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苦参

Kushen

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又名水槐,为豆科多年生亚灌木。根和种子均可入药,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治热毒血痢、赤白带下等症。栽培苦参病害有加重趋势,主要有锈病、白粉病、根腐病、斑点病等。

一、苦参白粉病

(一)症状

主要发生于苦参叶片正面,开始出现极小的白色稀疏粉状物,随着病害的发展,粉状霉层不断加厚,病斑面积不断扩大,通常占据叶片面积的20%~25%。白色丝状物从每个中心点向四周放射状扩展,此特征不同于常见的其他植物白粉病。受害部位由绿变褐,无霉层覆盖部位逐渐变黄,致使全叶卷曲,最终脱落(图7-82、图7-83)。

(二)病原

病菌无性阶段为粉孢菌Oidium sp.,属于子囊菌无性型、粉孢属。菌丝白色,分隔不明显,有分枝,宽2μm。粉孢子卵圆形、圆柱形或长卵圆形,大小14~18μm×5~7μm。仅有粉孢子,未观察到有性阶段的闭囊壳。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温湿度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风雨传播侵染。在东北地区,一般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8月至9月中旬为盛发期。高温干旱条件有利于发病,栽培环境、方法及品种等因素对白粉病也有影响。

(四)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 注意枝蔓的合理分布,通过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增强树势。

(2)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菌源基数 萌芽前清理病枝、病叶,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病叶、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初侵染源。

(3)药剂防治 发病前期喷洒1:1: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7~10天1次。发病初期,可选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喷雾,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二、苦参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会侵染叶柄及茎。受侵染叶片变黄脱落,形成瘪荚。在发病初期,叶片出现灰褐色小点,以后病菌侵入叶组织,形成夏孢子堆,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夏孢子堆成熟时,病斑隆起,呈红褐色、紫褐色及黑褐色。病斑表皮破裂后由夏孢子堆散发出很多锈色夏孢子。在温湿度适于发病时,夏孢子可多次再侵染。在发病后期产生冬孢子堆,内聚生冬孢子,冬孢子堆表皮不破裂,不产生孢子粉。

(二)病原

病原为苦参单胞锈Uromyces sophorae-flavescentis Kusano,属于担子菌门、锈菌纲、锈菌目、单胞锈属真菌。夏孢子堆着生于叶背,橙色至红棕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散生或聚生,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大小0.8~1.8mm×0.5~1.2mm。夏孢子是单细胞,亮黄色,卵形至椭圆形且大小可变,大小20~30μm×15~25μm。夏孢子壁透明,上有小刺并伴有5~7个毛孔。冬孢子堆发生在秋季,散生或聚生,后突破表皮,孔口外漏,暗褐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叶背生并被下表皮覆盖,大小1.0~2.4mm×0.7~l.4mm。冬孢子是单细胞,卵形、近球形或椭圆形,浅至深褐色,基部钝圆,大小19~26μm×15~23μm。冬孢子壁厚为1.5~2.8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夏孢子作为初侵染源,借助风雨传播完成病害周年循环。锈病的流行由锈菌的多重侵染特性和夏孢子巨大的繁殖能力决定。温暖、多雨、潮湿的天气或低洼潮湿的生态环境下易发病。

(四)防治措施

(1)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降低越冬菌源基数 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田间初见病叶及时摘除,以减少田间越冬和传播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 选择排水良好的向阳坡种植。合理密植、施肥、灌水,及时排水,避免植株徒长和土壤过湿,增强植株抗病性。

(3)药剂防治 在花期或花前期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7~10天1次,连喷2次。

三、苦参斑点病

(一)症状

病斑生于叶片上,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2~4mm,中心部分淡褐色,边缘褐色,其上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二)病原

病原为槐生叶点霉Phyllosticta sophoricola Hollos,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叶点菌属真菌。分生孢子器叶面生,聚生,突破表皮,扁球形,器壁褐色,膜质,直径76~85μm。分生孢子近椭圆形,无色透明,单胞,大小5~7μm×2~3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侵染。在东北8月发生。

(四)防治措施

清除病残体,烧毁或深埋;发病前喷波尔多液(1:1:160~200)。

(陈炳蔚 丁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