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赋
古之言高远者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盖以登之愈高则观之愈远而言之。然其意犹未尽也。何以言之?楼有尽而人之观不可以止也。而人之穷高远,其可已乎?曰:“不可。”
夫高远者,有有形之高远,有无形之高远,有已然之高远,有未然之高远。登有形之高而观有形之远,登无形之高而观无形之远,登已然之高而观已然之远,登未然之高而观未然之远。高不止则远无尽,故人之穷高远其不可已矣。
登高而望远,停蓄而渊深。故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则登无形之高而观无形之远矣。以无形之高而观无形之远者,则天不限其高,地不掩其远。故孔子见老子,归而言诸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实乃老子登道山而游乎无止境之地也。而道山,无高远,亦无不高远耳。《易传》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者,其登无形之高远而游乎未然之境也。
登高望远乃人生之乐事也。登有形之高远,则得观有形之乐;登无形之高远,则得观无形之乐;登未然之高远,则得观未然而然之乐。人之乐不可已也,人之穷高远亦不可已也。
高远之论,古已有之。兹有所感,而为之赋,以乐君子,以壮其行色,不亦乐乎!
[1]《荀子·王制》。
[2]《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把德性分为先天德性和后天德性,意在强调德性可以修持的可变性及动态性。
[3]《韩非子·难二》。
[4]〔英〕安德鲁·罗宾逊编著:《爱因斯坦相对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14页。
[5]《道德经·71章》:“知不知,尚(值得推崇)矣;不知知,病也。”
[6]《庄子·山木》:“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7]《道德经·40章》。
[8]《道德经·11章》。
[9]《道德经·63章》。
[10]《道德经·17章》。
[11]《道德经·5章》。
[12]《国语·郑语》。
[13]《论语·子路》。
[14]父亲才一岁就遭了一场灾:和时年五岁的叔公一道被土匪掳去了。叔公被赎了回来,因为土匪问他很多事情,他都对答如流,土匪觉得这孩子卖不出去;父亲年纪小,被卖给了一户人家做儿子。父亲长大后,当地有个参与过绑架的人问他想不想回到出生的地方。父亲当然想,就跟着那个人回到了家乡。巧合的是,他们下车问路,问到的那人竟然是大姑丈。奶奶查看了父亲身上的印记,这才母子相认。父亲可能觉得生长的地方和亲戚都很好,日子也过得不错,所以没有立刻搬回去。后来环境变化了,1972年年底举家迁回杨家,新房子就是在众多亲戚的帮助下千辛万苦盖起来的。有个姑婆(父亲认的亲戚)去探望我们,半路上听说我们已经回了杨家,就哭着回去了。长大后听说了这件事,偶尔想起这位姑婆,想起她对我们的种种关爱(我小时候戴的一顶虎头帽就是她一针一线做的),总不由得热泪盈眶。
[15]《诗经·豳风·东山》。
[16]大姐小时候,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位逃荒到我们那里的老妇人带大的。当时母亲看她那样的状态,就把她接回家安顿好,叫她帮着照看大姐。大姐六岁那年,那位老人家去世了。
[17]原为“普通家庭”,后来改成“小布衣家庭”,《夏日怀伊》由此灵感而来,本文的论题也因此而生。这说明,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意义理性对于表达的恰当性来说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所谓“言不及义”、“过犹不及”、“名正言顺”等,说的应当就是这样的道理。
[18]《诗经·大雅·既醉》。小时候听父亲跟人聊天时说过:“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其实很孝顺。”后来看电视剧《西游记》时,觉得这一点似乎没有得到明确的传达。
[19]〔英〕安德鲁·罗宾逊编著:《爱因斯坦相对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14页。
[20]《道德经·25章》。
[21]《道德经·21章》。
[22]《道德经·8章》。
[23]《道德经·42章》。冲:激荡。冲气:元气的激荡。表现形式或运动方式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其中,“反”指往来反复,“用”指效用、资源。
[24]“精神”一词在《庄子·知北游》中已经有较好的使用,如:“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齐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故九窍者胎生,八窍者卵生。其来无迹,其往无崖,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损之而不加损者,圣人之所保也。渊渊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运量万物而不匮。则君子之道,彼其外与!万物皆往资焉而不匮。此其道与!’”
