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业就业创业扶贫
- 共青团扶贫实践20例
- 团中央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14458字
- 2020-04-16 17:24:16
§
贫困地区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限制,在学业方面存在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就业创业方面存在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资金筹措困难、市场对接受限等问题。这导致贫困青年在学业、就业和创业方面的脱贫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返贫情况。
通过对本部分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各级团组织秉持“志智双扶”的内生扶贫理念,采取因地制宜的行动策略,构建全程式服务链,精准对接社会资源,促进了贫困地区教育、就业和创业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因地制宜的行动策略。各级团组织从贫困地区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业就业创业扶贫中的现实困难。针对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方法落后和支教资源不稳定的问题,共青团在传统支教项目的基础上,探索支持师范专业学生开展远程教育帮扶项目,开发线上线下教育课堂,让教育扶贫的效果更广泛持久;针对贫困青年创业融资难问题,共青团与金融机构通过“银团合作”,开发出“青字号”的金融普惠性产品和金融政策,让贫困地区的青年和青年组织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服务,助力青年创业。
坚持持续跟进,建构全程式服务链。各级团组织采取陪伴式服务的工作策略,通过全程参与的工作过程,与扶贫工作对象合力解决脱贫难点。在就业帮扶中,共青团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加强外部协作,通过陪伴式劳务输出服务,探索出包含思想动员、组织引领、市场运作和跟踪服务的全链条转移就业扶贫工作经验。各级团组织全程式服务跟进,有助于更加精准识别扶贫工作环节中的具体问题,更加有效地进行问题回应和资源投放,提高扶贫的有效性。
聚焦多元需求,精准对接社会资源。各级团组织聚焦扶贫对象的多元化需求,进行精准化的资源对接,从而解决扶贫中的现实困难。针对贫困家庭青少年对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教育资源的需求,共青团从资金帮扶和教育帮扶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广泛动员包括帮扶干部、优秀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企业家等社会爱心人士;针对创业青年缺资金、缺资源、缺组织、缺政策等问题,共青团积极整合团属资源,搭建青年创业服务平台,促进创业青年自助互助,实现对青年创业的组织激励与资源支持。
聚焦贫孤儿童 设立专项基金 建立“三帮一”结对帮扶机制
——山东省庆云县团委教育扶贫案例
如何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共青团能为的方面找准发力点,是各级团组织应该思考和推进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庆云县团委不断创新教育扶贫载体,健全机制,在实施希望工程、圆梦大学等普惠性助学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贫孤儿童这个特殊困难群体;工作方式从物质救助、临时救助向立体帮扶转变,进一步突显教育的志智双扶功能。
一、案例背景
庆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共精准识别出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70个、贫困户10782户、贫困人口23385人,贫困发生率7.8%。
2017年初,庆云县委在研究共青团重点工作时,建议团县委关注贫孤儿童的学习、生活等基本权益保障问题。为此,团县委会同民政局、扶贫办、各乡镇(街道)开展调研摸排,核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和孤儿(半孤儿)学生505名,其中孤儿144人。调研发现,多数孤儿跟随年老体弱的祖辈生活,所在家庭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民政部门发放的720元/月/童基本生活费主要贴补家庭日常支出;90%以上的孤儿希望获得专项教育资金和优质教育资源。
长期以来,庆云县团委通过希望工程、圆梦大学等措施解决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调研发现,在实际帮扶过程中,很多时候停留在临时性救助、物质救济层面;而贫孤儿童不仅需要物质救助,更需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立体帮扶,通过教育彻底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扩面排查,精准帮扶
1.全面摸底,严格筛查。团县委会同相关部门经过入户调查、初审、复核等步骤,在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孤儿基本情况调研摸底的基础上,首批确定将505名贫孤孩子纳入帮扶范围。
2.建立台账,登记造册。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如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情况)等505名贫孤对象的个人信息、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入学情况,全部逐一详细记录,形成档案。
