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些年,中国声乐舞台异彩纷呈、新秀辈出,硕果累累离不开诸位声乐教育家、声乐艺术家以及各艺术高校的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说,中国民族声乐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百花争艳的新时期。创作领域新作品层出不穷,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声乐演唱方面,演唱技术明显提高,舞台表演与感染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强大魅力。
声乐艺术是人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未来。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且意义重大而深远,声乐教育的研究为我国声乐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声乐艺术的教学与研究,期望让声乐艺术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于旁人而言,或许是一种休闲、愉悦心情的放歌,一种精神领域的提升;对于我而言,声乐即生命,声乐即文明。我愿意同时也钟情于分享我在声乐艺术教育研究过程中的点滴心得。本书的写作,是让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反思,将那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和技巧与大家分享。同时,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也会有机会听到争鸣,那更是一种难得的学术争论,是促进提高的最好手段。
我国目前的声乐教育,是在艺术作品多元化的基础上,融合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各种演唱方法的教育,力求通过声乐演唱,表达出相同的情感,引发思想上的共鸣。借助声乐,我们能够充分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和美感,同时也能生动地反映出人们的内心世界。在自身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声乐演唱与教学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感受其优美动人的同时,亦不能违背声乐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要具有科学性。因此,对待学术问题必须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但是,严谨不等同于死板。在严谨的同时,还要突破呆板、乏味的说教模式,让声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同时,能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满足与喜悦。声乐教学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知识理论的传授,更需要教学形式的创新,我们需要的是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我们在独立研究的同时,也应当充分与国际声乐艺术研究接轨,以外养内,方能厚积薄发。
编撰本书时遵循“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的教学理念,阐述了我多年来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一些感悟。共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的十篇文章,阐述的是从宏观角度对民族声乐的一些思考;中篇的七篇文章是本书的核心章节,是我多年来教学理念的体现,意在以全新的视角将抽象的演唱技巧予以形象化、生动化地阐述,以便声乐学习者理解和应用;下篇为我近几年到全国各地高校讲学的部分讲稿。希望这本《民族声乐教学新论》能够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声乐学习理念,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并通过不懈努力和追求,真正步入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殿堂。
本书稿仅为本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同仁们不吝赐教,本人将不胜感激。同时,我祝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健康发展,也祝愿声乐学习者能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