耶律”和“刘”这两姓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契丹的后族姓氏为萧姓,后来基本契丹女性都姓萧了。

萧,本是汉姓,出自子姓,即商朝皇室遗族的后裔。

契丹人的萧姓,与耶律姓一样,并非同一血缘关系下的亲戚,而往往是根本没有血缘关系的,甚至不是同一个族属,如库莫奚人的上层,无论男女均姓萧,还有一批契丹化的回鹘人也姓萧。

关于契丹、库莫奚中萧姓的来历,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似乎较为合乎逻辑——因萧何为刘家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享有很高的历史威望,契丹人认为后族女性(如述律平)像萧何一样为耶律(刘)氏辽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取姓为“萧”。

实际上在有辽一代,并非人人都有姓氏,只有具备一定社会或政治地位的契丹人、库莫奚人,才“有资格”取姓。

姓氏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便是区分血缘关系,避免近亲婚配,从而提升种族质量。而仅有耶律、萧两种姓氏的契丹人,显然不利于族群发展。

当时已经有人发现了这个隐患,如辽兴宗时期的都林牙耶律庶箴就曾在重熙年间上书皇帝要求“乞广本国姓氏”,但辽兴宗却不加审慎研究就草率回复“旧制不可遽厘”而一棒子打死了这个本来非常重要也非常好的提议。

辽末,契丹军队在女真军队面前不堪一击,或许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姓氏过少、大量近亲婚配导致种群体质全面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契丹人在辽朝灭亡后,大部分融入汉、女真等民族当中了,从姓氏上依然可以看出来,如现在生活在京津冀一带的耶姓、律姓汉人,就是当年契丹人耶律氏为躲避战祸,将耶和律两字分开取姓的结果。

再如满族(族源有部分女真人)中的伊姓,出自女真的“也拉部”(或伊剌部),是女真灭辽后归附的契丹人耶律氏等。

其二,女真人的姓氏。

金朝末年,女真人在中原地区立国已有一百余年,尤其是经历了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以及嗣后金世宗等皇帝强制女真人汉化,因此到了蒙古军队灭金时,大量迁居到中原(主要是冀鲁豫和黄淮地区)的女真人已经与汉族人没什么区别了,即说汉语、穿汉服,从面貌、习惯、文化、语言等诸方面与汉族人没有任何区别,但是仍然有为数不少的女真人还坚持保持女真人的姓氏。

尽管蒙古灭金时声称“惟完颜一族不赦”,但实际上对女真人整体都是屠杀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女真人不得不改为汉姓,以避免被屠杀的厄运。

在中原、华北、东北地区,女真人更改为汉姓的方式大体是这样的——

完颜——王(汪)  纥石烈——高  徒单——杜

兀颜——朱  蒲察——李  颜盏——张

温迪罕——温  奥屯——曹  孛术鲁——鲁

斡勒——石  纳刺——康  斡淮——赵

阿曲——雷  阿里侃——何  抹颜——孟

呵不哈——田  乌林答——蔡  仆散——林

术虎——董  古里甲——汪  赤盏——张

夹谷——仝

总计,有数十个女真姓氏改为汉姓。

其三,蒙古人的姓氏。

成吉思汗的全名是奇渥温·孛儿只斤·铁木真,其中奇渥温是姓,孛儿只斤是氏,铁木真是名,成吉思汗是其尊号,即天之汗、大汗的意思。

“奇渥温”本身就是“乞颜”的转音,是当时蒙古人中被认为血统比较高贵的乞颜部落的姓。

乞颜也被译作齐木特、其木德等,在表示复数或多数时,也作“乞牙惕”。惕者,蒙古语中词尾表达复数的副词。

相传蒙古人的祖先东胡人,曾经被匈奴人追杀。结果追到达一个湖边时,一群天鹅不断的鸣叫声吓住了匈奴部队战马的脚步,同时也让匈奴人警觉起来,以为附近有埋伏,因而未再继续追赶,这群东胡人得以死里逃生。

