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孩子不愿意做作业——探究背后的原因并找到对策
- 好妈妈应该这样辅导孩子写作业:让孩子成绩快速提升的家庭作业辅导法
- 鲁鹏程
- 13378字
- 2020-06-02 17:50:23
有个成语叫“事出有因”,意思就是不管什么样的事,总会有其原因,然后才导致了现在的结果。孩子不愿意写作业这件事也是有原因的,我们不能盲目地催促、训斥孩子,而是应该探究他“不愿意”的具体原因并找到对策,这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问题。
有的孩子放学后根本就不写作业
孩子的作业,应该是他为了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一项活动,或者说是一项任务,包括课上作业与课外作业。课上作业,就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当堂进行操作的各种练习;而我们一般提到的作业,都指的是孩子的课外作业,也就是老师针对当天课程所留的、要求孩子在课外时间单独完成的学习活动。
老师之所以会给孩子留需要课下完成的作业,就是为了帮助孩子复习一天所学,并巩固所学,有时候有些作业还会要求孩子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而完成在课外时间需要独立去做的作业,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但在很多家庭里,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只不过是我们的一种美好愿望罢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望。因为有的孩子在放学之后,就好像与学习彻底脱离了关系,只要离开了学校,他就能立刻将所有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抛在脑后,甚至可以做到这样一种“极致”的状态:回家时书包什么样子,等到第二天出门时,书包还能保持原样,都没有打开过。至于说作业,基本上都被他抛到了脑后。
可是第二天,老师会要求孩子交作业,当孩子拿不出作业,或者作业本上一片空白时,老师自然会对他进行一番批评教育。与此同时,老师也会及时通知父母,向他们反映孩子的这一情况。老师的本意是,家校联合,一起督促孩子及时完成作业。然而当我们接到老师的通知时,有多少人可以保持头脑的冷静呢?
很多妈妈会在得知这一消息时,会连连同意老师看法,并很积极地表示孩子的确是在作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并许诺一定会好好管教一番。而当面对孩子时,就会立刻对他展开一番批评教育,甚至是训斥打骂。妈妈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让孩子重视起做作业这件事,并能“痛改前非”,开始认真写作业。
很多妈妈也觉得,孩子对写作业的态度不认真,导致自己在老师面前也没什么面子,这的确是一件很让人不舒服的事情。所以这样的妈妈对孩子的训斥会更为严厉,说出来的话可能也会更狠。
但是,经过这样一番训教之后,我们却并不能“如愿以偿”,反而很快就会失望。训斥的第二天、第三天,孩子可能会有一点点改变,但接下来的好多天,孩子却会慢慢地变成“依然如故”——再次恢复不好好写作业的常态之中。
当我们真的忍无可忍对孩子来那么一次大爆发之后,他果然有了“改变”,而这种改变可能又将是我们极其不想看到的——也许因为不写作业这件事给孩子带来了各种“伤害”,他变成了撒谎的孩子,用谎言来逃避作业;或者他也会因此而开始讨厌老师,因为老师总是“告密”;最严重的,就是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直到最终连学校也不愿意去。
其实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要让我们通过这些事实来让自己的头脑先清醒一下,孩子放学后不写作业,这已经是一个事实了,所以训斥、指责甚至打骂这样的事情,只是在让孩子感到各种不舒服。而在孩子看来,我们的这些表现则像是在不停地发泄情绪,他所感受到的也只是我们的情绪而已。
所以,别再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这个已经产生的事实而愤怒生气了,我们也该换一个角度思考,想想看孩子这样做的原因,他为什么放学后不写作业?为什么连书包都不愿意打开?为什么一提起作业就那么抵触?为什么就算老师都说得这么严厉了,妈妈都天天训斥了,他却依然不愿意改?
