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进门时王二蹲在地上叹气。
不过事情应该没他说的那么轻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苏老爹拍拍他的肩以示安慰:“王二啊,我今天确实是真的要订一批酒坛子,自家要的比较急,这几天能赶出来不?”
王二一听,来劲了:“行,叔你要多少个,我肯定尽早给你烧出来,不会耽误你的事儿的。”
“那种半斤装的小酒坛子,要五百个,在订五个半人高的酒缸!”苏老爹特豪气。
王二睁大眼睛:“订…五百个?叔,你这是要做生意?”有些担忧的道,“这年头的生意可不太好做啊!”
苏老爹摆摆手,其实心里也是慌的一比,没办法,二儿子和二媳妇都坚持,一开始说要订两千个酒坛子,没把他心脏病吓出来,后来他和苏母据理力争,才决定先订五百个。
“就自家捣鼓些小玩意儿,什么做不做生意的,我先给订金,什么时候做好了,吆喝一声,我来拿!”
“好勒,叔。”
苏老爹想了一路的心思,又是开心,又是激动,又是担忧,一张老脸五彩缤纷。
还没走到家,便听到乱哄哄的声音,一群人围在他家门口。
苏老爹担忧的拨开人群,只看到二媳妇塞了一把铜钱给衙役。
顿时心里一突,这是家里哪个不肖子孙犯事了?
这时,身旁发现他的村民,一脸喜气的给他道贺,苏老爹又是一懵。
苏小妹赶忙走过去,扶住苏老爹的胳膊,浑身都在颤:“爹,二哥中了,真的中了,二哥以后是举人了!”说着,两行热泪滚落下来,苏家其他人都在哭,等了这么多年,苦了这么多年,一下子梦想成真了!喜极而泣!
其中最淡定的就属苏致远本人和白半夏了。半夏拿了些瓜果糖水给看热闹的村民,苏致远还在和衙役寒暄着。
衙役拿着厚厚得赏钱,眼里笑开了花儿:“举人老爷这次乡试排名十五,是咱们朝阳州最年轻的举人,前途无量啊!”
举人跟秀才不是一个等级,考秀才还好,百无一用是秀才,举人就不一样了,身上有了举人功名,不止自个儿家免交税,附近的小农小商亦会拖家带口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而且举人从此见了官老爷都不用扣头跪拜,再不是平头百姓了。
衙役已经走了,苏家的热闹还在继续,苏老爹苏母已经在商量着办宴席,这是大事儿,整个村子的人都要来吃,甚至有好些外村的都来凑热闹,大伙儿一致决定办流水席。
村长一副有荣与焉的样子,他们小河村出了个举人老爷,这是其它村都没有的事情!哼,让其它村那些个老头子羡慕去。
村长发话了,苏家在村头办流水席,全村的人都要去帮忙,也不能全由苏家出钱,这是整个村子的大事儿。每家每户也得凑一些钱,村民没有不乐意的,明日要让那些外村的好好看看小河村的风光,宴席怎么着也不能差了!
第二日一早,苏家全体出动,忙活起来,村里的大婶、奶奶们拎着一篮鸡蛋或是一些鱼干或是一些腊肉过来了,这都是村里人的一点心意,苏家便没有拒绝。
用了早饭,家里的人更多了,七大姑八大姨,还有一些都没怎么见过的远房亲戚全来了,小院子里都是人,真真比过年还热闹。
半夏跟在苏母身边招待客人,苏致远陪着村里得高望众的长辈。
今日这大喜事是要开祠堂的,苏致远是主角,站在最前面村长的旁边。
大半个时辰过去,整个仪式才算完成,一群人浩浩荡荡去了村头。
流水宴结束已到未时,很多村民自发帮忙收拾残羹,忙碌到太阳西落才家去。
趁着大伙儿高兴,半夏提了提酒坛的事儿,苏老爹醉酒下一激动便答应半夏再订一千个小酒坛。
苏致远笑看着她,借着宽大的衣袖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开了荤的男人都是想的,虽然他们已经成亲三载,但半夏之前痴傻,真正算起来,他们如今也算是新婚燕尔。
房间里,苏致远从背后抱住她,紧紧的贴着,将头搁在半夏肩上,蹭了蹭,酥酥麻麻的触感从脖子一路延伸。
……
从欣喜中缓过来的苏家人,开始着手准备葡萄酒的事儿。
苏家要收购成熟紫色葡萄,两文一斤的消息,可把村里的人乐呵坏了。
有人好奇苏家收葡萄原因,都被苏老爹搪塞过去。
有些村民家没种葡萄,便去邻村收。
苏家出两文一斤,他们就出一文钱一斤,在倒转卖给苏家,这样自己也是赚的。
苏家院子里,半夏正指挥着大家摘葡萄,洗葡萄。
村民送过来的葡萄都是一串串的,一堆放在那,一颗颗摘下来也是个大工程,不少离得近的人都主动过来帮忙,折腾到申时,大伙儿才家去,院子里满满的都是葡萄,空气中都腻着一股葡萄香。
“老二家的,接下来怎么弄?”苏老爹问。
“等葡萄晒干后,捏碎放入酒坛里,加糖,等上一个月就好了。”
“就这么简单?”苏老爹讶异。
“怎的要一个月?记得上次半夏也就酿了五六日就好了。”苏柳氏不解。
“上回是为了让你们提前尝尝味,其实本该封一个月,这样酒味才浓厚。”
一晃几日过去,王二亲自把酒坛子送过来,来来回回走了十几次才把东西全部搬来。
苏家也专门收拾了一个空房间,存放这些坛子。
虽说葡萄酒制作简单,但是只能苏家人自己来,里面各种小细节也需要注意,不然会影响口感。
连大宝和大丫这几天都被无良的二婶拉过来帮忙捏葡萄了。
苏致远明年还需要进京赶考,昨日已经去了县里书院了,临行前一晚自然拉着半夏又是一番痴缠。
这一个月,苏家的人可为是很坎坷,尤其到了葡萄酒要开封的日子:苏母出门撞着门,苏小妹烧菜忘了放盐,苏大山总是走神,苏柳氏刺绣频频扎到手,只有两个孩子依旧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