3.进出有序,动态调整。符合条件人员提出申请后,须依次经村(社区)、乡镇(街道)党委(团委)、县级团委(扶贫办、民政局、教育局)、基金管理小组审核,审核无异后召开基金管理小组集中会签会议,签字盖章后纳入帮扶范围。并对贫孤学子实施全程动态管理,对中途辍学、大学毕业、退出标准等不再符合帮扶条件的人员及时进行清退,做到符合条件的全部及时纳入,不符合条件的一律清退。
(二)设立基金,兜底解决教育难题
1.设立扶贫助学专项基金。联合县慈善总会设立扶贫助学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孤孩子生活和学习。制定《扶贫助学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扶贫助学专项基金管理制度》,明确资助对象、资助流程、资助标准等。其中,学龄前阶段3000元/人年,义务教育阶段(含中职)3000元/人年,高中阶段5000元/人年,大学阶段6000元/人年。每月通过扶贫助学专项基金账户直接划转至受助人账户,定期公开基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加大定向募集力度。2017年以来,团县委先后组织实施了“关爱手牵手·成长心连心”爱心企业家帮扶贫困孤儿活动、爱心助学书画展、“众志成城·奋发图强——庆云县扶贫助学立志在行动”慈善晚会等公益项目,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贫孤儿捐款,与贫孤儿结对。同时,通过组织渠道动员党员干部捐款,依托扶贫协作关系争取烟台市芝罘区100万元助学金。截至2019年底,共筹集助学基金4300余万元。此外,协调本县教育集团免费接收100余名孤儿。
3.扩大社会募集渠道。一是联合县关工委、县慈善总会印发了《扶贫助学倡议书》,通过庆云电视台和“青春庆云”“庆云发布”“智慧庆云”等新媒体宣传扶贫助学活动,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助学。二是建设德州市首家县级独立开发的扶贫助学爱心手机平台——“大爱庆云”,发布孤贫儿童基本信息,宣传各类扶贫助学活动,开通微信、支付宝等捐助渠道,方便社会各界通过网络奉献爱心。三是通过专题晚会、专题片、曲艺表演、颁发荣誉奖牌、县领导带领贫孤儿童现场立志等形式,全方位激发爱心、传递善良、点燃希望。
(三)强化管理,确保长效运行
1.志愿帮扶,创新助学模式。建立“三帮一”扶贫助学模式,即给每名贫孤学生配3名帮扶志愿者:1名科级以上干部,负责孩子的亲情陪护、家庭教育、家庭事务的协调解决,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孩子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1名优秀老师,负责对贫孤儿童的定期走访、教育辅导,做孩子茁壮成长的学习导师;1名爱心企业家,负责解决孩子们成长中的经济难题,做孩子无忧成长的感恩导师。自活动开展以来,1600余名“三帮一”志愿者累计走访贫孤家庭超过5000次,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2000多件。
2.规范帮扶,确保实效。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县贫孤学生“三帮一”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对帮扶工作内容作了明确规定。《通知》规定每月召开一次督导调度会议,并采取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结对帮扶干部和教师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考评结果作为党员干部“德”的评价内容重要参考。
3.成立组织,强化管理。由县关工委、人大、政协、团县委、教体局、扶贫办、民政局等单位共同成立扶贫助学基金管理小组,负责基金的使用、发放,每月研究贫孤学生的纳入和清退,并公示资金的使用情况。由社会名望人士、爱心人士等组成基金监督小组,负责监督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在阳光下运行。
三、案例成效
“三帮一”结对帮扶工作有效解决了贫孤儿童的亲情陪护、家庭教育、家庭事务协调等问题,帮助他们改善了生活,提高了学习成绩,重新树立了信心,为贫孤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让贫孤儿童及家庭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截至目前,建立结对帮扶机制的505名贫孤儿童没有再出现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的情况,一些因家庭变故遭受打击的孩子性格变得阳光开朗,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对党和伟大的祖国充满了感激之情。2019年“三帮一”扶贫助学范围中共有10名贫孤学生参加高考,其中本科上线7名、专科上线3名,上线率100%。
亮点
山东省庆云县团委将教育扶贫作为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困难青少年的重要抓手。一是集中发力,在实施希望工程、圆梦大学等普惠性公益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贫孤儿童,集中工作力量和工作资源。二是搭建平台,以专项基金、“三帮一”结对志愿者为载体,有效链接公益资源、教育资源、政策资源、志愿力量。三是多方筹集资源,在争取财政资源、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关注支持。四是公开透明,在成立工作机构、建立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每月召开一次督导调度会议,每月研究贫孤学生的纳入和清退并公示资金的使用情况。
(案例编审:李燕平颜滨)
发挥师范院校优势 打造“互联网+乡村学校少年宫”
——福建师范大学团委参与乡村教育扶贫案例
目前,西部贫困地区仍存在教师资源匮乏等基础教育短板。师生比例超配导致传统线下课程无法满足贫困学生需要,加之贫困地区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办学形式单一,兴趣课程缺乏,导致孩子们学习兴趣不高。此外,贫困地区外出务工情况较多,学校留守儿童占比逐年增加,青少年的课后学习辅导和监督出现了真空,家庭教育缺失严重,而大学生志愿者短期实地支教存在不稳定性,无法解决贫困地区教育对上述方面的长期需求,青少年教育和陪伴问题得不到持续稳定的改善。