只有先解决了这样的一系列为什么,找到了孩子不愿意面对作业的真正原因,并找到解决这个原因的最佳手段,帮孩子清除掉他周边的障碍,当他不再受到任何阻碍时,他自己自然就能主动地去写作业了。
没听懂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
对于学生们来说,老师留的作业,就是为了帮他巩固当天所学的各种内容,让他能通过各种练习来灵活地掌握这些内容,并能保证在日后的考试或其他情况下顺利使用。而若想要把这样的作业做出来,并且还要比较完美地做完,一个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孩子必须得听懂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并掌握这些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压根儿就没学会知识,反倒让他去做什么练习去巩固知识,他当然是不知所措了。
其实,没听懂老师课堂上都讲了什么的的孩子,一般都不是出于主观意识而不好好写作业的,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孩子没准儿上课听讲也很认真,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写下来的每一行板书,他都巴不得全记在脑子里,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他可能并没有完全弄明白老师到底在说什么,或者压根儿就没有理解老师讲的那些内容,这就让他的大脑发生了“短路”,那些知识在他的头脑中找不到通畅的回路,都被堵死在了耳朵周围,却丝毫没有进入到大脑深处。如果强行让他在练习上去操作知识,他就会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所以,这样的孩子就不得不奉行这样一种原则:与其不知道做什么,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那么,要教育这样的孩子,直接训斥说他“不做作业是不好的行为”显然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因为这样的孩子可能知道这样做不好,但他却是身不由己。
所以,我们此时就该好好观察一下孩子,先看看他的学习状态,或者和老师沟通一下,了解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样子。如果发现他平时上课听讲很认真,也愿意与老师配合,但就是不写作业,那么就要考虑他是不是没有听懂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
待孩子回家后,我们也可以好好问问他,了解一下关于他的学习的真实情况。不过,可不要上来就直接问“你是不是没学会”这样的话,一般来说,虽然认真听但却没听懂还因此不做作业的孩子,性格都比较害羞一些,过于直截了当的问话会让他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可能因此而产生更为深刻的自卑心理,到时候他的注意力就都会集中到自己没学会这件事上去了,反而不能好好地听我们讲话了。
所以,我们要耐住性子,尽量用温柔的语气去询问。比如,一位妈妈是这样对孩子说的:“我问过老师了,她说你上课听讲很认真,这真让妈妈高兴。不过,你觉得老师讲的课如何呢?你对这些内容有什么感觉?感觉有什么困难吗?需要妈妈的帮忙吗?”
这样的问话先是肯定了孩子认真听讲的表现,这会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到了肯定,而他的内心也会相对比较安定一些。随即妈妈才提出问题,孩子相对比较容易接受一些,而这些问题,也没有很直接地指责孩子听不懂,反而是用一种探询的方式,这就能引导孩子主动说出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的问话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关心,他也会放松一些,我们也会慢慢了解到他所听不懂的内容。
在了解了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解决这些问题了。比如,提醒他在课堂上就把自己当时没听懂的地方记下来,下课后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如果同学讲不清楚的话,也可以直接去找老师,让老师再给讲解一遍;也可以教孩子学会在课前预习,将那些知识点在老师讲课之前就都看一遍,了解一个大概,将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先标示出来,等老师讲课时,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重点听,对于依然不太懂的地方也可以在下课后找老师去讨论;如果孩子还是不懂的话,我们也可以在家进行再次辅导,或者找其他的老师再进行重新讲解;等等。
当孩子消灭了学习道路上“不懂”这个障碍之后,作业对于他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尤其是在他第一次自己完全能理解知识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了作业,他会觉得很开心,觉得自己也能做到这件事,那么以后我们也就不用再操心他作业的问题了,他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各门作业的。
孩子不知道课后写作业的重要性
