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地名,承载丰富的文化信息,承载千百年的情感传承,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一个长期形成的地名,其实就是那个地方的符号,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即便远在他乡,故乡名字,在人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常说珍爱乡愁,寻找乡愁,乡愁就融在地名之中。

2016年清明前夕,我在武汉做一次关于地名的演讲,听一个省的民政厅干部讲了一个故事。一位漂泊在外的老人,身体不好不能回到家乡,就让孩子回来寻根,找他生活过的地方。孩子归来,拿着那个地名,难以找到,原来那个地名早已消失。最后,孩子找到民政厅,翻阅地名档案,终于找到原来的地名。这位老先生,写信来感谢他们,同时在信中说:“你们经济发展得很好,建设也很好,但是地名不要改,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地名,我们回家的路。说得多好。

地名,在所有寻找乡愁的人们心中,就是一条回家的路。即便对于没有在这里出生的人,那也是祖辈的根,后代依旧将心底的那份乡愁,与那个遥远的地名联系在一起。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谱曲的周巍峙先生,曾任文化部代部长、全国文联主席,他爷爷那一代逃荒离开徽州,虽然周巍峙没有在徽州出生,但徽州一直在他心中。我在微信公众号“六根”发表《徽州,归来吧!》一文之后,他的儿子周七月告诉我,父亲一直想找到徽州的家乡,并且认为徽州地名被黄山替代,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他根据父亲提供的堂号,前往徽州,找到了祖辈生活过的村庄和祠堂。去世两年前,周巍峙终于回到徽州祖籍所在地,了却心愿。为踏上这条回家的路,他等待了整整90年!

回家的路,到底有多远?有多近?对于所有人,远与近,在乡愁中,在梦中。

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显然,需要慎之又慎。尤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早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存在于史书、碑刻、文学经典之中。如果轻率地将之更名,多少文化信息就会被消解。陕西汉中的勉县,是武侯墓和武侯祠所在地,因汉水称作沔水,后来,这里一直叫沔县。1964年,因考虑到“沔”字不好写,便随便改为“勉”。汉水流至湖北,一个县叫沔阳,和沔县的“沔”是同一个字。可是,上世纪60年代没有改名的湖北沔阳,到80年代却改名叫仙桃市,沔阳从此消失。远远近近的人,都熟悉沔阳三蒸、沔阳花鼓戏,可如今,一个“仙桃”,令“沔阳”失去了多少历史内涵。为此,生于斯长于斯的作家池莉,特意撰文呼吁恢复“沔阳”。

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试想一下,如果将“襄樊”“荆沙”“黄山”在诗句中予以替换,今人与后人的感受,又该如何?幸好衡阳、泰安等地名,没有在黄山替换徽州之后也随之更改,不然,多少经典诗词,将从此失去地名带来的历史内容和美感。

能否慎重更换地名,其实就在于是否对地名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在更换地名之际,我们需要敬畏文化,敬畏历史,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邯郸这个地名,延续两三千年,不是依旧与人们同在吗?

可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重视传统,敬畏历史。当然,不是所有地名都必须恢复旧名称,但对于“徽州”这样极其重要的历史地名,却值得付出一定代价予以恢复。没有徽州,哪里有“安徽”?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带有历史沿袭性,更具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当然,这需要各地政府,有勇气面对过去的错误。譬如徽州,将这种改错的著名地名重新恢复,才是对历史、对文化的真正珍爱与敬重。

珍爱地名,回家的路,再远,也很近。

于是,我忽发奇想,何不开设一个“地名古今”微信公众号?2016年5月3日,“地名古今”启动。第二天,5月4日,发表我的第一篇文章《地名,我们回家的路》。“地名古今”的帷幕,慢慢拉开。时间真快,到2018年5月,“地名古今”推出整整两年。两年来,“地名古今”成为全国各地作者讲述地名历史的小小平台。大家互不相识,却在平台上读对方的文章,了解彼此的历史、文化和故乡情感。

的确,地名不是干巴巴、枯燥的几个汉字,它们包容了多少历史变迁、多少文化内涵、多少故乡人的情感。“地名古今”不仅仅讲述地名的历史变迁与故事,还希望不同门类的专家参与其中。家族故事、方志、中国园林常识、旅行、寻访……不一样的地名,不一样的风景,要用不一样的心情去感受,去领悟。

一年之后,2017年5月我重新拟定六个栏目,分别如下: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条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都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谢谢海天出版社诸位同仁厚爱,同意接纳出版“地名古今”丛书。所有“地名古今”作者,得知这一消息,都为之激动。

期待更多读者和作者关注“地名古今”,参与撰写更多故事。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再前行!


李辉

2018年新年之际写于北京看云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