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行为发展新趋势探究:基于核心—外围视角的价值链分解
- 马光秋
- 3862字
- 2020-06-24 23:25:21
一、古典及新古典企业规模扩张理论
在生产引导消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没有被重视的时代,企业规模及产出扩大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分工会提高生产率,生产率提高带来的产出增加会促使企业不断扩大市场范围,市场范围扩大所产生的需求刺激反过来又会促进分工进一步发展和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也刺激着企业规模继续扩张的行为,这中间存在着一种循环累积因果效应。
1. 古典分工与企业规模扩张理论
古典经济学以英、法两国思想为代表,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其分工理论较为经典。在交换经济中,社会分工是其前提条件,研究分工涉及企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等很多问题,所以专业化分工就成为学者们分析经济学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杨小凯等人就曾利用斯密的分工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很多领域的理论,形成了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
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讨论了专业化分工生产的意义,认为专业化分工生产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分工使工人操作熟能生巧从而提高生产率、分工使工人熟悉操作利于机器的发明,分工能节省工人不分工时转换不同工作的时间。他将分工分为企业内分工、企业间分工和产业间分工,主要探讨的是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当然一定情况下这种企业内分工也可以转化为企业间分工,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价值链分解。斯密是按照分工—集合生产—制造业工场的思路来描述企业生产的。分工逐渐发展并被细化,其结果是分工虽然提高了生产率,但是使单个工人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件产品,需要集中起来进行生产,这样工人生存也就慢慢依赖于外界条件。一方面,“每个不同工作部门中雇佣的工人常常可以集中在一个工厂中,使观察者一眼就能看到”。(1)另一方面,“所有这些人必须把他们的不同手艺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剪刀”。(2)由此可见,企业规模取决于分工程度和分工者的集合程度,即分工越细,生产单位产品所需集合的人数越多,生产率也会越高,这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企业规模的物理性扩张。斯密提出的劳动分工理念,为管理学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其后延续至今的劳动分工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Harold Demsetz(1988)曾认为,斯密一直推崇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性作用,但是他一直强调的是个人分工,忽视了探讨专业人员怎么合作进行经济活动。(3)即斯密强调了分工而没有论述分工的结果是生产需要合作,需要交换。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从生产方面来看,斯密已经提到了工人需要集合生产,即工厂内部的合作;从交换方面来看,斯密认为生产分工是因为人们需要合作,而要合作必须有互利的交换行为(有可能是中间产品的交换),即交换需要(或者倾向)导致分工。当然他有些本末倒置,是分工导致交换,而不是相反。“人几乎总是需要他的同胞的帮助”(4),他其实也强调了生产过程中内部合作和市场交换的重要性,这是企业分工生产的特性。
斯密还探讨了市场范围对分工的影响,认为分工会受制于市场范围。如果市场狭小,交换不够顺畅,分工就会受到限制,企业发展也会受限制。斯密谈到水运发展会扩大市场,扩大分工,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即市场范围与企业规模与边界成正比。其实早于斯密2000多年,色诺芬(公元前430—355年)就已经阐述了分工发展程度对市场范围的依赖。他已经指出小市镇和大城市分工不同,大城市市场空间大,人们进行精细分工生产可以维持生存,而小市镇市场狭小,不能进行精细分工生产,因为在小城镇中,市场狭小顾客较少,一个人单靠一种技艺难以维持生活。只不过基于那个时代对使用价值的重视,色诺芬注重的是分工对使用价值的影响,而不是对产品价值的影响。斯密认为,企业规模会受到分工和市场范围的影响,而市场范围则与交通运输发展密切相关。
施蒂格勒也认同斯密“劳动分工受限于市场”的观点,但1951年他(5)发现了斯密理论的困境。在《国富论》中,斯密从分析一个铁针厂的情况得出结论,认为分工与企业的存在及规模扩大密切相关,分工与市场的不断发展导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引起成本降低和产量提高,在市场范围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就有可能利用扩张的成本优势并将竞争对手赶出市场,从而导致垄断出现,这与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主张的自由竞争市场是矛盾的。
企业依靠生产分工提高生产率,扩大规模,就会出现后来的企业将价值链一体化生产行为方式,当然现实中这种改变是借助于技术变革才产生的。
2. 新古典分工与规模扩张理论
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歇尔也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将之前的理论做了一个综合,形成了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马歇尔的理论承继了斯密的一些思想,斯密谈到了分工能提高生产率的原因之一是分工使工人经常做某项工作,使得“每一工人熟练程度提高”(6)。马歇尔也提出了熟能生巧的说法,认为“有效率的工业组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应当使每个受雇者都能担任力所能及和资历能使之胜任的工作,并为受雇者准备好工作所需的最好的机械和其他工具”(7)。即分工—机械工具—效率—企业规模发展的思路,这和斯密的观点一致,即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分工与市场的扩展对企业规模扩张起着重要作用。