老师当堂讲课,课后给学生留作业,学生回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作业,这样的一系列流程在身为成年人的我们看来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深知作业对于巩固课业的重要性。可是,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就不一定这么认为了,尤其是刚上小学的孩子,他们会对课后作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他们并不知道课后写作业对他的学习是很重要的。
一位妈妈在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就发现他不怎么爱写作业,以前一直都是妈妈催促着或者监督着,他才会写上一两笔,若是妈妈一直监督着,他也可以把作业认真写完。等到上了二年级,妈妈以为儿子大了一岁应该懂点事了,哪知道他还是很少主动写作业。老师有时候也会和妈妈联系,提醒她催促孩子写作业。
妈妈这回头疼了,儿子上课也挺认真听讲的,随便考查一下,也能确定他把当堂的知识都学会了,可怎么就是不写作业呢?直到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儿子无意中说道:“学校的老师最麻烦了,我把她课上讲的知识都学会了,她还偏给我们留作业,再让我们把都会做的题做一遍,真是浪费时间!作业一点都不重要,课上学习才重要,课上要是都会了,课下就没必要写了啊!”妈妈这才知道,原来儿子一直都是这样看待作业的,他觉得课后作业并不重要,难怪他不愿意写。
等到吃过晚饭,妈妈拉着儿子坐下,好好给他讲了讲作业对他的重要性,告诉他老师留作业的目的,以及做作业对于他知识学习的帮助。一番讲解之后,儿子这才点了点头说:“哦,妈妈,原来老师留作业是有原因的啊!那我以后可要记得写了。”
其实,很多孩子都会对这种“已经学会了却还要再写一遍”的做法不能理解。因为在之前,他的学习还不那么系统的时候,尤其是在家里学习的那段时间,他一直都是将我们教授的东西学会了就算会了,我们可能也没法给他留什么作业,他习惯了学会就算学完的学习模式。可等到了学校里,老师开始留作业了,他并不能那么快地转换思维,也意识不到作业和他的学习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因此他并不能意识到作业对他的真正意义,由于所学知识并不那么难,他可能也无法体会作业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告诉他课后写作业的意义。
首先,给孩子讲讲作业与课上内容的关系。
我们可以找一门功课的作业,以此为例,来帮孩子将课上内容与课后作业联系起来。就拿数学作业来说,课上老师会讲清楚这一节课要学的东西,包括公式、计算方法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争取在课上要理解的;而老师留的那些课下作业,就是让孩子对已经学到的公式、计算方法进行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来保证孩子真正记住所学内容,并能做到学以致用。
如果孩子还不能理解,我们可以当时就找一道课后题来让孩子做,让他体会作业和课上内容到底有怎样紧密的联系,直到他彻底明白作业对于知识理解的重要性。
其次,引导孩子体会作业对他的帮助。
作业其实不仅仅是帮助孩子理解课上内容,很多时候,老师的作业都是有延展性的,也就是会出一些“以课上内容为基础,并加入拓展或变化内容”的作业。这些作业就不只是单纯地对照课上内容去练习了,而是需要孩子动动脑筋,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这就是对孩子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锻炼。
这种锻炼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是有益处的,通过各门功课的这种拓展性的作业,孩子的思维会越来越灵活,这样灵活的思维将会在他未来处理更多更高深的问题时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这些作业放大到生活中去,引导他将课上内容与生活多加联想,提醒他注意作业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他意识到作业对他未来生活的小帮助。
最后,提醒孩子不要因为作业而抱怨老师。
就像前面那个孩子一样,很多孩子自己不明白作业的重要性,结果却抱怨老师留作业。这就相当于孩子将自己没有调节好的情绪,反倒发泄在了老师身上,这当然是不正确的。
所以,我们也要及时帮孩子调节心情,告诉他老师的责任,也告诉他老师给他留作业也是对他的一种关心,更是对他的一种希望,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成长。而且,孩子写完了作业,老师还要认真批改,不仅是批改一个人的作业,而是好多孩子的作业,遇到问题老师还要提出来,更可能还要给孩子认真讲解。老师也是辛苦的,孩子反倒应该体谅和感谢老师。
孩子有书写障碍
书写障碍,是一种以手写字所产生的学习不利的现象。一些孩子由于生理发育或者后天锻炼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手部肌肉协调方面出现了问题,结果就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书写障碍。
而既然是写作业,那么孩子就必须要动手来书写,如果孩子有这样的书写障碍,就会导致他没有办法完成大量必须要靠手写来完成的作业。所以,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孩子没写作业就感到很生气,也不要立刻就因此而对孩子大加训斥,最好先了解一下孩子在书写方面是不是真的存在书写方面的障碍,假如真的有障碍,我们只有先帮助孩子改变目前的障碍状态,进而才有可能解决他的作业问题。
