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赞扬理论

远在25年前,在我刚开始做儿童发展方面的研究时,当时流行的理论是:无论多少赞扬都不算多,也不必计较赞扬的原因。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无论多简单、多无关紧要,都应该受到赞扬。任何努力,无论多么细微、多么心不在焉,都应该受到赞扬。孩子只要出席,就应该受到赞扬。一些学校在每日集合时,会引导孩子给自己一个拥抱,赞扬自己是聪明、美丽、十全十美的。

这种沉浸式赞扬理论(praise immersion theory)的基础,是相信孩子会基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建造自我概念。如果家长与老师表扬孩子聪明伶俐、才华横溢、善良体贴、优秀出众,那么孩子们也会内化这些标签。他们会努力达成自己和他人制造的期待。

人们曾相信,数量足够的赞扬就像疫苗,能抵抗一切来自社交的伤害。人们认为,当一个孩子带有自尊疫苗时,他就不会受毒品和烟酒的诱惑,也不会搅入危险的性行为中。据人们推断,每日吃赞扬大餐,天天被告知自己的所作所为又美又棒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成功者。他们会拥有很多成功者所拥有的自信,从而让自己走向成功。

一些证据的确能证明,孩子会践行他人的期待并取得成功(或是失败)。研究人员曾交给老师们两张名单,一张上都是所谓的聪明孩子,另一张上则是所谓的不聪明孩子,在一个学期之后,那些“聪明孩子”的学习成绩明显比那些“不聪明孩子”高。这个实验,即使在学生们未经过事先审核,被随机分配到“聪明”与“不聪明”名单里时也同样有效。教师对学生才能的信任度,而非学生本身的才能,也许能解释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产生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这个名字取自一位希腊传说中的雕塑家,他爱上了自己雕刻的一尊象牙美女雕像。后来,经过不断祈祷和供奉,他的一个吻让雕像变成了活人。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的剧本《皮格马利翁》(又译作《卖花女》),后因被改编成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而名声大噪。它讲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教育家亨利·希金斯(Henry Higgins)决定训练一位没受过教育、举止粗鲁的女人,让她变成一位贵族淑女。《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体现了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在我们与别人对我们的评判之间,有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联系。可惜,沉浸式赞扬理论最终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