庄周是道家哲学的重要代表,非常偏爱“化”(转化、转变)以及事物的转化性,是一位精致的精神自由主义者,其思想本质其实就是倡导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精神和解。例如他著名的庄周梦蝶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就是典型表现。但我们不仅应当注意其“道通为一”的深刻性,还要注意他深受名家的影响,尤其是处理“一与多”的体赋关系时所存在的学理缺陷,而这大概是庄学与儒家最大的歧异问题,也是庄学与老学的重要分野。
[25]《道德经·40章》。
[26]《临江仙》:“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27]《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彦辅:西晋名士乐广(字彦辅)。
[28]《新荷叶》:薄露初零,长宵共、永书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高蹈,虽卿相、不足为荣。安石须起,要苏天下苍生。
[29]这从侧面说明,中华传统文化自身就有着很好的生成机制。
[30]当时的风尚,在额上和脸颊上贴纹饰花样。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人除了一般家庭生活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情态。宋朝人的精神生活水平,堪称古代世界的巅峰。
[31]《夏日绝句》。据载,1127年靖康之变以后,宋王朝官员仓皇南渡,李清照和赵明诚也随之开始了漂泊无定的生活。不久,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里发生叛乱,赵明诚不仅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还悄悄地缒城而逃。叛乱平定之后,赵明诚被革职。李清照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深感羞愧。这很好地说明了,没有价值理性和意义理性的支撑,只有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所谓理性,有时会成为缺乏担当精神、蝇营狗苟的非理性。
[32]《朱子语类》卷九。
[33]《左传·襄公二十年》。
[34]《论语·卫灵公》。
[35]通过“德”来蓄养之、积蓄之。这里就含有宋明理学关于道器论的思想意蕴及其意义理性的原发性思考,《易传》对此有所论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但《道德经》的这一意蕴并没有尽然释出,理学家们循此而行,自然难以透彻。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理学自唐朝所谓“道统”之辨的思想发轫时,就已经陷入因门户之见而自蔽其明的困境中了。而《尚书》“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思想意旨,在这里就出现了岔口。
[36]《道德经·52章》。
[37]《道德经·71章》:“知不知,尚矣(知道新知是值得推崇的);不知知,病也(不知道何谓知、不知道已有的知,人的知识结构是不健全的,人的心智和精神状态就难免陷入困境)。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以知〔智〕治愚,所以不会陷入无知的困境)。”这说明,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化史上,《道德经》、《大学》、《中庸》都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不可偏废。
[38]《道德经·49章》。
[39]《论语·述而》。
[40]荷尔德林《人,诗意的栖居》:“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真想证明,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
[41]《道德经·41章》。
[42]《吕氏春秋·去私》:“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这应当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天理”、“天地之大德”无私至公的最直截了当的阐释。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公”是一种价值理性,表达上却有着丰富的形式。换言之,价值理性的不同维度的诠释,反映的其实就是价值理性的意义性或意义理性所在。这说明,通过丰富的形式阐释概念或范畴,是实现或完善其义理和要义的重要手段。
又如:“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再如: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这说明,“公”(公平公正)对于社会的精神和解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其意义理性可谓“公生和,和则悦”。
[43]《诗经·小雅·伐木》。
[44]《论语·学而》。
[45]《道德经·32章》。
[46]《道德经·44章》。
[47]《道德经·55章》。
[48]《道德经·40章》。
[49]《论语·先进》。
[50]《论语·为政》。
[51]《孟子·离娄下》。当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99%。这意味着,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人类比黑猩猩有优势,就是1%—2%的不同基因所导致的。这里需要注意意义表达存在的透彻性问题可能造成的误导:有和没有是一种质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差别。人类之所以不是黑猩猩,这种质的结构性差异无疑具有关键意义。
[52]《孟子·公孙丑上》。
[53]如龚自珍所言:“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更何况文化之亡乎!
[54]《荀子·解蔽》。大体意思是,只讲天道而不知人性和人道,或曰执其一端不及其余。但需要注意,崇尚自然是道家的重要特征,但也未尝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崇尚自然对于抑制过度的人为损毁与破坏,抑制权贵和暴发户们的奢侈浪费,无疑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功效,实可谓中华文明的宝贵品质。
[55]《论语·学而》。
[56]《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57]《诗经·卫风·淇奥》。
[58]《论语·子路》。
[59]《论语·阳货》。
[60]《论语·先进》。
[61]《论语·公冶长》。
[62]《文心雕龙·神思》。
[63]《论语·八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