所以,我们不如来试一下下面这一系列的做法。
第一,细心观察,尊重隐私。
有些孩子的书写障碍并不是一种明显的外在表现,只是在一些细节方面会显现出来。比如,写字缓慢,写得不规范,或者没法写整齐;还比如,系鞋带比较费劲,扣纽扣也可能会扣错;等等。多观察几次,或者问一问孩子,我们就能发现他在这些方面是否真的存在的障碍。如果实在不能确定,还可以带着孩子去医院进行必要的检查或咨询,以得到确切的结论。
一旦确定了孩子具有这种书写障碍之后,我们一是要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能直接就遗憾地说他“笨”或者说他“有缺陷”,尤其是在背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也要尊重孩子,不要因为无心的一句话而伤到孩子,一定要保护好他的自尊心;二来也不要过分强调这个障碍所带来的问题,尤其是不要这样安慰孩子,比如,“你本来书写就有障碍,所以慢一点没关系”,这样的话一定不要说,因为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接收到一种心理暗示,让他认为自己这种障碍存在是合理的,并且以此为借口而更加不愿意写作业。
总之,我们既要重视孩子的这个问题,但也不要太过分强调,当然发现了问题也用不着太过着急,接下来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锻炼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第二,加强各方面锻炼,改善孩子手部协调性。
人的手部有十几块小肌肉,若要把字写工整,这十几块小肌肉需要协调合作。所以,可以对孩子进行手部小肌肉群的锻炼,以克服他的活动障碍,从而最终克服书写障碍。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多做一做发展手部小肌肉群的游戏,叠纸、剪纸、串小珠子、组装包含精细小零件的模型、分清碗里不同的豆豆、手影游戏等等。
另外,有些孩子的书写障碍是因为握笔的姿势不正确,手部的肌肉没有达到最佳的发力状态,所以书写速度也替补上去。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也要为孩子及时纠正,要教他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并督促他经常进行练习,使他的手逐渐习惯新的姿势,让手部的各个小肌肉能准确发力,从而保证书写的流畅自如。
第三,及时发现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现象,并想办法进行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感觉刺激信号没有办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里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导致机体无法和谐运作,长时间如此,就会形成各种障碍。对于孩子来说,出现这种失调现象,就意味着孩子的大脑失去了对身体各器官的控制与组合能力,这对孩子的认知、适应等能力的发展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
当我们发现孩子随着成长却依然存在“尽管认真可还是不能好好写字”的现象时,就应该需要判断他是不是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此无可救药了。我们要给予他一些特别的关爱,不要再勉为其难让他必须写好,否则可能会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我们要理解孩子,如果自己不能进行相关的训练,也可以把他送到专门的有资质的正规训练机构去进行训练,以逐步改善他的统合失调的问题。
第四,培养孩子书写的兴趣。
有书写障碍的孩子,一般都不那么愿意书写,但是越是不写,他的情况改善得也就越慢,所以我们还是要对他进行一定的训练,只不过要提升他对书写的兴趣,从而使他能自觉主动地进行锻炼。
比如,我们可以从教孩子练习书法,最好是我们和他一起学习练习,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同时我们也是在给孩子做个榜样。当他写出工整好看的字时,我们及时的肯定也会增加他书写的信心。
孩子坐不住“3分钟”,没有耐性
写作业是一个需要平心静气、耐心而为的活动,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大多会被控制在1小时之内,而这也就要求孩子至少能在这1小时里保持稳定的心态,要能坐得住,尽快并尽量好地将作业做完。
事实上,很多作业如果要做完,也根本用不了1个小时,假如孩子对课堂知识都很好地掌握了,并且能耐心、认真地书写,很快就能把老师留的所有作业都做完。
可很多孩子却恰恰就在“耐心”这一点上出了问题,他们连几分钟都坐不住,更别提坐在那里把那么多的作业写完了。毫无耐性的表现,让这样的孩子“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完不成作业的“大军”之中。
对于这一点,很多妈妈也显得格外为难。一位妈妈曾经这样说:“孩子的屁股下面就像是长了草,左动动、右动动,一会儿抬头看看表,一会儿起身喝口水,一会儿听见哪儿有响声就得起来转一圈看看,一会儿又四处翻找零食嚼两口,作业本上写不了几个字,可其他的事他却已经做了不少。在旁边一催或者训斥几句,他能多坐个几分钟,但也真的就是几分钟,几分钟之后,他就又变回原形了,头疼死了!”
