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从此无徽州

李辉

天下无人不识君

稍有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的人,几乎都会知道徽州。一个“徽”字,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含量。

徽派建筑

徽州,早在秦汉时期设郡,北宋时期正式建徽州府治,已有长达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风民俗,这一切使徽州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徽州,不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区域性文化的一个经典之作。

写建筑史,不能不提到徽派建筑。粉墙青瓦,木刻砖雕,明清遗韵,至今令观光客、令研究者流连忘返。

说起商业,少不了徽商的风光。“无徽不成镇”,这个说法是当年历史上徽商崛起的最好印证。

说起京剧,谁人不晓徽剧?两百年前“徽班进京”,拉开了京剧历史的序幕。

文房四宝中,徽州的徽墨、宣纸、歙砚,大名鼎鼎,历久不衰。

1998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大地周刊”发表《可惜从此无徽州》

朱熹、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批著名历史人物,为他们的故乡赢得了荣光。

安徽省的名称,更是少不了这个“徽”字。

徽州,是历史,是文化,是现实与传统连接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可惜,这个地名如今消失了。

黄山一口“吃掉”徽州

位于原徽州地区境内的黄山,80年代进入开发高峰。最初于1983年设立的黄山市,管辖范围主要限于黄山风景区,其市府所在地原太平县,与黄山紧邻,推窗即见黄山景色,距九华山风景区也只有40公里。此时的黄山市,与徽州行署所在地屯溪遥相呼应。原徽州行署所在地屯溪,是徽州文化的中心城市和依托城市,屯溪老街,歙县牌坊,黟县民居,构成了一个完美的人文景观区域。可以说,此时的黄山市与徽州,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双翼并存的良好形态。

但是,1987年,黄山市扩大至大部分徽州地区,市中心搬至屯溪,徽州地名取消,易名为黄山市。

黄山“吃掉”徽州,一个直接的弊病立即表现出来。

屯溪实际上与黄山有相当远的距离。据有关材料,这里距黄山南门75公里,距北门131公里,距西门140公里,距东门96公里。徽州地区改为大黄山市之后,原徽州地区各县为了发展旅游,纷纷打出“黄山”的牌子。屯溪火车站改为黄山站,屯溪机场改为黄山机场,岩寺离黄山60多公里,也叫黄山南大门,歙县离黄山80多公里对外也称黄山脚下,甚至远离黄山一两百公里的地方,饭店、旅行社、旅馆都挂上了“黄山”的名号。

20世纪80年代徽州地区与黄山市行政区划变化图示

真正不方便的是游客。兴冲冲地下了车、下了飞机,以为到了黄山,谁知却迟迟难见黄山真面目,结果不得不再长途跋涉。实际上,从旅游角度看,所谓黄山市,不过是一个黄山南部地区部分游客的中转站。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徽州”作为地名从此再无踪影。历史悠久的徽州,被一座山一口“吃掉”。“皖南处处皆黄山”,这是一些有识之士的自嘲和无奈。

地名是历史,是文化

历史不能割断,文化不能串味,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更换,应该慎之又慎。

历史文化,不是几个空洞的口号,也不仅仅是教科书上几个简单的概念定义,更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和角落。作为地名这样一种特殊的语言形象,它更有其相应的稳定性、丰富性。特别是类似徽州这种类型的地名,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尊重历史,尊重文化,首先就在于珍爱历史的赐予,而非忽视它们,甚至无所谓地抛弃。

1981年,作者沿富春江、新安江和新安江水库上溯,前往安徽歙县和黄山

发现自然风景区的价值,开发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消解传统文化,淡化历史形象。一个疑问是:失却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旅游又如何真正发展起来?

1992年7月8日,民政部曾经召集有关专家、学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召开过关于“地名”问题的专题座谈会。会上专家们指出:“名山大川在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已形成特定形象,不宜扩大其名称的指称范围,以避免造成名称的泛指、泛用,避免造成特定空间形象和地理区域范围上的名称混乱,现行政区名称无任何弊端,无任何不妥之处,且沿用已久,如‘泰安’之名,不仅是由‘泰山’派生出来,而且取名高雅,含义健康,不必改名为泰山市。”

专家们的意见无疑是尊重历史文化,符合地名规律的。

几年前,湖北省沙市和荆州合并时,舍历史悠久的荆州地名不用,改为荆沙市,这是一个明显的失误。经过舆论界和各界人士的努力,湖北省政府于1996年12月发出通知,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尊重历史文化的赐予,堪称明智之举。

客轮搁浅于富春江

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逐步向城市过渡,地名的更换必然会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尊重历史和文化,如何遵循地名规律,应该值得重视,值得研究。

但愿名山大川“吃掉”历史文化的事情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