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七
Sanqi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又名田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百色等地区。其中云南文山是三七的主产区,其产量、质量均居全国之冠,种植面积约3600hm2,年产量150万kg,占全国的90%以上。但由于连年大面积单一种植,病害问题十分突出。据报道,三七的病害有20余种,主要有根腐病、黑斑病、锈病、病毒病、疫病、圆斑病等。
一、三七疫病
(一)症状
发病初期,叶缘、叶尖或叶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病健界限模糊不清,继而发展致叶片软化,后期病斑颜色变深,叶片像被开水烫过一样,呈半透明状,随后变褐软腐、凋萎下垂甚至黏附在茎秆上,严重时,地上部迅速弯曲倒伏,茎、叶枯萎死亡。根茎部受害产生黄褐色腐烂。
(二)病原
病原为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 (Lebert et Cohn) Schroet,为鞭毛菌亚门、卵菌纲、疫霉属真菌。菌丝无色透明,不分隔,具分枝。孢子囊无色,球形或卵圆形,顶端乳突明显,有短柄,常群生或单生,大小20~46μm×18~35μm。孢子囊萌发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壁厚,黄褐色,表面光滑。
(三)发病规律
病原菌主要残留在土壤中,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组织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三七疫病常在多雨季节发生,一般5月开始发病,6~8月气温高,雨后天气闷热,暴风雨频繁,天棚过密,园内湿度大时,发病较快而且严重。氮肥过量,有促进病害发生的作用。
(四)防治措施
(1)及时清除病株、病叶,集中烧毁。冬季清园后用波美1~2度的石硫合剂喷洒畦面,消灭越冬病菌。
(2)增施草木灰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视苗情追施相应肥料,促进三七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雨季加强防渍排涝,经常打开园门,通风透气,调整园内湿度。
(3)发病前用1:1:200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700~1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
二、三七锈病
(一)症状
叶片背面密集似针脚一样大小的夏孢子堆,初期呈水青色小疱,叶片皱缩,叶缘稍卷,随后孢子堆变黄,破裂。病情严重的病株,叶片卷缩不展,最后变黄,枯萎脱落成光秆。11月以后,在叶背大量冬孢子堆均匀密布叶片,初期淡黄色,后变为桔黄色。锈粉不易脱落,也不散开。遇雨水后,成熟冬孢子极易发芽,侵染寄主。整个三七生长发育过程中都可感染发生。
(二)病原
病原为人参夏孢锈菌Uredo panacis Syd.,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不完全锈菌目、夏孢锈菌属。夏孢子堆散生或群生于叶面及叶背,近圆形或不定形,大小约1mm,有包膜,破裂后呈松散黄色粉末。夏孢子近球形至广卵形或梨形,大小22.5~25.0μm×20.5~22.40μm,壁厚1.8~2.2μm。孢子膜外满布刺状物,未见芽孔,通常萌发具1~2个芽管。冬孢子堆散生或群生叶背,初呈淡黄色,后变桔黄色,多为近圆形,直径2.80~3.60μm。冬孢子茄瓜形或短圆柱形,一般具3个隔膜,孢子顶端钝形,柄稍窄小,由4个细胞构成,隔膜很薄,冬孢子大小49~61μm×15.5~21.5μm,胞壁光滑,浅黄色,孢柄无色,长25~35μm,柄基部稍膨大。
(三)发病规律
病菌冬孢子萌发,侵染休眠芽为翌年初发病的中心病株。风雨能帮助病菌作短距离传播。在高温多湿条件下,潜伏期30~40天,发病迅速。上年度发生过锈病危害的三七园发病早,病势也较猛。
(四)防治措施
加强预防工作,及早摘除早春中心病株,喷波美1~2度石硫合剂保护。栽种时应选无病种子。发病时,用500倍代森锌或波美0.1~0.2度石硫合剂喷施,每7天1次,连续2~3次。
三、三七根腐病
(一)症状
三七根腐病症状有如下6种类型:
(1)黄腐型 最为常见,表现地上部植株矮小,叶片逐渐黄化,地下部块根初期以尖端受害居多,但可逐步扩展。受害病根呈黄色干腐,常可见黄色纤维状或破麻袋片状的残留物,病程一般较长,2~4个月。
(2)干裂型 块根表面黄褐色,纵向开裂,一般先从块根末端开始腐烂,部分维管束变褐,逐渐干腐呈空洞状。
