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技术的步伐常常比伦理学的步伐要急促得多,而正是这一点,对我们大家都构成了某种严重的威胁。技术的力量所造就的社会扭曲已有目共睹,因而,完全被信息技术支配的危险,以及置身于社会学家韦伯所谓的‘铁笼’之中的担忧都是实际存在的。”

——[美国]理查德·斯皮内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被裹挟进“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问题也正日益困扰着大家。早前,顺丰斗菜鸟,华为搏腾讯,行业巨头纷纷陷入用户数据之争的新闻亦曾引爆舆论圈。岁末之交,“支付宝”年度账单查看被指侵犯用户隐私一事余波未平,又有网友反映今日头条用麦克风窃取用户隐私,称“和朋友聊天讨论西餐厅,今日头条马上给你推送西餐相关的广告和资讯”。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人类日常生活迫近,人们的购买偏好、习惯、欲望、抱负,甚至政治观点等都可能因为触摸屏幕和键盘操作由算法公之于众。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一只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海量获取人们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时下各类数据隐私侵权的新闻层出不穷,俨然已进入了隐私裸奔时代。

当下,全球科技巨头,以至传统企业等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谋求获得更多的用户数据。谷歌、Facebook、亚马逊、腾讯、百度、阿里、华为等海内外互联网巨头均拥有着海量用户数据,而这些数据都会被尽可能多地搜集,个人数据的网络化和透明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人类已在多个层面享受着推荐算法、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无人车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而与此同时,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过程中,算法需要搜集、使用用户数据,此过程中用户数据隐私便或多或少被暴露。2018年3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脸书(Facebook)上超5000万用户信息被政治数据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获取并利用,向用户精准投放广告内容,帮助2016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团队参选美国总统。该事件曝光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Facebook和其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由此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并开始向用户道歉。

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人们面对隐私被侵犯的危机不愿无能为力、不闻不问或独善其身,而是希望在大数据技术和隐私的矛盾冲突中于哲学里找到一种统一和指导的力量。公众尤其盼望在科技进步和隐私保护之间寻求汇通和融合,化解科技异化和隐私保护的对立,重塑人的尊严,增进民众幸福和自由。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做到获取和利用数据与安全的平衡,已然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个世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