一、案例背景
2017年初,福建师范大学在福建省文明办的指导下,开始谋划本校的“互联网+乡村学校少年宫”共建项目,并专门成立了由校领导担任组长,校团委、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依托校团委现有志愿服务资源,形成了以校团委为主要组织单位,多部门联合参与的项目运行架构。校团委积极协调优秀服务志愿者组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志愿服务团队,并调配团委所属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校研究生支教团的现有组织力量,本着“为美丽乡村助力,为教育公平助力”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旨在发挥师范院校优势,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面向甘肃省定西市和武威市的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提供优质网络课程,并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主要做法
福建师范大学团委在统筹协调“互联网+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时,认真结合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开展志愿者选拔、培训、考核等工作,并就服务期间志愿者生活补贴、交通费用等工作认真研究。志愿者通过实地见习与校内培训等多项志愿服务训练,提高了归属感和志愿服务必备技能与素养。同时,落实校地联系制度,定期与服务地团委、服务学校联系,了解志愿者工作状态、落实制度保障等问题。
(一)构建线上线下结合、以线下促线上的支教服务形式
项目启动之初,校团委花费6个月的时间进行走访调研,最终确立了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支教模式:线上依托互联网采用直播或录播的形式进行授课;线下以“阳光支教”子项目为基础开展。其中,线上课程主要通过走访调研和学校自主推荐,确定网络课程试点单位,并根据调研学校课程需求,编写教案,开设专业课程与兴趣课程。线下的服务主要通过与支教的小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开展,这让大学生志愿者对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需求有了更精准的把握,方便调整网络课程结构和提高课程质量。
校团委为每所对口服务小学组建一支服务队,每支服务队由1名指导老师和若干名骨干学生组成,并确立了利用互联网授课、志愿者一对一帮扶、社会实践等方式与乡村学校少年宫试点小学进行对接,依托校内师范生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丰富有趣的课程。项目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开展兴趣课程,推进素质教育,定期前往支教小学举办“爱心奖学”活动,鼓励乡村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刻苦学习、全面发展。
(二)全方位调动各方力量开发线上趣味课堂,建立网络课程库
校团委在组织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各个项目团队优化项目课程。各个项目团队根据所提供课程的文化属性,将课程大致划分为自然文化课程和社会文化课程,进一步细分为自然科普、人文社会、体育艺术、生活常识和身心健康等5大类,同时根据每期招募志愿者的专业背景,提供更加具体的学科内容。通过录播的形式存入云盘,实现课程的共享,建立较为系统全面的项目课程库,以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建立课程库后,成员可根据库里内容自行调整,既保证了公共资源的统一系统,又兼顾了成员个性化的管理,更加开放与高效。
(三)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保证支教服务水平
校团委联合特色专业学科学院,下发志愿者招募文件,优先录取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录取后,学校为志愿者开展为期8个月的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教学实习、技能培训、团队建设、业务能力及急救知识等方面。学校项目办定期开设“知行”志愿服务培训班,邀请学校领导、志愿者骨干及校外成功人士和志愿者交流经验。项目通过设立新老成员“一带一”的工作模式,做好志愿者队伍的新老队员传、帮、带工作。
(四)建立两地沟通机制,增强两地教育交流
校团委建立两地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和对口地区的乡村学校进行沟通联系,发挥师范院校的专业优势,使得对口帮扶地区的教师队伍得到更专业的指导,使得项目团队及时获得服务反馈,促进项目运行不断优化。
为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2019年底开展首届“小葵筑梦福建行”活动,邀请甘肃师生到福建游学访问,以此加强两地交流学习,传递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教育资源共享。
三、案例成效
三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团委在教育扶贫中充分发挥师范类院校优势,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服务方式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小学,弥补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校团委广泛带动师范专业的志愿者资源,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促进青年参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一)汇聚了专业师范力量,持续弥补贫困地区教育的不足之处