(3)髓烂型 髓部组织先烂,干腐状,表皮相对完整,有时病部呈红褐色。
(4)湿腐型 一般地上部先受病菌为害,明显通过茎秆扩展至块根,病块根呈湿腐状。
(5)茎基干枯型 近地表茎秆干枯,病害扩展至块根致腐烂。
(6)急性青枯型 当地群众称为“绿腐”,表现为植株地上部急性萎蔫、叶片下垂,但叶色仍为绿色,发病块根上有时可见有大量的菌脓呈“滴”状渗出,用水清洗后病块根表面可呈蜂窝状。该症状一般在三年生和二年生三七上常见,一年生三七上较少,从地上部显症到全株死亡所需时间较短,一般约7天。
(二)病原
目前对三七根腐病的病原学问题尚难定论。1952年浙江省卫生局记载该病病原为蔗草镰孢菌Fusarium scirpi;1987年陈正李报道该病病原为一种茎线虫Ditylenchus sp.;1991年曹福祥和戚佩坤报道病原菌是腐皮镰孢菌根生专化型F.solani f.sp.radicicola;1993年王淑琴等报道三七黑斑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亦能侵染三七根部,引起根腐病;1999年罗文富等报道从三七根腐病不同发病期根部分离到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腐皮镰孢菌F.solani、细链格孢A.tenuis和小杆线虫Rhabditis elegans,并经活体接种证明假单胞细菌的致病性最强,腐皮镰孢和细链格孢的致病性较弱,小杆线虫无致病性,前三者混合接种的发病率高于单独接种;环境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与三七根腐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2006年缪作清等报道引起三七根腐病的病原真菌类群主要包括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C.didynum、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Phytophthora cactorum、Phoma herbarum、Rhizoctonia solani等。田间人工接种以P.cactorum和P.herbarum的致病性较强,发病率分别为48.4%和50.0%。C.destructans和C.didynum的致病力虽然较弱,但在田间分布范围广,分离频率高,且可导致典型的黄腐型症状。因此,认为C.destructans和C.didynum是田间三七根腐病的重要病原真菌。绝大多数标本中可以同时分离到多种微生物,表明三七根腐病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对此种复合侵染的机理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三)发病规律
根腐病在一年生和二年生以上的三七上均能发生,但以后者发生较为严重。该病以土壤及种苗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发生的适宜条件为:温度15℃~20℃,相对湿度大于95%,一年中的两次发病高峰在3~4月和8~10月。连作及整地不细、土质黏重、荫棚透光率过大等都会使根腐病发生严重。三七根腐病是典型的土传性病害,且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相当长一段时间,故其轮作年限以8~10年为佳。生荒地是种植三七的理想选择。
(四)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选地、整地工作 种植地最好选背风向阳、pH为5.5~7.0的土壤疏松肥沃砂壤土、排灌方便、有一定坡度、7~10年内未种过三七或新开垦的生荒地种植三七。播种前精细整地,因地作床。认真搭建好荫棚,透光率掌握在10%~15%为宜。
(2)选择健康的种子、种苗 选择无病果留种和健康种苗,在播种或移栽前进行种子种苗处理。种苗用58%瑞毒霉锰锌加70%甲基托布津,处理后播种或移栽。
(3)合理地灌水和施肥 三七园土壤含水量应经常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在75%~80%;夏秋雨水多时应注意排水,打开园门、天窗等通风排湿。施肥应注重底肥和追肥,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辅以少量复合肥,切忌过量施氮肥,并适时施用叶面肥。
(4)清洁田园 田间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彻底清除,带出七园外深埋,并对周围植株进行药剂处理。在三七整个生长期间,应不断清除杂草,对改善七园小气候。老病区应采用8年以上的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制。
