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甘草

Gancao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又名美草、密草、国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山西、陕西、宁夏等地。甘草主要病害有锈病、褐斑病等。

一、甘草锈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春季幼苗出土后即在叶片背面生圆形、灰白色小疱斑,后表面破裂呈黄褐色粉堆,为病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发病后期整株叶片全部被夏孢子堆覆盖,致使植株地上部死亡,茎基部与根或茎连接处韧皮组织增生,潜伏芽萌动,植株表现为丛生、矮化。夏孢子再侵染后,叶片两面散生黑褐色冬孢子堆,并散出黑褐色冬孢子粉末(图7-49、图7-50)。该病是栽培甘草的主要病害,遍布各甘草主产区,是影响密植的主要因素。

(二)病原

病原为甘草单胞锈菌Uromyces glycyrrhizae Magn.,为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单胞锈菌属真菌。夏孢子球形或近球形,色淡,表面有小刺,直径18~28μm。夏孢子发生于甘草叶背面,孢子堆紧密,单胞,圆形,有柄不明显,1~2个芽孔,表面有突瘤,颜色淡褐色。冬孢子发生于甘草叶背面,孢子堆之间疏松,冬孢子单胞,大小18~30μm×4~20μm,圆形近椭圆,有短柄很明显,易脱落。担孢子由担子产生,担子有隔,担子末端侧面产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性子器产生于甘草叶背面,圆形,埋于表皮细胞下,受精丝管状,伸出表皮并分泌蜜露,最终黏结成喙状,性子器初为无色后变为棕红色,性孢子椭圆形,无色。锈孢子发生于性子器群中,圆形,成串。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为单主寄生锈菌,以菌丝及冬孢子在植株根、根状茎和地上部枯枝上越冬,翌春产生夏孢子。栽培甘草发病率高于野生甘草。如上年秋季多雨,翌年春天气温回升较快则有利其发生。两年生栽培甘草夏孢子病株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病株率10%左右;6月下旬为发病株死亡盛期,死亡率达90%以上。冬孢子病株发生盛期为7月中旬。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不同种甘草、不同种源地的同一种甘草混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甘草锈病的流行。早春夏孢子堆未破裂前及时拔除病株;8月初刈割甘草地上部分作为饲料,可以有效减少翌年菌源;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2)药剂防治 分别在5月上旬和8月中旬两次病害发生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醚菌酯225g/hm2,苯醚甲环唑180g/hm2,三唑酮60g/hm2连续叶面喷雾处理2次,间隔7天,药液量450L/hm2。喷雾应在天气晴朗、无风的傍晚进行,交替使用药剂。

二、甘草褐斑病

(一)症状

病菌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3mm,中央灰褐色,边缘有时不明显。后期常多个病斑汇合成大枯斑,两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图7-51)。

(二)病原

病原为黄芪尾孢Cercospora astragalis Woron.,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尾孢属真菌。子实体叶两面生,但主要叶面生,子座仅仅是少数的褐色细胞;分生孢子梗6~12根成束生,淡褐色,顶端色淡并较狭,不分枝,具0~5个膝状节,顶端近截形,孢痕显著,1~7个隔膜,大小24~71μm×4~5.5μm;分生孢子鞭推至倒棒形,无色透明,正直至弯曲,基部截形至近截形,顶端略钝,3~10个隔膜,大小32~80μm×3~4.5μm。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后病斑上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不断引起再侵染。病菌喜稍高温度,夏末早秋雨水多、露水重有利于发病。该病是甘草生长后期常见的叶部病害。

(四)防治措施

(1)秋季植株枯萎后及时割掉地上部,并清除田间落叶。

(2)发病前喷1次1:1:150波尔多液;发病期选用77%可杀得6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500倍液等喷雾,每15~20天1次,视病情喷2~3次。

(丁万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