项目的开展为帮扶学校带来更好的教学资源,2018年度帮扶学校31所,课程既涵盖了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等传统科目,也包括了科普、阅读、艺术、心理等西部贫困地区学校欠缺的素质拓展课程。项目自运行以来,课程数量累计241节,受益人数约6000人。
(二)培养了一支稳定的志愿者团队,互利双赢服务关系让支教服务更加长久
项目运行两年多以来,校团委共投入志愿者251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约988小时,培养了一支稳定的志愿者团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志愿者团队管理体系,具备长期开展志愿服务的能力。对于志愿者而言,在为其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增强了社会参与感,激发其投身社会公益的热情,这样的互利服务实现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双赢。
(三)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政策和资金保障不断强化
福建省文明委把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纳入《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纲要》,并印发《福建省贯彻中央文明委〈关于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作用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这为福建师范大学团委继续做好“互联网+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亮点
福建师范大学团委指导学生志愿服务社团充分利用师范院校专业优势,聚焦已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载体,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把乡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教师能力提升的课程变为远程课程;让“支教”不仅仅在寒暑假才能进行,让线上线下都成为志愿服务阵地,让乡村学校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够看到日新月异的世界。
我国有很多师范类高校,“互联网+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创新对于很多高校的志愿服务团队来说都是可以实现的。如果能够广泛带动这些高校中的师范专业志愿者资源,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促进广大青年参与脱贫攻坚相结合,这样的互利服务将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双赢。
(案例编审:王渭巍 于渝迪)
当好“连杆”桥梁 打造“哑铃型”服务帮助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实现增收
——云南省红河州团委就业扶贫工作案例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扶贫作出重要论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普遍将就业扶贫作为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扶贫车间、劳务输出等工作模式。红河州团委根据州党委、政府“就业扶贫”决策部署,主动发挥共青团突击队、生力军作用,自2016年红河州元阳县第一批团干部带队外出务工以来,对农村贫困青年开展技能培训、组织青年外出务工已经成为红河州共青团的常规工作。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云南省实施“就业扶贫”战略,组织贫困人口外出就业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红河州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16年底时,全州共有7个贫困县、45.73万贫困人口(占全州人口的10%左右)。红河州团委调研发现,多数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语言不通、就业无术、岗位难找等问题;贫困家庭中的青年人最有发展潜力和就业意愿,是开展就业扶贫的重要力量。为此,红河州团委从就业技能培训、宣传劳务输出政策、对接用工单位、挖掘就业岗位着手,以元阳县团委为试点,探索共青团服务劳动力输出的工作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共青团就业扶贫工作由点及面,逐步在全州形成联动效应,劳务输出青年逐年递增,在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致富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着眼“输出端”,增强青年就业意愿和能力
1.引导青年转变就业观念。红河州团委在动员青年外出就业的过程中发现,地处边远地区的青年往往“不主动”“不敢动”。为了打消农村青年的疑虑,红河州共青团组织将基层团干部以及青年骨干发动起来,作为劳务输出宣传员、劳务经纪人,积极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乡镇大集、乡村演出、农村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劳务用工信息,介绍转移就业的成功故事,帮助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扩大劳动力转移工作覆盖面。