四、三七黑斑病
(一)症状
三七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均可发病受害,但以地上部幼嫩组织或组织结构较松散的幼茎、茎顶、叶柄和花轴等部位为主,占所有发病植株的60%以上。最初呈椭圆形褐色病斑,然后病斑向纵向和横向扩展,往往造成发病部位缢缩,最终病部折断致茎枯或花苔下垂枯萎死亡,到后期在病斑上可以看到明显黑色霉层。叶片受害时,多数在叶尖、叶片边沿或中间开始产生圆形或椭圆形水浸状褐色病斑,近而发展呈不规则形,病斑易穿孔破裂。在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时病斑迅速扩大,并变为黑褐色,严重时叶片脱落。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病斑中央为褐色,病健交界处黄色,病斑易破裂。果实受害时,果实表面产生不规则形褐色水浸状病斑,果皮逐渐干缩而发黑,上生黑色霉状物。根部受害后呈褐色湿腐状,后逐渐腐烂(图7-18)。
(二)病原
病原为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 Whetz.,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链格孢属真菌。该病菌主要危害人参属的多种植物。在PDA培养基上,病菌生长前期为白色,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菌落变为灰黑色,培养基的背面为黑绿色。在培养基上一般难以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单生或簇生,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具隔膜,直形或曲折,呈曲膝状,大小10~55μm×3~5μm。分生孢子单生或2~3个串生,倒棍棒形,黄褐色,咀喙逐渐变狭,孢身具3~8个隔膜,0~4个纵隔膜,隔膜处略收缩,大小34~90μm×12~18μm,咀喙0~3个隔膜,大小4~32μm×3~5μm。
(三)发病规律
三七黑斑病的侵染源主要来自带病种子、种苗和叶、茎、果等病残体及土壤。带菌的种子、种苗是新三七园的初侵染源;残存在三七园内的枯枝、落叶等病残体上的孢子和菌丝及土壤带菌是老三七园的主要侵染来源。病菌借浇水、风雨、昆虫等传播引起多次侵染。在海拔1300~1600m地区,黑斑病发生期在三七出苗期间至展叶期(4月)至10中旬或下旬。4~5月进入雨季时越冬的病菌分生孢子或菌丝体通过雨水飞溅到三七幼苗的茎秆,成为发病的初侵染源,在田间形成初发病中心,在发病中心的植株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再经过风或雨水飞溅进行传播侵染,10月中下旬后病菌又进入越冬期。病菌侵染和发病的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并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发生严重。3~10月间的日平均气温均18℃~25℃,为三七黑斑病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因而降雨情况和空气相对湿度是决定该病发生的主要因子。该病在文山地区有三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7~8月、9月。高峰期雨量集中、空气相对湿度大,如防治不及时会导致该病的暴发与流行。
(四)防治措施
(1)严格选地使用无病种苗 三七园一般宜选用生荒地,忌连作,可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等轮作3年以上,以减少田间菌源数量。用代森铵1: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浸种苗5~10分钟,可达到种苗消毒的目的。
(2)加强田间管理 勤查三七园,一旦发现病株要在发病组织未发黑之前及时清除将其集中挖坑深埋处理,并及时用药剂对发病中心进行全面处理。雨季加强园内空气流动速度,以降低园内空气相对湿度;雨季后增施磷、钾肥以提高三七植株的抗性。
(3)药剂防治 可选用10%世高2000倍液、80%代森锰锌500倍液、多抗霉素100~200ppm等,以上药剂可单独使用或选择两种混合使用。进行种子或种苗处理时,要根据上述药剂适当增加稀释倍数。在三七植株的开花或幼果期时,花序或幼果对化学药剂比较敏感,一般选用多抗霉素以免发生三七干花现象。
五、三七圆斑病
(一)症状
