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德国研究(第六卷)
- 黄燎宇
- 966字
- 2020-07-09 16:00:44
编者的话
继第五卷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专题,《北大德国研究》第六卷再次推出一个扣人心弦的议题:民族与国家。
2015年9月,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举办工作坊,邀请中、德、日、韩四国学者,围绕这一议题,从不同国别、不同学科,透过政治、宗教、社会视角,尤其就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和现代性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其累累硕果,为本卷奠定了基础。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学者,亦就此问题,向我们贡献出最新研究成果和鼎力之作。
在“本辑专题”一栏,海特灵从为阵亡战士修建纪念碑入手,探讨了魏玛共和国时期“亡灵崇拜”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戈切尔把莱辛与犹太人问题,从宗教哲学引向民族与意识形态层面;施密特通过考察19世纪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案件,以形象的“实例”真切再现了彼时民族身份建构的复杂性。凡此都为民族问题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开拓出更为细腻和深奥的层面。
本卷论文作者的国籍最为丰富,十分有利于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和考察:我们有德国学者谈论东北亚民族问题,有日本学者对比德日国家形成过程中市民概念的变迁,有中国学者把公羊学派与德国历史学派进行比照,一时间,中德、日德、欧亚、中西之间相互映照,折射出千种火花……然而,无论学术的火花多么绚丽和奇异,我们思考的落脚点终究在于中国现实的民族和国家问题。在“本辑特约”一栏,关凯和白彤东在恢弘的东西对比语境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表现出学者在现实问题面前的担当。
同时在本卷,我们承继此前开辟的“历史文献首译及述评”专栏,收录了对于研究民族国家问题重要的原始文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德语直接移译的兰克的《〈教宗史——15至18世纪的罗马教宗〉前言》,以及彭小瑜对它的评述。彭文指出兰克所谓“客观史学”背后隐藏的偏见,试图纠正国内学界长期以来对兰克史学的误解。而要批判地理解兰克,则必须从民族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精神建构的语境出发去解读。
扶植年轻学者,是《北大德国研究》系列论文集一项重要责任,本卷与资深学者为伴的,有李哲罕、陈郁忠、毛明超等出色的年轻学者,他们受中国教育哺育,得德国学术滋养,正以饱满的学术热情,向我们展示新观察、新思路。我们特别推荐读者仔细关注他们的学术动向。
最后要感谢所有译者,惟其不辞辛苦,我们方得眼福,饱览丰富的国际学术信息。
是成第六卷。望学界同人多多指正,不吝赐教。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