2.开展青年就业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农村青壮年富余劳动力的外出就业成功率,团组织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元阳县团委组织动员有意向外出的青年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基础英语、劳动法律常识和外出务工期间的环境适应能力等。在学习培训过程中,青年人逐步改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工作能力。同时,发挥各级驻外团组织和爱心企业作用,帮助农村青年对接培训资源,探索出“订单—培训—输出”一体化的转移就业机制,重点围绕东中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企业需求,广泛组织开展机械制造、服装缝纫与加工、餐饮服务、建筑装饰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形成“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带培训”的发展路子。
3.积极发掘就业岗位。元阳县团委书记依托上海挂职期间的资源和大学同学开劳务公司,与江苏昆山多家企业建立联系,在反复沟通细节、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筛选出用工规范、待遇合理的用工企业。2016年8月,团县委带领当地144名青年赴江苏昆山,帮助青年顺利实现稳定就业、增加收入。元阳县团委组织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成功尝试,刺激了当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神经”,引起团州委、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劳务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关注。红河州其他县级团委积极借鉴经验,联系当地人社部门以及本地、外地有资质的劳务中介公司和用工企业,仔细考察用工企业的资质、信誉,广泛收集梳理用工信息,采取组织对接、就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搭建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平台,结合企业用工条件要求,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招工、应聘信息,由劳务中介进行跟踪服务。
4.解决外出青年后顾之忧。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团组织主动关心务工人员的家庭生活,通过采取邻里结对、互助联盟、志愿帮扶、集中帮扶等方式,协调解决留守老人儿童、农忙缺工和家庭急事等具体困难,帮助外出务工青年安心生产工作。每年春节前夕,红河州共青团组织都会集中开展春运志愿服务,配合开展优秀外出务工青年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外出务工青年对话县长访谈活动、走访慰问活动、联欢晚会等,激发更多的农村青年外出寻梦。
(二)发挥“连杆”枢纽作用,组织动员青年外出就业
1.构建工作服务体系。县乡村三级共青团组建三级联动劳动力转移网络,形成宣传动员、技能培训、集中输出和跟踪服务四位一体的共青团劳动力转移工作体系。组织线下劳务经纪人进村入户,及时宣传企业用工信息,动员青年报名参与,并分类登记、汇总人员名单及时联系劳务中介公司,统一组织外出务工。结合用工企业岗位需求,由劳务中介统一组织保障交通、食宿、安全等,由专人(其中一部分为团干部)护送务工青年到用工企业并帮助办理入职手续,实现有规模、有组织的有序转移输出。
2.建立完善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团组织借助扶贫开发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掌握16至45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并组织村团(总)支部班子力量及优秀团员青年通过进村入户、上门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详细掌握农村贫困劳动力基本情况,建立起本村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信息台账,对符合转移条件的人员进行“面对面”宣传。
3.集中组织开展劳务输出。“梦在远方,路在脚下”是团州委组织动员青年外出务工最响亮的口号。每年春节后,团组织在全州范围内集中开展欢送仪式,安排专人、专车护送村民到外地务工,做好务工人员在外安置工作。共青团和劳务输出公司合作,为外出务工青年安排车辆、订购火车票,并提供每人200元的差旅费补贴,为其创造便捷的交通服务条件,铺平外出务工通道,得到了广大务工青年的高度评价。
(三)服务好“输入端”,加强外出青年服务管理
1.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劳务中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劳务输出协议,保障务工青年权益。务工人员到企业后,由专业的驻厂管理人员每天24小时管理服务,实时掌握外出务工青年的动态信息。用工企业每年春节后定期向红河共青团反馈用工需求信息,为农村贫困青年提供用工岗位。
2.建立家乡人工作联系网。与输入地团组织沟通联系,做好区域内红河州外出务工青年沟通联络工作,组织务工青年开展外出参观、“共叙家乡情,同吃家乡饭”等活动。组建外出务工青年微信群,将各项惠民政策及时向外出务工青年进行推送,倾听他们的利益诉求,及时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同时便于在外家乡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联系,稳定工作情绪。
3.组建驻外团工委和农民工服务站。依托劳务中介公司在广东省惠州市、江苏省昆山市等地设立的农民工服务站,建立驻外团工委或农民工服务站,依托驻厂管理员和当地人社部门做好集中输出务工青年的生产生活、劳动报酬、职业培训和权益维护等工作,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联络、争议调处、权益保障、应急救助等跟踪服务,当好外出务工青年的“娘家人”,让外出务工青年安心,留在家里的亲人放心。
