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内容是基础

以人文作品来说,内容包括人物、环境与故事。人物的外貌表情、穿着打扮和动作姿态是吸引我们进行拍摄的最基本要素,所以看到如此多的照片是满脸皱纹的西藏老奶奶、几个英姿飒爽的草原牧民,或是一群跳入水中的男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在这个基础上,拍摄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否能够反映他/她的生活背景或者当下处境,甚至是他们的心理状态与心理活动,是让人物在作品中更加鲜活与生动的表现手段。例如站在佛寺门口虔诚的藏族老奶奶、在草原上骑着骏马的牧民、在树林中跳入清澈湖面的男孩们,环境的描述对于丰富作品内容,帮助读者对画面人物本身的理解以及作品背后的想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再进一步考虑,画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人物在环境中有具体行动或者互动,记录下的瞬间正好表现了故事的某个关键片段,那么这张作品的内容就更加丰富和饱满了,这也是作品具有主题思想的基础。例如,站在佛寺门口的藏族老奶奶虔诚地跪拜,旁边是几位穿着时髦的内地老年游客在拿手机自拍;牧民忧心忡忡地望着草原深处,采煤矿场冒出滚滚的烟尘;男孩们跳入清澈的水面,他们头顶一群鸟儿掠过。对于人文作品来说,为了表达更丰富和复杂的故事内容,往往需要一组多幅作品来进行呈现,尤其是新闻纪实作品。

宗教信仰一直是人文摄影的热门。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还是东方的佛教,人类一直渴望从宗教信仰里获得精神力量,得到寄托,甚至寻求生命的终极答案,所以跟佛教相关的摄影作品很容易具有思想价值。几年前看到过张望的《寻佛》,是我个人喜欢的一组好作品,表现出了佛教在东方世界里的哲学思想,有了“禅”的意境。我也一直喜欢这个题材,所以每碰到教堂、寺庙都会花些时间积累些作品。

光圈:F1.4,快门:1/125秒,ISO:100,焦距:50mm

由于地处偏远,较少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青藏高原是国内拍摄人文题材的好地方,这里的人民生活和宗教信仰都有着相对纯粹和原始的状态。不过近些年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拉萨、西宁等省会城市的现代化元素越来越多,也在快速改变这些地方以及周边的风土人情。2013年夏天我与妻子两人曾在甘南地区自驾车旅行,途径郎木寺,虽然不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走进寺院,但是这里的藏传佛教让我有大开眼界的感觉。从早到晚,我都在寺院里来回转悠,听喇嘛们如歌般地诵经,看藏民虔诚地跪拜在佛堂前,完全忘却了现代都市里的俗世尘嚣。

这一天下午在拉卜楞寺里,天气有点阴,但是光线柔和。我在一处寺院门口,看来来往往的信徒与游客,一个喇嘛出现在我视线里,他年轻的脸庞和全身红色僧衣的打扮吸引了我的关注。我把相机调整好曝光,设置成快门优先模式,将快门速度调整到比较安全的数字,默默地跟着年轻喇嘛。当他走到门廊,突然停下来,望向院门里,虽然并不知道他在等待谁或是偷看谁,但是看到这个动作的时候我马上就按下快门,因为这个画面已经有了足够的内容和故事,也让读者有了想象的空间。

传统风光摄影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纯,主要包括山(冰山、雪山、高山、山谷、山崖等)和水(江、河、湖、海、冰、雪、溪、瀑、雾等),这是构成风光作品的主体。当然,也可以是拍花、拍草、拍局部风景的小题材,但是在视觉冲击上有所局限。在此基础上,摄影还需要等待合适的天气和天象以获得较好的天空背景与光影效果,以及选取相配的前景内容作为画面兴趣点(本书第二章会重点介绍前景选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安塞尔·亚当斯在20世纪30年代将古典风光摄影推动到摄影艺术的历史最高地位,从此引发摄影师们对自然风光的追逐,也基本确立了后来欧美风光摄影的内容和风格。《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这样描述:“最有感染力的风光照片一般是那些以直截了当的方式表现大自然壮观之美,并以技巧揭示其规模、色彩和细部,从而给观者以身临其境之感的照片。”欧美风光摄影师的作品更多表现的是场景规模(纵深与跨度)、形态、细节、纹理、质感和色彩。

随着人类生活空间渐渐往城市集中,建筑风光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而越来越被关注,历史古迹、现代建筑以及都市天际线也构成了城市风光的主要内容。对于广大摄影爱好者来说,去国内外名胜古迹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从古建筑到现代建筑,无论是外立面的线条和轮廓,还是内部的结构组成与细节纹理,可拍摄的题材内容很多,是摄影实践与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有基础的摄影爱好者,可以更多地挖掘与寻找城市建筑中具有抽象意味的线条、纹理和形状,拓宽拍摄角度与创作范围,升华建筑摄影的表达意义。

光圈:F6.6,快门:1/160秒,ISO:100,焦距:70mm

每次出差到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或地区,例如日本、新加坡、迪拜等,可以看到大量设计感强烈的建筑物,平时,我就很关注世界上那些非常著名的当代建筑物,甚至购买了专门的建筑书籍来查阅相关的建筑史与建筑作品介绍。我非常喜欢Frank Owen Gehry(代表作: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Peter Cook和Colin Fournier(代表作:奥地利格拉茨艺术馆)等设计大师的作品,并寻找他们遍布世界的建筑杰作,慢慢地,我在谷歌地图上标注了大量的城市与建筑的拍摄目的地,每当有机会到这些地方旅行,就专门花时间去“拜访”它们。

偶然有一次在某旅游杂志上看到一栋新加坡居民楼,外立面喷绘居然很像我们小时候常看到的电视信号测试图,既有创意又让人不禁回想到童年的时光。可是要在新加坡的地图上找到这个地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利用互联网工具,经过不懈的查询,终于在新加坡的Tampines地区找到了它。这个区域有好几栋居民楼的外立面都有这样的喷绘图案,于是我来来回回从中选择了一个最清晰完整、并且有条件从正对面拍摄的画面。为了让画面的内容更丰富生动,我等待了一个多小时,拍摄了几张有居民从画面中走过的场景,选择了这张人物位置相对较好的。

后期提示:调整畸变让画面的线条“横平竖直”,作品看上去更加工整严肃;提高对比度和清晰度,强化电视画面图案;调整人物的明暗,适当突出这个点,要注意与画面的明暗关系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