孩子缺乏耐性的表现,的确很容易让我们着急上火。翻翻看他的作业,其实也没多少,但坐不住导致的做不下去,让他的作业时间被人为地拉长了。对此,我们可不能只是在督促孩子写作业上下功夫,而是要先“攻击”问题的根源所在——先培养孩子具备耐心与吃苦的精神,锻炼他的耐力,让他先能安稳地坐在桌子前面。当孩子能稳稳地坐住时,即便我们不怎么催促,他应该也会主动去写作业了。
对孩子耐性的培养,我们可以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和孩子玩一玩耐力游戏。
游戏是最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他可能会有更为高涨的兴致。更重要的是,耐力游戏会让孩子的耐力在快乐中就得到锻炼,让他的耐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提升。
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玩搭积木的游戏,最好是选择那种较大型的积木,而且块数也要多一些。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复杂的积木完成品,为了完成这样一个作品,就需要孩子花费较长的时间去选择合适的积木,多玩几次,他可能就不会觉得耗时间很难熬了;我们也可以和孩子进行填色游戏或小比赛,以最终填色完成并且保证填得不潦草为目标,那么为了做好这件事,孩子就必须要有耐心,这显然也会相应地提升孩子的耐性;当然,最简单直接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带孩子去长跑,跑的途中来个小比赛,看谁坚持得时间长、跑得最远,或者和孩子练习仰卧起坐,鼓励他做得越多越好;等等。
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我们都要多鼓励孩子,不要用反话激怒他,也别训斥他,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能最终有耐力,所以最好让他在愉快的气氛中去培养耐性。
第二,引导孩子发现作业中的乐趣。
有的孩子之所以没耐性,是觉得作业很无聊,他认为作业无非就是对课上内容的简单重复,一点新意也没有。再加上有的作业可能真的只是简单地抄写或计算,孩子觉得没有什么挑战性,如果一连好几天都是重复这样的工作,他就会觉得与其写作业还不如出去玩。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该引导孩子发现作业中的乐趣,让他感受到作业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没有意思。
比如,对于一道数学题,可以启发孩子用他所知道的各种方法去解答,不管那个方法是复杂还是简单,只要他能想到都可以拿来用;还比如,对于一个字,引导他去想想这个字可以用在哪里,用在那些地方分别又可以表达什么意思;等等。
当然,这些活动要选择孩子作业没那么多的时候去做,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作业也是有趣的,但也不要让孩子将注意力都放在这上面,当孩子已经可以耐心地坐在桌子前之后,就要提醒他不管要做什么都应该先完成作业,完成之后再做其他事情。
第三,在孩子身边也做一个有耐性的妈妈。
很多孩子没有耐性的表现其实都是对妈妈的一种模仿,那么要想纠正孩子没有耐心的表现,身为妈妈的我们首先就要有所改变,要在孩子身边做一个有耐性的妈妈。
比如,当孩子坐下来写作业时,我们也不妨拿上一本书坐在孩子的旁边,我们一定要坐得住,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总想着做别的事情,而是专心地将手里的那本书一页一页地看下去。这样一来,孩子就算是在那里如坐针毡,也会顾及到一旁的妈妈,而且看到妈妈都能这么坐得住,他也会慢慢地不再那么烦躁,并最终能耐着性子继续坐下去。妈妈在这里其实是起到了一种榜样加震慑的作用,即便我们什么都不说,但我们的行为却已经让孩子感受到了某种威严。同时,他也会不知不觉地模仿起我们来,久而久之,他也会养成坐得住的好习惯。
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当然也有不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喜欢的东西,我们更愿意多接触、多谈论;而不感兴趣的东西,可能连多看一眼都觉得很浪费时间。其实孩子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就算是在做作业这件事上,他也会有喜欢与不喜欢两种选择。
对于喜欢的学科,孩子往往都会更愿意做这一科的作业,而且做得又快又好,不仅如此,他还会在完成分内作业之后再主动延长学习时间,自己再预习、复习或者进行延展性学习,说得更直接一些,有的孩子甚至希望这一科能多留些作业;而对于不那么感兴趣的学科,孩子往往会能拖就拖,把这一科的作业放在最最后,直到再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了,才会想起来写,可即便如此,他也并不会那么认真地去写作业,写写停停,玩一会儿别的,或者干脆又绕回到他喜欢的学科上去了。
