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终结
- (法)帕特里斯·格尼费 蒂埃里·伦茨
- 3962字
- 2020-06-25 07:56:21
成吉思汗创立帝国
蒙古帝国是一个经历独特的地缘政治怪物,它的一大特点就是行动迅速,这也是它能够在几年的时间里白手起家的原因。就像《圣经》里的“创世记”一样,蒙古帝国的创立颇有些超自然的色彩。缔造者和他的后人对此也深信不疑。成吉思汗在世时就被内心的一股信念指引着,即上天赐予他一份神圣的使命——征服全世界。他身边的人包括萨满对此没有任何疑义,从不劝阻他。
现代史学认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巨浪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决定历史的航向,当时的人很难看清这些浪潮,后人却可以由果溯因,发现它们。组成传统史学的历史人物、政权和零散的历史事件,常常被这些浪潮裹挟甚至碾压。不过,所有的规则都有例外,蒙古帝国的例外特别明显,因为那些社会浪潮并不存在,是一个孤立的人创造了蒙古帝国,后续的发展皆因他而起。关于亚洲北部这片带状区域的历史记载中,也没有任何线索能让人预测到13世纪初这场席卷整个欧亚大陆的飓风。
在阿提拉的匈奴帝国之后,草原民族造成的威胁就被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他们侵扰的主要是中国人和波斯人。广义的中亚地区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在这片开阔、贫瘠且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上,各部族时有争斗,没有人能把他们联合在一起。这些部族大多通过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劫掠东边和南边的富裕地区和国家。一些文明的雏形也在此诞生,如萨桑人和回鹘人,蒙语就是在这两个民族的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6世纪,在阿拉伯人入侵前,突厥汗国曾经不可一世,后来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分裂状态。总体上说,这片区域属于无法之地,这里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
在这片不太稳定的区域,最强者很难长期保持优势,权力关系一直在变。在中亚,突厥人占大多数,其中一些人已经城镇化,他们看不起粗鲁的蒙古人。蒙古人自己又处于分裂无序的状态,统一蒙古各部的尝试统统归于失败,人们对此也失去了信心,更无法想象完成统一的人是一个两手空空的毛头小子。他的父亲虽然是一个部落首领,然而在他年幼之时就被对手毒杀。从此,他就像是游荡在草原上的困兽,自己和家人总是处于命悬一线的状态。
然而就是这个人完成了蒙古的统一,并把这个民族的无限潜能发展到了疆界以外。这个弱小的年轻人名叫铁木真。该如何解释这个一无所有的人如此迅猛地登峰造极?铁木真和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查理大帝和拿破仑不一样,他没有任何的优势,没有任何的跳板。在成为成吉思汗之前,他没有军队,没有民族,没有钱,没有权,也没有保护者。他连一个供他学习的前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书可以给他指引,他的命运就是一个人去抗争。
改变他人生的事件是他的妻子孛儿帖在他眼前被敌对部落掳走。铁木真无力对抗这个势力强过自己太多的对手,只好逃走,妻子从此被对手霸占。这个艰难决定孕育了成吉思汗传奇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秘闻。他死后修撰的历史典籍《蒙古秘史》对此也有记载。这个决定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自控、智慧、耐心、意志和冒险。成吉思汗并没有放弃被别人武力夺走的一切。为了救回爱妻,他和他的义兄,也是日后的对手札木合组建了军队。当他们准备好了的时候,他就向掳走孛儿帖的部落发起进攻,救回爱妻,然后歼灭整个部落。这是一个冷血的对手。他不放弃任何人,不论是他的亲友还是他的对手。此后,孛儿帖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成了他主要的智囊。她还主导了成吉思汗继承者的安排。蒙古女性的社会地位很高,在蒙古帝国的决策层,我们看到了不少女性的身影。
然而孛儿帖被俘也为帝国的衰败孕育了祸根,不论是按照字面意思还是按照引申意义来理解。在蒙古地区,女性被掳走就意味着她和绑架者成了事实夫妻。孛儿帖就是这样成了捋走她的人的女人。她在被成吉思汗解救9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婴,一时间关于男婴的父亲的猜测和演绎尘嚣四起。在夫妇二人以及这个儿子术赤死后,这些流言愈演愈烈,折磨着合法地位受质疑的术赤家族。
这一仗颇有戏剧色彩,也成了铁木真一番伟业的起点。这场胜利彰显了他的个性,也给他带了一圈光环。此后他率领部下,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成为部落首领。后来,他与义兄札木合出现嫌隙,成为对手,还多次交战。铁木真在彻底打败札木合后,被推选为整个蒙古地区的首领。这时已是1206年。身份变化之后,铁木真获得了“成吉思汗”的尊号,这一尊号彰显了他的坚毅和雄心。这时候,他已经不年轻了,有40多岁。出了这片被遗忘的苍茫草原,人们对他一无所知。不过很快他就要给这个大陆带来一次强震。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人们把他描绘成一个“目有烨,面有光”的人,和他的母亲长得很像。成吉思汗生前不许别人给他画像,所以并没有什么可靠的画像流传至今,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画家给他画的帝王像。在这幅广为流传的画像中,成吉思汗像是一个受儒家影响的面善的白胡子君主。然而格鲁塞为他绘制的心理画像中,我们看到他的性格是这样的:“作为游牧民族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给人一种性格沉稳、睿智、坚毅的感觉。他善于倾听、讲义气、慷慨、严厉之余不乏深情,具备统治者的各种优良品质。要是问问被统治的定居民族,答案就大相径庭。”
