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功的概率

无论理论界的声音如何,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写实加描染的中国绘画模式如今占据了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亲近传统的一派,则以学习二王和宋元绘画为标榜,不探寻笔墨运行的根本规律,全然忘掉“遗貌取神”的学习要义,继续盲目跟随二王和宋画的外表形式亦步亦趋,在精深的笔墨功夫上不思进取,用做的方式写字,用描的方式绘画,也掉入了古典形式主义的泥潭。随着对传统笔墨精髓了如指掌的老一辈画家们的去世,社会对传统笔墨的认知面已经十分狭窄,笔墨的审辨力日益薄弱。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各种画展中看不到作者良好的笔墨功夫,看不到作者高尚的笔墨精神,只是一片精致或狂怪的形式表象。用笔造作、粗野、散乱、乏力,墨色平庸而败坏的中国书画充斥着各种微博、微信、展场和会所,讲究笔墨的圈子依然在主流认知圈外游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国人真正需要建树自己的文化自信时,就一定会挖掘中国自己的核心文化特征。那时,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笔墨和拥有时代风貌特征的绘画才会被抬上历史的舞台,受到广泛的认可。事实上,随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在一些拍卖会上,已经可以看到一些具备较强笔墨功夫的当代年轻画家作品出现并成交,说明人们对中国传统的认识已经向深处发展,对笔墨的态度已经有所转变。事实上,随着认识能力的增强,对笔墨的认知正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缓慢恢复,很多年青一代书画家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笔墨运用能力。

有一种假设很可怕,如果当代中国知名的画家中的绝大多数并不能深刻地领会、掌握和观察笔墨,也不乐于讲究笔墨,岂不是会使社会大众对中国画的认知产生全面的偏差,乃至形成全社会的错误判断?

明显的情况是,由于普通大众并没有足够的条件去深入研究、充分体验并参与训练绘画及其理论,所以普通大众并不会知道笔墨究竟为何物。那么,人们对中国书画的认知只会被拥有广泛声名的书画家们主导,人们只会认为这些有名气的人们是正确的。这不是今天中国才发生的事情,事情历来如此,张大千在很年轻时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当时的无名小辈张正权(张大千)等一帮年轻人,虽然具备较高的笔墨技巧,但要建立艺术公信力,还得仿造石涛的绘画,去骗过那些以审查笔墨能力见长的知名书画家们的眼睛。由于当时传播条件限制,即使是一些知名的鉴赏家和画家,见过的历代绘画作品也并没有今天通过数码照片、互联网、图书和展览所能看到的那么丰富而精细,更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条件立马前往上手揣摩。当时那些大家们的认知能力不够丰富和深入十分正常,当突然见到一件与石涛绘画的笔墨、形式都有较高相似度的作品时,基于一贯的自信,当然十分容易上当。

在精心准备之下,张大千的笔墨游戏就这样轻松过关了。

进一步梳理历史,也可以清晰地证明这个逻辑,那就是对中国画家们在历史上能够留名的数量开展比较,考察其概率。这是一个具备常识性,而又十分有说服力的方法。可以试想,从近一个世纪以来生生灭灭的数十亿中国人中,其中1/100万的画家,即当今国内不到2000人数量级的中国画家们能够画出的绘画会是未来历史中的高水平绘画吗?答案显然不是。回顾中国美术史,整个清代近300年,能进入中国绘画史的清代优秀画家不足100人。其中,能够登堂入室的清代画家不足30人。在光辉灿烂的近现代绘画史100年间,留存下来的优秀画家也不足100人。其中,能够登堂入室的也不过30余人。当然,这是一个比较苛刻的标准。但要知道,美术史历来的标准都极为苛刻。

李叔同就认为,“中国画入手既难,而成就更非容易。自元迄今,称大家者,元则黄、王、倪、吴,明则文、沈、仇、唐、董,国朝则四王及恽、吴,共15人耳。”可见,李叔同对中国画的认知标准也十分严格。与之类似的还有黄宾虹,比如,黄宾虹对明代绘画笔墨丰厚不足,普遍显枯颇有微词;对王石谷的技巧过多,文采匮乏都有相当的认识。此外,还包括陈子庄等那些桀骜不驯的画家。由此,我们不应当去认为这些艺术巨匠们瞧不起其他画家,而是应当看到他们对绘画认识之深、视野之宽、眼界之高。

所以,在跳出学习中国绘画的初级阶段之后,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轻易相信身边所谓专业大画家们的观点和认识。一个历史阶段的高水平画家大概只有那个阶段人口的数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整个中国当前只有不到数百人的绘画会具备一定价值,大致为——近100年来,平均一个省至多不会超过10人,一些文化欠发达省份还会更少。这些画家中,还有的会因笔墨功力不足够深厚、格调不够高雅、创造性不够突出而进一步被淘汰。只有最后的极少数,才会被写入中国绘画史,而且时间越往后移,淘汰会更多。任何国家、任何时代的绘画史,都是如此残酷。

因此,要超越这个概率的限制,唯一的出路就是详细而审慎地观察、辨别、分析当代书画家们和进入美术史的大书画家们的异同。历史的真相是,如果一位书画家的作品和以往看到的所有作品完全不同,而又符合客观的核心艺术规律,达到了最好的审美原则和标准,那么,就一定是第一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