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图像处理(MATLAB版)(第2版)
- 张德丰
- 831字
- 2020-06-27 17:26:41
1.1 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表达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因此,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科学、地球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学者研究图像的有效工具。
数字图像处理发展历史并不长,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人们通过Bartlane海底电缆图像传输系统,从伦敦到纽约传输了一幅经过数字压缩后的照片,从而把传输时间从一周多缩短至3小时。为了传输图片,该系统首先在传输端进行图像编码,然后在接收端用特殊打印设备重构该图片。尽管这一应用已经包含了数字图像处理的知识,但还称不上真正意义的数字图像处理,因为它没有涉及到计算机。事实上,数字图像处理需要很大的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其发展受到数字计算机和包括数据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相关技术的发展的制约。因此,数字图像处理的历史与计算机的发展密切相关,数字图像处理的真正历史是从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开始的。
第一台可以执行有意义的图像处理任务的大型计算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诞生可追溯至这一时期计算机的使用和空间项目的开发。1964年,位于加利福尼亚的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实验室)处理了太空船“徘徊者七号”发回的月球照片,以校正航天器上电视摄像机中的各种类型的图像畸变,这标志着图像处理技术开始得到实际应用。
进行空间应用的同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用于医学图像、地球遥感监测和天文学等领域。其后军事、气象、医学等学科的发展也推动了图像处理技术迅速发展。此外,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不断降价,包括高速处理器、海量存储器、图像数字化和图像显示、打印等设备的不断降价成为推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的又一个动力。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大到应用卫星遥感进行的全球环境气候监测,小到指纹识别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融入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目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生物科学以及医学等各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