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学子“无我”专注力:好成绩不靠凌晨四点半
- 张胜男 单思聪 王子欣
- 3字
- 2020-06-24 23:27:57
推荐序
在求学过程中逐渐浮现的“专注力”
纵观我的求学经历,能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为哈佛脑科学博士,专注力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我的海外留学生涯是从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韩国某大学开始的。在此之前,我和其他同学一样按部就班,从小学上到高中。在大学毕业后,我只身前往西雅图参加某研究所的研究课题,研究大脑神经元与人体的关系,在这期间,我还在硅谷的微软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随后去美国哈佛大学读博。
反观国内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持续性注意力和选择性注意力表现出色的孩子总会占很大的优势,在学习成绩上也会有优异的表现,因为它们恰恰是国内应试教育中最受重视也是考察最多的两个专注力维度。但是,单一的考核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相对单一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留学期间,我在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和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局限性,之后便一直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其他的专注力维度——观察性注意力、转换性注意力和分配性注意力,尝试着将学业上的专注,复制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持续提升自身能力,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并于2013年收到了哈佛大学脑科学博士的录取通知。
留学海外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轻松、简单,无论是韩国的大学,还是人才济济的哈佛大学。留学期间,我发现身边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将自身的学业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还能身兼数职,社交、工作、社团、比赛无一遗漏,并且还在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潜能,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在与他们交流时,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而且在处理各种事情时都非常专注。当我询问他们获得现有成就的秘诀是什么时,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但在他们的回答中都无一例外地会出现一个词:专注——无论是针对现阶段某一件事情上的短期专注,还是针对自身的发展和未来方向上的长期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