三、案例成效
作为红河州共青团组织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典型代表,元阳团县委在开展转移就业的第一年,累计有序转移元阳县务工青年320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57人,月人均收入达3700元,走出了一条“共青团+公司+劳务经纪人+企业+务工青年”的新路子。
红河州团委抓住这个有利契机,推动全州共青团走上了通过带动劳动力转移输出,助力全州脱贫攻坚的道路。据统计,2019年州、县、乡三级开展集中“出征仪式”40场,参加活动人数6437人,转移就业人数3397人,比2018年同期增加1997人。
亮点
对于贫困地区的青年来说,实现就业是摆脱贫困的最有效途径,但当地就业机会有限,外出就业又可能面临多方面困难。为了帮助贫困青年走出大山,实现就业脱贫,红河州共青团探索出“共青团+劳务公司+企业+务工青年”的全程陪伴式劳务输出工作模式。一是利用团属资源优势,将输出地的劳务资源信息(制作台账)与输入地企业用工信息链接起来。二是开展全程跟踪服务,通过技术培训、派驻管理人员、权益维护等方式,增强外出务工青年的就业稳定性。三是通过邻里结对、互助联盟、志愿帮扶、集中帮扶等方式,主动关怀外出务工青年家庭,减轻其后顾之忧。
(案例编审:侯欣 李卓)
搭建青年发展舞台 共谋创业就业之路
——山西省灵丘县创业扶贫案例
根据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机制,团中央自1998年起定点帮扶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22年来共有17批团中央扶贫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扎根太行山区,真情挥洒汗水,围绕产业、教育、人才、公益等方面开展脱贫攻坚接力战。
一、案例背景
为了进一步巩固灵丘县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意见》,工作队久久为功,继续担当作为,满怀真情开展工作。依托灵丘县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革命红色文化资源和富饶的绿色生态资源,针对县域创业青年观念闭塞保守、创业资源不足、产业技能不足等实际,确立了“依托青年社会组织,扶持青年创业就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工作思路,在动员和引导青年投身脱贫攻坚、促进产业发展、服务青年创业就业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二、主要做法
(一)聚合青年创业就业力量,培育青年创业者协会
1.扶持组织成立与发展。2018年9月注册成立灵丘县青创协,工作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募方式,不断扩大组织规模,目前已从60余名发展到238名会员,平均年龄28岁,主要包括本地农村青年和城市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在灵丘工作的外地青年等。
2.培养组织领袖和骨干。工作队在与本地青年建立密切联系的基础上,确立了筛选青年创业组织负责人的“四有标准”,即“有时间精力,有工作热情,有社会威望,有社会责任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沟通,工作队发现灵丘县的1名创业青年具有商业头脑、思想比较解放、在灵丘县创业青年中具有领导力和号召力,将他确定为创业协会负责人;同时,努力发掘了一批优秀青年创业者,鼓励他们加入青年创业组织并择优培养为组织骨干。
3.构建创业与扶贫的带动机制。工作队依托青创协会,实施“青创协会+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带动模式,为协会会员的创业项目投入创业资金,提供技术培训,推广产品品牌,积极构建服务青年创业与发展全链条。
(二)促进组织成员自助互助,实现创业组织激励与支持
1.开展创业服务。工作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组织青年创业者交流沟通,开展青年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服务活动,帮助成员信息交流、情感支持与对接资源,为组织成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创业导师支持。协会的领导和骨干成员多为具有一定经验的创业者,他们成为组织内新兴创业青年的导师,为其提供信息、人脉、市场渠道等各种资源支持,尤其在激发创业信心、强化创业动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业导师用自身经历、阅历和智慧为新兴创业者出谋划策,鼓励他们建立信心,形成理性的创业思维方式。
3.创建实体服务平台。工作队经过需求调研,建设了2000余平方米的实体化服务机构——“共青团助力灵丘发展公益服务平台”,目前已有130名创业青年、26家创业企业入驻。平台实现了“政”“产”“研”“学”“金”一体化发展,成立1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下设5个独立的专委会及青年电商运营中心、传承手工艺文创中心、创业就业培训中心、中小企业孵化中心,在政府沟通、产业培育、就业对接、教学培训、资金保障等方面为创业青年提供全方位支撑。
三、案例成效
青创协会以及共青团助力灵丘发展公益服务平台有效促进了青年创业致富,为县域发展、扩大就业、致富增收、脱贫减贫提供了新动能。
(一)开展创业服务,增强了青年的创业本领
青创协会成立以来,组织灵丘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创业青年开展多种主题培训和沙龙,累计培训865人次,从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丰富信息、提高知识技能等方面增强了青年的创业本领。此外,重点举办青年直播电商技能的培训,开展短视频直播平台销售专题培训,受到了青年的热烈欢迎。
(二)承接政府职能,提升了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
