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旋星云[6]

棒旋星云乍看起来好像是一个透镜形星云——其外围区域凝结成为一个与云核同心的几乎很明显的星云状物质环,一条横贯云核两端的宽棒已经形成。它的样子像是希腊字母θ。随着序列的推进,这个环看起来好像从棒的两个相反位置脱开,一端刚好在棒上面,另一端刚好在棒下面,就像这样,而旋臂就从断开的环开放那端延伸出来。由此往后,棒旋星云的发展与正常旋涡星云的颇为相似;旋臂增大而核区变小,旋臂在增大的同时展开;分解首先出现在外缘旋臂并向内向星云核方向蔓延。最后阶段是常见的S形旋涡星云,它有稀疏而得到清晰分解的旋臂(NGC7479)。

核区和旋臂的相对光度、旋臂的张开程度以及分解程度完美呈现了两个系列中的逐步推进。这些标准中的最后一点当然不可能被用到暗弱而遥远的旋涡星云,但另外两个标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且它们基本上并不依赖于星云的方向。从侧对着的方向看到的旋涡星云不可能总是被精确放置,但它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被归到这个序列的大致区域。

旋涡星云的每个序列都被暂时性地细分为三个部分,以下标a、b、c标注。因此Sa、Sb、Sc代表正常旋涡星云的早型、中型和晚型,而SBa、SBb、SBc则代表棒旋星云的早型、中型和晚型。三个部分被假定在两个序列中所涵盖的范围是相等的,但划分尚未得到明确说明,而处于边界位置的天体之分类则相当任意。此类天体有时候会以组合下标ab和bc来显示,介于E7和Sa之间的星云有时被标为S0。

星云序列总的走向看来稳固地建立起来了,但是随着这个课题的推进,改进完善也是可以预期的。比如说雷诺兹(Reynolds)[7]曾引入过“大块的”(massive)和“细丝的”(filamentary)等词来表示有着很宽很大旋臂的旋涡星云(M33)以及旋臂很细、如纤维状的旋涡星云(M101)。这种区分可能取决于总质量或是星云的某些其他内在特征,而且假如这样一种解释可以被接受的话,这些词将会非常重要并具有描述性。

由于早型旋涡星云Sa和SBa在很多方面都与透镜形星云(E7)很像,因此规则星云的完整序列也许可以用一个形似字母Y的图来表示,或者,由于旋涡星云的两个系列大致是平行的,该图很像是一只音叉(图1)。椭圆星云构成了叉柄,球形天体(E0)位于底部,而透镜形星云(E7)正好位于交接处下方。正常旋涡星云和棒旋星云沿两条叉臂分布,而在两臂之间发现有少数混合型旋涡星云。后者通常在星云核四周极近的小范围内呈现出棒状特征,但在其他方面,它们又很像正常旋涡星云——M83和M61均属此列。

图1星云类型序列

本图是分类序列的一个示意图。少数混合类型的星云被发现介于两个旋涡星云序列之间。过渡阶段S0多少带有假设性。E7和SBa之间的过渡是平滑而连续的。在E7和Sa之间,并未明确证认出任何星云。

交接处可以用多少带有假设性的类型S0来表示,它在所有的星云演化理论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观测暗示了在E7与SBa之间存在某种平滑过渡,但所发现的Sa型星云都有着充分展开的旋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观测也显示了E7到Sa之间存在着不连续性。在从大尺度照片获得更为详细的信息之前,有关这种不连续性的推测是徒劳的。目前,相当明显的暗示是,在星云演化发展的这一关键时刻发生了激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