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社会是怎么样的?
如今,大多数人很难再专注做一件事情了。
他们身后总像被什么赶着,没什么事,走路也会急匆匆。
生活的目标和衡量标准似乎只是,赚钱,赚更多的钱,赚最多的钱;买房,买大房子,买最大的房子。
既然一切都在变化,就没什么能阻止人们不择手段;
既然一切都有待可期,每个人的原始欲望都会被激发;
既然一切模式都不永恒,每个人就只能捞一把就走,争取眼前利益;
放眼现在的社会,无论你是谁、掌握了什么资源、积累了多少家业。总有一种变革针对你,总有一款危机适合你。
没有一种模式是长存的;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我们所有的经验和积累,都随时可能被颠覆、被清零,我们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
这就是一个被任意洗牌的社会,人们怎么才能保持初心和恒心?
浮躁的社会里,大家的心态都是一样的:赶紧冲进去捞一把就走,然后伺机再捞下一把。
社会很快,我们很急。急着成功,急于过标配的生活,急着实现自由、体验人生。
这就是浮躁的社会,不分男女老人、不分农村城市、不分贫穷富裕、不分官员群众,集体陷入了忐忑、焦虑的年代。
这就是浮躁社会的特征。
那么,一个不浮躁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不浮躁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不浮躁就是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看书看书,该洗澡洗澡。聊事时聊事,陪朋友时陪朋友。万事各得其所,专心在此时此刻,做每一件事。
而不是吃饭时想着别人的鱼翅海参,睡觉时想着发票报销,看书时想着如何炫耀,洗澡时想着喜酒凑份子,聊事时情不自禁总想谈钱,陪朋友时总是手痒想刷一刷微信朋友圈——所谓浮躁,也就是时时刻刻,希望以最短的时间,博取最多的存在感、优越感和自我认同。
孔夫子以前说理想,也不花哨,就是很淳朴的,梦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道理很简单,但时事乱了,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什么东西都被标签化、扭曲化、符号化了,不再是本来面目了,就浮躁了。
我上初中时,传言中考改革,历史地理生物不计入中考成绩了,人心惶惶。那一段时间历史生物课堂很乱,年轻老师镇不住场。几个月后,得到确切消息,大家浮躁的心才平静下来。
我大四时,传言保研制度要变(外保制度),院领导们在扯皮,一天一个新政策,一会儿说XX名之前的人都能外保,一会说前6名以后的统统不外保,一会说成绩最好的院里要留下,只有X名到XX名之间的才能外保…要保研的人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到政策落地后,大家浮躁的心才平静下来。
高考填完志愿,等着高校出分数线时的那几天,本来计划练练打字(当时觉得打字是很高端的技能),读完一本小说,结果什么事都做不下去,看电视剧的时候心里想的都是志愿学校的往年分数线,做梦梦到今年我的志愿学校遭遇大年,分数线暴涨。直到几天后分数线出来,比我的分数低不少,才安心的把小说读完。
教育学里有一个概念,就是成功或失败的归因理论。例如孩子们会把这次成绩考的很差归结为这段时间的学习不努力,学习习惯不好(不预习,不做笔记),这次试卷题目出的太偏,答题卡识别故障,老师改卷不仔细…其中前两条是可控因素,是自己能左右的,后几条是不可控因素,是外界环境决定的。
如果孩子认为,可控因素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因素,那么就会踏实努力;如果孩子认为不可控因素是主要因素或者说决定性因素,那么他就会很浮躁。回顾以上所有我经历过的浮躁时期,共同点非常明显,就是我的切身利益,我的未来和前途,掌握在不可控因素的手里的时候。
不浮躁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就是理发店师傅知道自己的美好未来掌握在自己日益精进的手艺上,IT创业者知道成功与否取决于自己的app是否真正帮助了用户,公务员相信自己的升迁速度取决于工作能力,中小学教师相信中产阶级生活在每一次认真的备课和磨课过程中铸就,博士生确信自己的毕业和选导师时是否仔细调查其人品无关。就是人们真正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社会。
浮躁是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原因。现在中国社会普遍浮躁。说白了,是因为社会高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机会能让一部分人短时间迅速改变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
在目睹了大量这种现象之后,民众就会倾向于寻找类似的机会而不是扎扎实实做事情。所以很多人总是在追求短平快的机会,要求快速达到目标、出现结果,不喜欢需要长期积累、长期付出的工作,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耐心。这就显得浮躁了。
上面有人说现在很多人喜欢追求马上有钱。关键要“马上”。其原因就在于周围迅速致富的人很多。这给了人们希望,也让很多人有心理的落差。因此,不浮躁的社会,往往是缺乏短平快机会的社会。
不浮躁的社会显然有两种可能。第一种社会,绝大多数人再怎么努力也不大可能大幅度改善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第二种社会,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都是逐渐改变的,主要基于个人的积累。所以,古代社会不浮躁和现代发达社会不浮躁,往往是出于截然不同的原因。
禅宗里有一段公案,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回答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时就想着砍柴,担水时就想着担水,做饭时就想着做饭。”
什么是不浮躁的社会?我想大概就是穷人也会有过得快乐的方式,富人不以自己拥有很多金钱物质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商人不会因为金钱而污染空气和水源,食物,人们自己吃饱后还能想到那些没有饭吃的人,解决矛盾的方式是法律和讲道理而不是拳头吧。
还有一位知乎上的分享让我很深刻,作者和妻子去日本沿海骑行,因为妻子骑得很慢,他到达终点后回头望去,发现在她妻子身后有十几辆汽车排成长龙,却没有一辆按喇叭催促,没有一辆试图超车。后来妻子将路让出来,车队才超过他们,一辆汽车里的小朋友还在对她喊“加油”。
希望有一天,中国人能够各就各位,各按其时,各安其事。
那就是一个不浮躁的社会,只有这样,才谈得上幸福感。——水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