总之,如果孩子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那么不管不顾地直接催促他非要让他去完成这一学科的作业,在他看来就真的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了。到头来,孩子感觉不愉快,我们可能也会觉得这种催促非常累。
所以,我们还是要先放下“催促”这个武器,转而应该想办法提升孩子对不感兴趣学科的兴趣,让他愿意学习这个学科。当孩子能正视所有的学科时,他也就不会再厌烦写任何一个学科的作业了。
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语文,于是对于抄写生字、组词造句、读课文就会非常抵触,至于说让他去背诵文章,那简直就是在把他推到“最苦难”的境地。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语文,给他讲讲语文对于他生活的影响,让他意识到只要是要与人交流,他就必须要用到语文,不管什么时候,语文都是他不可抛弃的一门学科,因为这是帮助他了解社会、国家、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学科。
当然,讲述这些内容显得有些大,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用故事、谜语、词语接龙、文字游戏等各种方式来让他体会到语文的魅力,逐渐提升他对语文的兴趣。
还比如,有的孩子一看到数学就头疼,那些数字就宛如天书符号,那些公式就好像是他的世界中最难解的谜题。而写作业的时候,他几乎就是完全不想理解那些数字彼此的关系,如果再加上小数点、分号等等其他的符号,他会觉得自己正慢慢走向崩溃的边缘。
对于讨厌数学的孩子,我们不能强迫他去做那些数学题,否则他的大脑会直接拒绝处理这些数据。而且,还可能会促使他产生随便写答案以赶紧糊弄过关的想法。如果我们只关心他最终是不是能完成作业,那就很有可能让他的数学学习进入完全错误的领域。
所以,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数学,找到他讨厌数学的根源,是听不懂?是记不住?还是不那么擅长?找到根源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孩子改善对数学的学习状态。比如,引导他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让他看看数学在生活中都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引导他发现数学的美丽,像是对称、互补、图形、空间等等,都是数学所独有的魅力所在。当孩子发现数学也并不是那么枯燥的数字知识之后,他自然也会愿意去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完成作业了。
另外,如果孩子不喜欢某一学科,还可能是有其他原因,比如,老师讲得不那么好,或者他干脆就是讨厌那个学科的老师;还比如,他不喜欢课本的设计,厌烦一篇又一篇的文字介绍;或者他是因为爸爸妈妈在某个学科上的态度而厌烦那个学科;等等。
对于这些原因,因为不涉及到学科本身,所以我们就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下手。如果孩子不喜欢老师,我们可以引导他不要太过于注意老师,要多关注知识;如果孩子不喜欢课本设计,那就引导他自己去寻找那一堆文字中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如果爸爸妈妈自身不喜欢某个学科,也要在孩子面前有所改变,提醒他不要因为爸爸妈妈的态度而影响自己的学习。
孩子记不住或记不全作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话,简单的字面意思就是,如果没有米,即便是再勤快的妈妈也做不出好吃的饭来。也就是说,做事如果缺少必要条件,那么那件事就很难完成。
之所以要说到这一点,其实就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思——假如孩子压根儿就没记住作业,或者对作业记得不完全,他连做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写得出来作业呢?
所以,发现孩子没有写作业时,最好先问上一句:“作业,你记下来了吗?”
如果孩子回答“没有”,那就代表他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如果孩子回答“记住了一部分”,那就意味着他的作业完成度不会很好。不管哪种情况,都是在提示我们,孩子在记忆作业方面出了问题,我们要从这一方面多下功夫。
当然,如果老师每天都把孩子要做的作业发到我们的手机上,那自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再说回来,如果孩子记不住或记不全作业,我们应该怎么办?