青创协会在联系青年、了解需求、促进互助、提供服务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随着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协会骨干自筹资金成立了公益性的青年创业孵化平台,为灵丘县的创业就业、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过工作队协调,协会承接了县人社部门的劳务招聘和劳务输出等活动,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获得了人社部门的认可。
亮点
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要支持本地人才发展,创业青年和青年创业组织是当地产业发展中最活跃的人力资源要素。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将培育扶持青年创业组织、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着力点,在扶持青创协会、凝聚青年创业过程中,明确了“激发青年社会组织活力”的工作定位,确立了“引领青年实现自我服务和社会服务相统一”的工作宗旨,构建了“汇聚青年力量围绕党政核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导向。工作队在建立的合作关系网中处于核心地位,扮演了引导者、培育者、支持者与合作者的角色;通过与青创协会平等合作、协同共治,激发了青年组织的活力,调动了青年自主脱贫、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
(案例编审:姜振华)
深化“银团合作” 缓解融资难题支持有志青年扎根贫困地区创业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创业扶贫案例
近年来,各地大力选派优秀金融青年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深入推进“银团合作”,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助力“三农”高质量发展和推广普惠金融,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就业。
一、案例背景
积极推进“银团合作”是内蒙古自治区共青团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共青团投身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引领更多青年踊跃投身内蒙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内蒙古自治区团委通过与金融机构组织资源的有效结合,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覆盖面。依托“银团合作”平台,以“青创易贷”项目为抓手,不断创新担保方式,与银行机构共同探索开发具有青年特点的专属金融产品,着力解决创业青年普遍面临的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帮助更多青年实现自身创业发展,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二、主要做法
(一)多渠道开发“银团合作”项目
1.金融支持青年创业行动计划。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与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合作,在全区范围内实施“金融支持青年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一是成立工作组,建立定期沟通协调和工作联动机制,建立监测台账、跟踪服务机制。二是双方互荐、联合走访。通过基层团组织及广泛分布的“青年爱里”(“青年爱里”的“爱里”为“家”的蒙语音译,兼有“热爱邻里”之意,“青年爱里”即“青年之家”——编者注)服务阵地和“青年创业孵化器”创业阵地接受贷款申请,会同农行各旗县支行(或经营机构)进行考察,经盟市团委审核签字盖章后,交由当地农业银行各支行受理。同时,农行从本行优秀青年客户中向盟市团委推荐优秀创业青年。三是安排专项信贷规模。农业银行通过专属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每年度投放信贷资金原则上不少于10亿元,主要包括创业贷、网捷贷、助业贷、惠农e贷农户贷款等产品。贷款利率上,农业银行本着“保本让利”的基本原则,执行最优惠利率。同时,面向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电商、青年能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选手等青年创业典型和建档立卡贫困青年等群体,提供为期3年的深度金融服务,包括金融知识培训、资源系统共享、投行业务。四是创新担保方式。经过前期走访,发现绝大部分小微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担保,这成了制约企业融资最大的拦路虎。对此,自治区团委引进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形成三方合力,解决青年农牧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担保需求。同时,农行及时向有需求的贷款客户推荐“微捷贷”产品,该产品通过对客户全方位的评价,破除对抵质押物的依赖,大幅降低了客户的准入门槛。
2.“青创易贷”青年创业贷款项目。自治区团委与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合作开展“青创易贷”青年创业贷款项目(以下简称“青创易贷”),由内蒙古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出资450万元作为项目风险补偿,邮储银行安排专项信贷规模4500万元,重点面向国家级、自治区级贫困旗县区发放“青创易贷”专项贷款。一是聚焦目标人群。重点针对17个贫困旗县青年创业团队、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中的农村牧区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电商、青年能人、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农民工。二是贷款金额切合实际。目前,单笔贷款金额一般最高不超过人民币10万元。三是利率优惠。贷款利率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而对其他贷款用户执行基准利率加三个百分点。四是防范风险。由邮储银行和自治区团委按照合同约定共同承担不良贷款风险责任。