马歇尔关于分工扩大生产规模的论述与斯密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机械作用的重视。从所处的时代背景而言,在马歇尔写《经济学原理》的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带来了电力动力,重工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价值链一体化和垄断也已经出现,而这些都与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化机械生产相关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应该是马歇尔一再强调机械化的原因,他认为生产分工效率提高需要使用机械,机械使用反过来也会促进分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机械促使工业规模扩大,并使工业更复杂,因而也增加了各种分工——尤其是企业方面分工的机会”(8)。马歇尔指出企业需要在资本方面大量投入,工人应该使用“最好的机械”进行生产。同时马歇尔还论述了社会分工,指出分工会因为交通运输便利而发展,因为水运的方便会使得有些商品只在几个地方发展,成为地方性工业,而“初步的工业地区分布,逐渐为机械技术和企业管理在分工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9)。马歇尔把分工和企业发展等全都和机械技术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论述了企业发展规模会受限于市场规模。凡勃伦也论述了相同的观点,他认为19世纪初期以来“机器利用”(生产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但因为市场扩张的速度与产出增加不能匹配,所以为了维持产品的高价格水平,“企业经营”(私有财产制度)只能控制企业的生产能力,凡勃伦指出了市场范围会限制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
尽管马歇尔论述了分工、机械、市场和企业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也提出企业家才能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是他没有论述为了企业规模扩张,企业家如何对生产进行分工、如何开发市场等具体行为。在管理方面,他只是指出工业发展会引起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研究,并没有揭开企业内部的黑箱。马歇尔提出“代表性企业”或者“典型企业”的概念,并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每个企业都是同质企业,生产只是要素最佳组合的形式,企业与企业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每个企业只需要考虑自己如何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生产即可,不需要考虑其他企业的行为。
在企业规模的论述方面,马歇尔没有利用之前分工、市场等因素分析,而是使用了数学优化方法来界定企业的生产规模。设其生产的边际成本为MC,其边际收益为MR,MC和MR都是对应于企业产出Q的因变量,则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点为:MC(Q)=MR(Q)。企业的规模和边界就决定在二者相等的产量点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就会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采取自身扩张或兼并一体化的方式达成;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就要减缩生产规模,可以采取自身缩小生产规模或者分解原有生产部门的方式来达成。实质上这只是一个数学优化方法的结论,其间如何优化则避而不谈。人们只能得出这样的信息: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企业从完全理性的角度出发生产,就会实现一个最优化的生产函数。
同时,“马歇尔冲突”与“斯密困境”一样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企业扩张追求规模经济导致的垄断和其前强调的市场竞争相悖。与斯密忽略此问题的做法不同,马歇尔提出了3个理论对这个矛盾进行调和,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受整个行业、地区或者整个经济影响的外部经济(即整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个别企业的相互竞争可以相融);第二个是强调了企业家的死亡率,这样一个企业就不会在任何时候都被无上的权威控制(即追求规模经济的企业不可能持续很长时期而导致垄断);第三个是每个企业都有可能是局部垄断的,产出扩大,价格可能会比成本下降得更快(即局部垄断但仍提供竞争性价格,不会出现垄断结果的垄断高价)。但是施蒂格勒(1951)认为,外部经济对于一个企业是外部,但是对于一个产业则是内部,有可能造成一个产业在经济中的垄断;死亡率对于一个静态的经济并不适用;需求曲线的下落与完全竞争并不相融,在其后的不完全竞争理论中,下落的需求曲线重新被运用,但不是用来解释产业的活动范围扩张,而是用来解释企业的价格理论。(10)“斯密困境”和“马歇尔难题”使得专注于完全竞争的微观经济学理论陷入困境,从而成为产业组织理论进行问题研究的契机。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将企业当作同质性黑箱,侧重于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最后以生产函数形式分析典型企业得出一般结论。其后的理论则以差异性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出现了对垄断因素的探讨,也出现了对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生产的探索。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和罗宾逊打破了马歇尔的完全竞争假设,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科斯则打破了马歇尔的企业黑箱理论,开始探讨马歇尔等人不曾涉及的企业内部组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