首先,确定孩子因为什么而记不住或记不全作业。
有个孩子每天都记不住作业,妈妈非常奇怪,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孩子的视力下降了,看不清楚黑板。而老师经常会将作业写到黑板上,完全看不清楚老师写了什么的孩子,当然也就不知道作业要干什么了。后来,妈妈带孩子去配了一副眼睛,孩子再也没出现过记不住作业的情况。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来,孩子记不住作业都是有原因的,视力问题是其中之一,当然也有的孩子可能会听不清楚老师的作业,那就确定一下他的听力问题;还有的孩子是因为一时走神,没有听清楚,这样也会记不全作业;而还有的孩子可能一时有事没在教室,等回来时老师的作业已经布置完了,他也没有在意,这也是错过作业的一种可能。
所以,我们要确定孩子为什么记不住或者记不全作业,然后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去帮助他弥补。
其次,教孩子用简单稳妥的方法去记作业。
对于注意力尚且不那么好的小学生来说,让他全神贯注听一节课已经很难得了,老师的作业又往往都会在一节课最后快结束的时候布置下去,所以孩子可能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听不到、看不到或者忘记还有作业这么一回事。有一个最简单且最稳妥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那就是让孩子准备一个记事本,将当天的作业用笔记下来,每一科留了什么作业,全都记清楚,这样他就不会忘记了。
我们可以教他记作业的格式,比如,可以按照“学科名称+作业内容”的模式去记录,从而避免将作业记混。
有的孩子可能会习惯将作业记到教科书上,虽然这也是一个方法,但这却需要孩子凭借自己的大脑记住哪几本教科书上留了作业了,一旦他忘记了一门学科,那么也同样写不完全作业。
所以,还是推荐孩子将作业记到记事本上,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翻看记事本,查找当天要完成的作业,以保证不落下任何一门学科的作业。
最后,提醒孩子要经常和老师、同学交流。
虽然孩子用了记事本,可是还是会因为前面提到的各种原因而导致作业记不完全或者漏记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要提醒孩子养成经常和老师、同学交流的习惯。尤其是在每天老师布置作业之后,孩子要和周围的同学确认一下作业的内容,看看自己有没有记错或者没有记的地方。如果大家都不那么确定,就再去找老师核实一下,以保证每天都能记住并记全所有的作业。
作业太多了,做不完
虽然社会上一直在呼吁,要给学生们减负,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也需要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就依然有可能遇到作业非常多的情况。而对于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来说,太多的作业会让他慢慢觉得烦躁,觉得劳累,从而导致他最终做不完作业。
不过,孩子口中所谓的“作业太多,做不完”,我们也不能只听他的说辞就认定他的作业真的是做不完的,我们也要有自己的判断。
比如,有的时候,老师留的作业的确是太多了,他可能只考虑到了要让孩子们加强练习,以最终掌握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们自身的能力;而有的孩子说“作业多”,则可能是他想要逃避、不愿意写作业的一种借口。所以,我们要懂得分辨孩子口中的“作业多”是不是真实的情况,而我们分辨的结果,则决定了我们最终应该怎样处理相关的情形。
第一,作业真的很多。
如果是老师真的留多作业了,我们应该先看看老师都留了哪些作业,思考一下这些作业对孩子都有怎样的作用,看看这些作业是不是真的都那么有必要。倘若都是很有必要的作业,但是数量太多,我们可以和老师协调一下,看他能不能把这些作业分摊到很多天来完成,没必要非让孩子在一天甚至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去做完;当然,假如有些作业是重复的、没有太大新意义的,我们也可以和老师交涉一下,委婉地问问他是不是可以减少这样的作业,以减轻孩子的负担。
当然,虽然我们是站在孩子这一边来和老师进行沟通,可我们也一定要对老师有最起码的尊重,不要和老师针锋相对,别指责老师,要和老师多商量,可以提建议,但不要下命令。为了说明我们的想法,我们也可以将孩子在家中完成作业的情况告诉老师,帮助老师判断他的作业是不是真的留得不那么合适。而在面对孩子时,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表达,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不是,而是要引导孩子理解老师的苦心。
另外还有一点,当孩子作业非常多却又必须完成的时候,我们也要帮他确定作业的前后顺序,提醒他可以先做不那么感兴趣的,然后再做感兴趣的,这样就能保证他不会在作业多的情况下丢下不感兴趣的作业不做。
第二,“作业多”是借口。