“青创易贷”的放款流程与“行动计划”流程基本一致。通过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金融知识普及、典型选树等政策支持,在农村牧区建立起一支带领生产脱贫的“领头雁”青年人才队伍。通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引领有志青年扎根贫困地区创业,提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二)多部门联动破解融资难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团委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共同开展金融支持青年创业三年行动,通过多部门联动破解青年创业的融资难问题。自治区团委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青年创业群体享受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在继续做好“青创易贷”原有金融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将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11类青年创业群体作为贷款对象予以扶持。同时,农行积极准入专门用于配套“行动计划”的担保公司,批量推荐至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创业担保贷款对象,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对象和申请条件的创业青年,由担保基金提供担保和贴息,引导、支持青年返乡创业,解决小微企业无担保、无抵押等融资难问题,凝聚更多青年扎根贫困地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三)多方面优化“六位一体”全链条服务
深化“草原青创”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青创群、青创课、青创园、青创赛、青创板、青创云等“六个青创”融合贯通,优化“一体化”全链条服务。在扎实做好创业金融服务支持的同时,认真落实《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意见》精神,结合团中央“扶助10万名有志青年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创业”工作要求,促进贫困旗县建立青年创业组织,允许青年创业联盟等共青团外围组织推荐“青创易贷”项目,积极争取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方式,面向贫困地区创业青年举办农村牧区电商、民族手工艺、花艺、无人机植保、农家乐民宿运营、规模化养殖等就业技能培训班,通过普惠性、公益性的创业服务,引领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
三、案例成效
聚焦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团委与银行机构发展深度合作关系,不断开发出能够促进内蒙古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金融普惠性产品和政策。由区团委和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联合创新启动的“金融支持青年创业行动计划”计划,从2018年到2021年,累计投放专项信贷资金不低于30亿元。截至2019年底,团区委与农行开展的“行动计划”按双向推荐口径统计已放款18亿元;与邮储银行开展的针对贫困地区的“青创易贷”项目,各级团组织推荐放款2322万元。
团区委通过“内蒙古共青团”“内蒙古青年”和“草原青创”等平台宣传动员,利用各类调研、培训,加强了金融机构与基层团组织之间的沟通合作,结合“金融支持青年创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自治区各级团组织持续对接实施流程,加快推荐进度。
团区委坚持改革创新,改进共青团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方式,部分承接促进青年创业就业社会管理服务职能,推动“青创课”服务项目化,争取财政预算资金,2019年共开展了示范培训30期,培训覆盖面达到了2140人;推动青年培训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2019年示范带动全区培训30000人次。
亮点
创业是青年谋求自立的重要路径之一,对于贫困地区的青年人而言,通过创业摆脱贫困的道路却充满挑战。他们既要承受所在地区自然和经济发展不利环境带来的阻力,又面临社会资本不足和缺乏经济活动经验等不利因素。因此,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很容易面临资金上的阻力,遇到信用不足缺少担保、融资成本高等困难,无法获得能够助力其创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内蒙古自治区团委通过多部门联动破解青年创业的融资难问题,抓住在脱贫攻坚中的“银团合作”契机,利用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与金融机构展开深入合作,积极为想投身创业奋斗的广大青年开发出特定的金融普惠性产品和政策,让贫困地区的青年和青年组织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了有效的金融支持服务。
(案例编审:周晓春 蓝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