侥幸脱逃的这些东胡人就在这个湖泊附近开始了游牧的生活,他们的后代就是乞颜部落。

乞颜部落,或是后世被称作“黄金家族”者,主要是由泰赤乌部、主儿乞部和孛儿只斤部三个氏族组成,成吉思汗就是孛儿只斤氏族的一员。

据《元史·太祖纪》载:“(元)太祖(成吉思汗)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清沉涛《交翠轩笔记》卷一:“《元史》称帝姓奇渥温。”

孛儿只斤,是成吉思汗的氏,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蓝眼睛”,意味着这支人群出自孛端察儿之裔。

说到蓝眼睛,有人就怀疑当时的成吉思汗和他的家人们,会不会是白发蓝眼之人,真是那样的话,可就与今天我们看到的成吉思汗画像相去甚远喽。

今天的蒙古人,主要生活在东亚、北亚和伏尔加河流域。

生活在东亚者,主要聚居于中国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辽宁等省区;生活在北亚者,主要聚居于蒙古国以及俄罗斯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图瓦自治共和国等地;生活在伏尔加河流域者,主要聚居于俄罗斯的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等地。

和汉族人一样,蒙古人也是一个由不同文化、种族的游牧部落逐渐融合、同化而成的。

成吉思汗及其乞颜部落的后代,如今主要生活在中国境内内蒙古自治区,在13至15世纪同化、融化了12、13世纪在蒙古高原上驰骋的其他部族,诸如乃蛮部、克烈部、弘吉剌部、汪古部、塔塔尔部、蔑儿乞部等。

其中,乃蛮部、克烈部均为蒙古化的突厥人,至少在被征服后很长时间里,依然操着与蒙古语有所区别的突厥语。

弘吉剌部是蒙古高原上“盛产”美女的部落,铁木真的皇后孛儿帖出自这个部落。弘吉剌也被称作“翁纪剌”“广吉剌”或“王纪剌”,皆因发音不同吧。

弘吉剌的女性皮肤白皙,身材匀称,且以相夫教子著称于草原之上。因此,铁木真的后人如元朝诸帝,多迎娶弘吉剌女子为正宫皇后。

今天,铁木真成吉思汗及其氏族的后代,大多根据谐音,取了以下的汉姓——

孛儿只斤氏,亦称为博尔济吉特氏,汉姓多为鲍氏、包氏、宝氏、博氏、奇氏、罗氏、波氏、吉氏等。

泰赤乌氏,汉姓多为戴氏、泰氏、赤氏、池氏、乌氏、吴氏等。

主儿乞氏,汉姓多为朱氏、周氏、康氏、齐氏、祁氏、陈氏、秦氏等。

此外,古代一些与汉人同源分支的民族,其姓氏与汉人相差不大,如羌族、苗族、土家族以及已经消失了的氐人等。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大量的因皇帝赐姓而改姓的情形,比如西汉著名的金日磾(jīn mì dī)原系匈奴汗室,姓挛鞮(luān dī),被俘后忠诚汉廷,被赐姓“金”;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建立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后,皇帝先后赐很多汉人以鲜卑姓氏,如赐杨坚姓普六茹等;唐朝曾赐不少人李姓,如赐契丹人首领进忠为李姓,赐徐懋功为李姓(李世勣),赐党项人首领拓跋赤辞为李姓等。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见到陌生人时首先都会谦虚地自我介绍:“鄙姓……”或“我姓……”,然后再恭敬地询问对方“您贵姓”,可见姓氏文化对国人影响之深刻。

今天,当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又隐约充盈着不确定甚或不安全之感的时候,难免会回顾往事、穿越时空、慎终追远,试图从先贤古哲那里获得智慧和灵感。

于是,在一次次寻根问祖过程之中,自己的姓氏来历及其发展变迁,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好奇的一件事情了。

大中华文化圈中的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都采用的是姓在前、名在后的姓名体系,与西方惯常的“名+姓”即姓名倒置式结构完全不同。

姓,在中国人的文化概念中非常重要,人们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或形容一个人膨胀过度会说对方“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