而对于另一种情况,就是孩子以“作业多”为借口的时候,我们就要将关注点放到孩子身上了。了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借口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如果孩子是因为贪玩而找借口,我们就要引导他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去,提醒他注意学生的责任,告诉他完成作业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如果孩子是因为不想写作业而抱怨,我们可以表示理解他的心情,但却要让他意识到作业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以帮他分析一下每科作业可能用到的时间,让他意识到做完这些作业其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费力,从而扭转他不愿意写作业的局面。
如果孩子是因为其他的事情,我们也要先了解那些事情对孩子的意义,问问他的想法,确定那是不是真的很重要的事情,若并不那么重要,可以提醒孩子先写作业,然后在空余时间再继续做其他事;若真的很重要,可以教他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使他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有后顾之忧,而这些事情与学习之间又不会产生任何冲突。
受其他同学影响或模仿其他同学不写作业
还有一种情况下,孩子也是不写作业的,那就是“榜样效应”。如果孩子的班上或者邻居的孩子不写作业,那么孩子很容易就会受其影响,他会认为“他们都不写作业,为什么偏要我写?我也不写”,结果他也就受到“榜样”的影响,也同样不写作业了。假如那些孩子虽然没写作业但又没受到什么惩罚,那么孩子就会更加想要模仿了——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能不写作业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可身为妈妈的我们却要清醒地意识到,孩子这样的模仿是错误的。回忆一下,在我们小时候,班里是不是总会有那么一批人,每天到学校抄作业呢?这些人并不是不会写作业,而是懒得做,他们自己不做,等到第二天要交的时候,直接抄袭就可以了。孩子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当他发现自己费了好大劲做了作业,可别人只是早上几分钟就抄好了,这样强烈的对比反差会让他产生心里不平衡,于是他也许也会在下一次尝试一下抄作业的滋味。
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风气,一旦孩子沾染上这个坏风气,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已经体会过不写作业只是抄的轻松感,孩子不会那么容易放下。更何况,他会说:“那么多人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能做?他们抄袭也没被抓,我也不会那么倒霉的。”
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们应该想办法去积极应对。
首先,郑重提醒孩子写作业的意义。
作业是检验孩子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说,孩子的作业是写给他自己的,并不是写给老师看的。自己写作业的孩子,经历了自己的思考和努力,知识就会留在他的大脑里;而自己不写却抄作业的孩子,只是在做单纯的“搬运工”的工作,他的大脑没有对那些知识产生共鸣,知识自然也就不会被他的大脑记住。虽然当下表面来看,孩子们都写完了作业,但日后,自己写作业的孩子才能真正将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他才是最终的赢家;而抄袭作业的孩子,依旧还是什么都不会。
所以,我们要再次提醒孩子作业对他的重要意义,别让他将这么好的练习机会白白浪费掉。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自己努力完成的作业,是会让自己有成就感的,这是抄袭所无法带来的感受。
其次,鼓励孩子和同学在一起写作业。
孩子们彼此间就是有这样一种奇妙的传染性,当一个人在写作业时,周围的人也会受到传染,纷纷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当一个人作业写得很快时,其他人也会更加努力,争取也能写好写完;而相反的,如果有一个人不写作业,那么很快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也放下手中的笔,将作业本丢在一旁。
所以,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们一起来写作业,几个孩子凑在一起写作业会有一种互相监督、鼓励的作用。而且,当有了问题时,大家还能一起讨论,学习好的孩子还能成为学习差一些的孩子的“小老师”,这样几个孩子的作业也就都不成问题了。
最后,只针对不写作业的问题,不言其他。
对于孩子模仿之下不写作业的行为,我们没必要非得非常严厉地批评,尤其是不要长篇大论地去教育他,否则他也会觉得很烦,而且他也抓不住我们想要让他注意的重点。
我们完全可以冷静地处理这件事,只要经常提醒他记住老师留的作业,每次有耐心地完成作业,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科的作业,并且保证作业的完整、正确。
我们多几次监督,但不要催促,如此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会发现他所推崇的不写作业的行为在我们这里根本行不通,而我们也没有给他抄袭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会渐渐形成好好写作业的习惯,这时我们也就不用担心他的作业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