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主要贡献

(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2013年,国务院12部委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汽车行业与其他九大行业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相比较,贡献力位居首位。

从美国前几年的数字来看:美国汽车工业可以消耗掉国内天然橡胶产量的78%、人造橡胶产量的49%、机械设备及工具的40%、铁产量的25%、玻璃产量的23%、锌产量的23%、铝产量的14%、钢材产量的11%、铜产量的10%。而国内,据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显示,国内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有效带动其上下游关联产业2.64元的增值,涉及黑色金属冶炼、服务、运输仓储、批发零售等20多种行业。2010年的数据显示,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13%,税收占全国税收的13%,直接相关产业从业人数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2%,达到了4000多万。实际上,汽车工业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汽车产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是有利于增加就业。汽车产业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和对上下游产业的巨大带动作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汽车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为1:10,即1个汽车产业的直接就业可带来10个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就业机会。二是有利于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消费需求已逐步由以吃、穿、用为主向以住和行为主转变,因此,发展汽车产业有利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三是有利于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将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拓展活动空间,提高出行的舒适性。

(三)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

汽车作为一个产品,是高新技术的结晶。汽车产业是新技术应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周期最长、规模最大的产业。它不仅本身的生产制造有很高的技术要求,而且对相关产业如原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等也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求本身广泛发展和使用新技术,也要求相关产业广泛发展和使用新技术,发展汽车产业对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四)推动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过程,汽车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汽车的普及,改变了城市交通的面貌,推动了城市交通的现代化,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汽车进农村,推动了城市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围绕大城市而建立的卫星城市群落发展;汽车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实现城镇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发展机遇

一是到2020年我国国民经济要实现翻两番的奋斗目标,经济增长速度年均须达7.2%,这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二是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汽车生产和消费环境。

三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汽车市场将进入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弹性系数可达2~4,其持续时间将达10~20年。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未来10多年,我国汽车市场维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的。

四是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和国际汽车产业制造基地不断转移,我国已成为跨国汽车公司的投资热点,从而可能成为世界新的汽车制造基地。

三、问题和挑战

一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汽车产业将大面积开放。

• 降低关税和取消进口配额,将使国内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大大加强。

• 取消国产化限制、不得限制进口部件总成装车、不得规定散件装车的同时必须引进先进技术等,将使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和国产化政策受到冲击,也为跨国汽车公司迅速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快速引进车型,加强对整车生产的技术控制提供了条件。

• 取消发动机的股比限制,使跨国汽车公司不仅可以拥有发动机的技术,而且可以控股甚至独资生产。

• 取消服务贸易领域的限制,包括整车和零部件的国内销售、进出口和汽车分销服务、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等,跨国汽车公司可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成熟的经验,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的掌控。

二是随着近几年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又出现了新一轮投资热潮,各类投资主体对汽车产业投资的积极性大为高涨。这里既有汽车生产企业本身的大规模投资以及现有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推出新产品,增加新车型的配套投资,也有新进入的民营资本和非汽车产业的国有资本。既有对生产领域的大规模投资,也有对销售领域和汽车后市场(如汽车城的建设)的大规模投资。虽然国家并没有明确把汽车产业列为投资过热的行业,但如果不加强宏观管理,我国汽车产业有可能会出现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增加投资风险。

三是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很艰巨。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全国仍有120家整车生产厂,遍布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产量超过50万辆的企业只有两家,超过10万辆的企业只有8家,产量不足1万辆的企业达95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很艰巨和迫切。

四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使用条件面临较大的压力。

• 能源供应的压力。我国石油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达30%以上,并且这个数字到2020年将达56%~60%。现在,我国机动车的石油消费量占石油总消费量比重为35%左右,2020年将达57%。

• 交通的压力。在公路交通方面,矛盾也很突出。早在2002年我国的公路里程数已达176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为138万公里,高速公路为2.5万公里,平均每辆车所拥有的公路里程数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公路交通压力逐渐加大。交通的压力主要表现在城市交通,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上。这里既有动态交通的矛盾,又有静态交通的矛盾,即城市道路和停车场的建设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不相适应。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近几年机动车保有量增加较快,而机动车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原因,也有我国的城市道路结构和城市规划相对比较落后的原因。

• 环保的压力。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目前我国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已从过去的以粉尘污染为主转变为以雾霾污染为主。据国家环保部门的估计,到2015年,我国机动车排放对大城市空气污染的分担率将达75%,节能减排的压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