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图书情报知识图谱实证研究
- 肖明
- 6472字
- 2020-06-24 23:21:44
1.3 研究思路与组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 研究思路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概述如下:本书研究选题源于对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整体性的自我认识与反思,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以1976年以来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以Web of Science中所收录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及其引文数据作为基础数据,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原理与方法,考察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术演进特点,揭示学科的发展轨迹、研究领域、研究前沿和合作网络。
2. 技术路线
本书研究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如下所述(如图1-1所示):①从数据库中获得引文和文献数据。拟选用的数据库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s Citation Index,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A & HCI)等;②先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原始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预处理,然后进行初步的数据探索并返回修正;③计算节点相似度,构建共现矩阵,将矩阵转换成节点边线图,并进行适当的修剪;针对文献数据不同属性的共现或共引关系生成若干聚类,选用中心度、模块性、突发性、新颖性等指标来评估聚类的效果;④解释聚类结果,构建不同的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图谱,包括引文时序分析网络、引文耦合分析网络、共引分析网络等多种知识图谱。
图1-1 本书技术路线示意图
1.3.2 组织框架
本书以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为例,选择学科知识图谱这一关键命题,从理论、方法、实证等三个维度出发,探讨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知识图谱的创建及应用问题。在本书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使用了文献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原则,对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图谱进行了实证研究。本书的组织框架如图1-2所示。
图1-2 本书组织框架示意图
(1) 约翰·德斯蒙德·贝尔纳(John Desmond Bernal,1901—1971)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曾任“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和“世界科学工作者联合会”的领导成员,是国际公认的杰出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晶体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享有盛名,对金属结构、激素、维生素、蛋白质、病毒等研究做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他在1939年发表的《科学的社会功能》是科学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 德里克·约翰·德·索拉·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1922—1983)是美国科学家、科学计量学奠基人,曾任耶鲁大学教授、皮博迪博物馆的历史科技仪器馆馆长等职。其主要学术贡献是发现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绘制了著名的普赖斯曲线。普赖斯发表了300余篇论文和17本专著。其中,对信息科学产生深远影响的主要有《巴比伦以来的科学》《科学论文网络》《小科学,大科学》等。
(3) 尤金·加菲尔德(Eugene Garfield,1925—2017)是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和科学计量学家、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和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即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创始人,曾任汤森路透科技集团终身名誉董事长。1955年,加菲尔德第一次在《科学》杂志上提出了“引文索引”的设想,即提供一种文献计量学工具来帮助科学家识别感兴趣的文献。他提出了引文索引和引文技术概念,打破了分类法和主题法在检索方法中的垄断地位,开创了从引文角度来研究文献及科学发展动态的新领域。
(4)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是瑞士著名数学家、自然科学家。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为数学界做出贡献,更是将整个数学推至物理学领域。他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平均每年写出800多页的论文,还编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等方面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等都已成为数学界的经典著作。欧拉对数学的研究非常深入,所以在数学的许多分支中经常能见到以其名字命名的重要常数、公式和定理。此外,欧拉还涉及建筑学、弹道学、航海学等领域。瑞士教育与研究国务秘书Charles Kleiber曾表示:“没有欧拉的众多科学发现,今天的我们将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5)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Seven Bridges Problem)是18世纪著名的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以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问是否可以从这四块陆地中的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拉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这个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由此开创了数学上的一个新的分支——图论与几何拓扑。
(6) 希德朗·克雷奇默(Hildrun Kretschmer,1947—)博士现为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与心理学系编外讲师,兼任中国新乡河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曾任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l)首任会长等职,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引文网络社会结构、协作系统建模、网络计量学、社会心理学,已发表100多篇同行评议论文。
(7) 霍华德·怀特(Howard D. White,1936—)是美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他在1974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图书馆学博士学位以后,加入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现为该学院的名誉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目前,他已发表有关文献计量学、共引分析、参考咨询服务评价、参考咨询专家系统、在线搜索、社会科学数据档案、图书馆宣传、美国图书馆审查制度、元数据检索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数百篇,并因其专业杰出贡献而获得了多项大奖,包括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ASIST)研究奖(1993)、JASIS最佳论文奖(1998)、ASIST职业成就最高荣誉奖(2004)、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普赖斯奖(2005)。
(8) 贝尔韦·格里菲斯(Belver C. Griffith,1931—1999)在1969—1991年期间曾任美国德雷赛尔大学教授,兼任美国心理协会APA科学信息交流项目总监,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编辑两部书籍,获得化学遗产基金会奖、普赖斯奖、优秀教师奖等多个奖项。
(9) 欧利·佩尔松(Olle Persson)是瑞典科学家,他是科学计量学软件BibExcel的开发者,该软件具有文献计量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耦合分析、聚类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功能,可用于分析ISI的SCI、SSCI、A & HCI等文献数据库。
(10) 赵党志(DangZhi Zhao,1965—)博士现为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研究学院副教授,其研究方向集中在信息系统、文献计量学、学术交流、知识网络分析与可视化等领域,发表过多篇论著。
(11) 陈超美(ChaoMei Chen,1960—)是信息可视化和科学知识图谱绘制领域的权威专家之一,1960年9月生于中国北京,英籍华人,现为美国德雷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Drexel-DLUT知识可视化与科学发现联合研究所美方所长。他的研究方向为信息可视化、知识可视化、科学前沿图谱、科学发现理论。他开发了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科学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
(12) 刘则渊(1940—)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及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委会主任、大连市社科联副主席、东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中国未来研究会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等职,主持并完成了20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著有《技术开发原理与方法》《发展战略学》《论科学技术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德国技术哲学研究》《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等著作。
(13) 陈悦(1975—)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委员会秘书长以及多家杂志的评审专家,主持或参加了各类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近80篇,参加编写学术著作10余部。
(14) 侯海燕(1971—)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Drexel University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高科技政策与战略、高科技发展特征研究与前沿探测,兼任多家杂志审稿专家、辽宁省数量经济学会理事等职,承担国家、省部及市级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