这个时候距离成吉思汗白手起家的阶段已经有一些年头了。成吉思汗的一次又一次成功就像是滚雪球一样,推进的速度越来越快,蒙古大军每次都能走得更远,变得更强。虽然这一时期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不稳定,政权林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草原来的征服者,但这只是蒙古大军捷报频传的部分原因。成吉思汗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战术是分化对手、消耗对手、孤立对手,然后再出击将它们逐个击破。如果蒙古军处于劣势,他就先撤退,等聚集力量后再卷土重来。有时候,这种迂回战术会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例如蒙古大军进攻中国的时候。成吉思汗发起了这场浩大的进攻,但最后是在他的孙子这一辈,也就是靠忽必烈完成的。根据蒙古传说,成吉思汗是狼的后代。狼图腾植根于蒙古草原文化,成吉思汗的战术就借鉴了狼群围捕的经验: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猎物,然后精心准备,耐心地等待时机成熟,然后全力扑向猎物。不过根据另一个传说,成吉思汗是鹿的后代,这是一种能预感捕食者的攻击并能及时逃脱的动物。这既是成吉思汗所具备的双重个性,也是蒙古军战术的体现,就是将凌厉的进攻和战略性防守结合起来的能力。
虽然这一时期蒙古军队里突厥士兵和蒙古士兵在人数上已经相当接近,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蒙古军队在以下方面强于同时代的对手:节俭、不拘礼节、机动性强、注意力集中、适应能力强。面对蒙古人和突厥人的联合大军,无论是西方军队、穆斯林军队还是东方军队都变得行动缓慢、臃肿笨拙。本来他们在人数、近身战和远距离射击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然而他们的缺点和漏洞更多,把这些优势都掩盖了。
帝国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吉思汗先是攻占蒙古边缘的地区,统治巩固后,他再去更远的地方。每次行动都是周密思考和精心准备的结果,绝不草率行事。成吉思汗还建立了一套堪比现代情报系统的指挥情报系统。被击败的敌军的优点会被他用到自己的军队中,被占领地区的工匠和建筑师会被派到军中或者行政管理机构,继续发挥作用。蒙古军还从对手那里学到了一些军事技术,比如说围攻。虽然帝国的政治权力始终握在成吉思汗的家人手里,但是在军中,成吉思汗唯才是举。他手下最优秀的将军哲别、木华黎和速不台就是这样脱颖而出的。速不台既不是草原上的人,也不是蒙古贵族的后裔,甚至连骑士也没当过。作为蹄铁匠人的儿子,速不台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军事天才爬到了权力的顶峰。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他就是战略指挥官:成吉思汗死后,他亲自实现了自己的战略。
成吉思汗死后,政治权力圈的任人唯亲和军队中的任人唯贤形成的反差产生了一些不平衡:权力圈越来越没落,军队的权力越来越大。而政治权力的分化早晚都会影响军事机器的运作,因为成吉思汗辞世后,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仍在上升,而帝国的管理却显露出它的局限性。
要解释这种政治缺陷,也许应该从蒙古帝国是一个“游牧帝国”这个事实出发。“游牧帝国”是国际关系问题专家杰拉尔·夏里昂的原话,意思是这个帝国是由一个永远在运动的民族创立的,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对生与死也没有确切的定义。成吉思汗没有为这个史诗般的帝国留下任何建筑就是一个印证,首都哈拉和林(位于贝加尔湖南部)在他死后就成了废都。虽然哈拉和林没有像波斯波利斯那样惨遭入侵者劫掠,但它就像加利福尼亚淘金潮时代的鬼城一样被历史长河慢慢冲刷殆尽。今天这里只剩下一点点遗迹,很难让人想到那是昔日蒙古帝国的首都。
就算是在鼎盛时期,哈拉和林在帝国的缔造者们眼中仍然是一个动态的存在,一个短暂存在的城市。教皇派去觐见成吉思汗和贵由的特使柏朗嘉宾和路易九世的使臣卢布鲁克都到访过哈拉和林,他们对简陋的都城感到吃惊。与其说这是一座首都,还不如说这是个营地。在大汗的宫殿前只有一棵奇怪的银树,树下是四尊趴着喝马奶的狮子雕像。这4只狮子既可以视为帝国统一的标志,也可以看成是分裂的前兆。制作雕像的是征讨匈牙利时带回来的一个法国金匠,很难说他是不是带着一丝嘲讽制作这件作品的。人们可以通过宫殿的规模推测居民的居住条件,进而推断它是否壮丽宏伟。
要想知道一个国家是否健康,有何特色,建筑恐怕比文献更能说明问题。两位欧洲使节的惊讶其实就是蒙古帝国脆弱的内在表现,虽然当时它打遍天下无敌手。罗马来的使节返回后不久,哈拉和林就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忽必烈在夺取中原后决定迁都北京(连同那棵银树),建造一座真正的皇城。草原民族终于要为自己的丰功伟绩留下点痕迹。不过草原文明更看重口头传承,每个人都应该知道7代以内的祖先的名字。而不同时期的历史研究者只能依靠《蒙古秘史》的金册重温成吉思汗的成功之路。这部建立在口述历史基础上的历史典籍只描绘了第二任君主窝阔台继位前的那段历史。这并不是一个巧合,因为窝阔台要将蒙古历史带进新篇章,背负着征服者的厚重遗产进入历史转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