该病发生在三七的各个部位,叶上病斑初期水渍状,后变为褐色,圆形,直径5~20mm,随后病斑合并腐烂。叶柄和枝柄受害呈暗褐色水渍状缢缩,脱落;茎秆受害后病斑变褐折垂。潮湿环境下病斑表面生稀疏白色霉层(图7-19)。
(二)病原
病原菌为槭菌刺孢Mycocentrospora acerina (Hartig) Deighton,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菌刺孢属真菌。该菌在国内还危害植物细辛,引起细辛叶枯病。在PDA培养基上28℃培养48小时后,菌落初期无色,后变为紫红色,最后为黑色。菌丝中常产生膨大、厚壁、褐色的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梗短菌丝状,淡褐色,分枝,有隔膜,合轴式延伸,大小7~24μm×4~7μm。产孢细胞合生,圆桶形,孢痕平截。分生孢子单生、顶侧生,倒棍棒形,具长喙,基部平截,淡褐色,大小54~250μm×7~14μm,4~16个隔膜,隔膜处微突起。少数孢子具有一个从基部细胞侧生出的刺状附属丝,大小25~124μm×2~3μm。
(三)发病规律
三七圆斑病的发病率随产区海拔的升高而增加,主要集中于海拔1700m以上,且发病早、持续时间长、危害重,说明圆斑病的发生与低温有关。地势低凹的三七园因空气流通不畅湿度过大,有利于圆斑病的发生。日平均温度在16℃~22℃,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时,三七圆斑病开始发生。持续的天数越长,圆斑病的危害越严重。当温度高于28℃和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时,圆斑病停止发生。该病发生于雨季的7~9月,最初发生时均从田畦边开始,靠雨水飞溅传播。病情随着连续阴雨天数的延长而加重,当阴雨连续7天以上时,将造成全园三七叶片脱落。
(四)防治措施
(1)加强田间管理 圆斑病发生季节宜打开园门,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注意荫棚透光率在适宜三七生长的范围内。发病初期要及时清除病株,并对发病中心施药防治。雨季来到之前要及时修补过稀的荫棚,并在厢沟内铺撒覆盖物,以防止从沟内飞溅起带有病菌的水滴到三七植株上。
(2)药剂防治 可选用40%福星4000倍液+春雷霉素8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150倍液等药剂,限采挖两个月前使用。
六、三七病毒病
(一)症状
三七病毒病主要为害叶片,其症状表现为多类型,主要有叶片皱缩、花叶、褪绿与黄化、白化、坏死、卷叶等。不同类型可能是由不同的病毒引起的,有时表现为多种症状复合类型,但普遍发生的病毒病以皱缩型为主,即叶片表面凹陷或突起,叶脉扭曲,叶缘有缺刻,叶片变厚且颜色加深。
(二)病原
三七病毒病的症状类型复杂,有的症状类型又可能由多种病毒复合侵染引起。目前从三七病毒病样品中检测到的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CMV)、三七Y病毒(PnVY)、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番茄花叶病毒(ToMV)、三七病毒A(PnVA)等,其中PnVY和TYLCCNV为当前云南三七产区的优势病毒。PnVY是最近报道的一种马铃薯Y病毒属新成员,目前仅在三七中被发现。PnVY的病毒粒体长度为700~900nm,可以通过摩擦接种传播,辣椒、豇豆、菜豆及黄烟是PnVY的寄主。TYLCCNV病毒粒体为20nm×30nm,可经粉虱和嫁接传播,侵染的寄主也十分广泛。
(三)发病规律
叶片褪绿黄化型、白化型、皱缩型在各三七产区均有分布,花叶型、坏死型和卷叶型仅零星发生,褪绿和泡斑复合型主要在二年生和三年生部分三七园中发现,而皱缩和叶肉坏死花叶复合型及皱缩和叶脉黄化坏死复合型仅为零星发生。各类型病毒病主要以二年七为主要显症时期,三年七次之。三七病毒病在文山中海拔地区有三个发病高峰期,即4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10月中旬。
(四)防治措施
(1)建立无病毒三七良种繁育基地,加强种苗基地的病毒检测以保障使用健康的种子、种苗,从源头控制病害的发生。
(2)三七园中可悬挂蓝板、黄板或杀虫灯诱杀传毒介体蚜虫、烟粉虱等昆虫;田间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深埋或烧毁病株。
(3)药剂防治 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2.5%阿维菌素·啶虫脒微乳剂,或30%啶虫脒3000倍液防治蚜虫和烟粉虱。
(丁万隆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