(15) 汤建民(1967—)现任浙江树人大学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浙江树人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树人大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创造学会理事、浙江省创造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他近年来主要致力于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工作是依托科技文献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文献数据的计算和分析,以研究学科的发展动态、学科性质和学科分类、学科的产出模式、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等问题。目前,他在《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情报学报》《中国高教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基于中文数据库的知识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研究》《学术论文的创造性阅读》等学术专著,主持的项目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国内文献数据库的学科知识图谱绘制方法研究:体系构建、软件开发与应用探索》、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词频统计法应用于学科动态分析的综合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中西方创造力研究的热点差异分析》等。
(16) 秦长江(1968—)现任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生导师、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分管技术部、查新、教学咨询部以及图书馆学硕士点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曾任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计量和评价、信息组织和信息分析、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目前,他在《大学图书馆学报》等CSSCI源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5部,主持教育部和河南省软科学课题2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以及教育部等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和参与厅级课题10余项,获得厅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0余项。
(17) 黄维(1974—)现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管理国际研究学会会员。2005年博士毕业后分配到长沙理工大学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贷款、技术经济学理论,曾获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区2007年度优秀博士后称号,被聘为常德市国有资产管理协会顾问、长沙理工大学院校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目前,他已发表数十篇论文,出版专著2部,主持或参加各级课题20多项。
(18) 胡志刚(1984—)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讲师、博士后。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09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2014年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所并留校工作,2010—2012年在美国德雷赛尔大学做联合培养博士生。他承担的课程主要有《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科技史》《科学学原理》《自然辩证法》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知识图谱、全文引文分析方法、科学计量学、科学技术学等。目前,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著有《全文引文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一书,参与编写或翻译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4篇。
(19) 马费成(1947—)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情报学界知名专家,曾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情报学理论方法、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网络信息序化原理》《信息资源管理》等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等10余项,2007年被评为全国教学名师,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2年12月当选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20) 赵蓉英(1966—)现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索引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曾任甘肃省农科院图书馆馆长、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知识网络研究所副所长、CNKI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产品经理、市场部执行经理、项目经理等职,研究方向为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主持或参加各类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90多篇,参加编写学术著作20多部。
(21) 邱均平(1947—)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图书情报知识》杂志副主编,曾任国家科委武汉大学科技信息培训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所长、《评价与管理》杂志主编,兼任浙江大学等高校教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科学计量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事、中国社科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索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以及《情报学报》等14种杂志编委,并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学和评价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多个,发表论文600多篇,出版著作60余部。
(22) 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1953—)先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目前,他担任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其代表作包括《期望减少的年代》《亚洲奇迹之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等,曾获得过克拉克经济学奖(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08年)等多项大奖。
(23) 保罗·克鲁格曼,等.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4) 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是美国科学史专家,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在大学期间,他学习过哲学、化学、数学、结晶学等专业,于1911年获得博士学位。1912年,他创办了国际科学史杂志《ISIS》,担任该杂志主编近40年,并发起成立了国际科学史学会。他为科学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一生著述甚丰,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800余篇,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
(25) 戴维·林德伯格(David C. Lindberg,1935—)是美国著名科学史专家、威斯康辛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科学史以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他曾任科学史学会主席,1999年获得科学史研究的最高奖萨顿奖章。
(26) 托马斯·塞缪尔·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1996)是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专家,被誉为“二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以英文写作的哲学家”。库恩于1949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后执教于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任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哲学劳伦斯·洛克菲勒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哥白尼革命:西方思想发展中的行星天文学》《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黑体理论和量子的不连续性》等。
(27) 威廉·伊恩·比得莫尔·贝弗里奇(William Ian Beardmore Beveridge,1908—2006)从1947年起任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科学家。其代表作是《科学研究的艺术》,该书理论鲜明,语言风趣。
(28)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8。
(29)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进行分类。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在不同应用领域中,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将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簇中。
(30)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这样一种统计技术。它最早是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来的。斯皮尔曼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来说,因子分析可以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因此,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到一个因子,就可以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以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
(31) 多维尺度分析(Multi Dimensional Scaling,MDS)是一种将多维空间的研究对象(样本或变量)简化到低维空间进行定位、分析和归类,同时又保留对象间原始关系的数据分析方法。
(32)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是由数学方法、图论等发展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学领域比较成熟的一种分析方法。目前,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学者开始使用该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