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张勇
- 3695字
- 2021-04-09 14:22:59
2.3 城镇空间结构理论
2.3.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必经阶段,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城镇化发展所共有的特征。刘易斯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对二元结构理论做了经典的解释,并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部门分成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农业部门以传统方式进行生产,工业部门以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生产。劳动力无限供给迫使农业部门的劳动者被迫接受仅能维持最低生活保障的工资水平,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为零,意味着农业部门存在大量过剩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的过剩本质上是失业,其对生产未能起到任何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会对农业生产部门产生影响,因此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既能增加就业,又能增加国民收入。现代工业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对劳动力的需求由资本总量决定,如图2-7所示。现代工业部门增长的初级阶段,资本总量为K1,劳动力的需求曲线为D1(K1),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业部门会在F点雇佣工人,因此现代工业部门的总就业量为OL1,工人工资总额为OWFL1,总产出为区域OD1FL1,总利润为区域WD1F。假如工业部门将所有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这时候,劳动力的需求曲线为D2(K2),工业部门的就业均衡点也就提高到了G点,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也增加到了OL2。这样,工业部门通过提高利润扩大再生产,不断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部门仅扮演劳动力供给的角色,直到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部门所吸收,促使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就业者收入增加,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均衡发展,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失。
图2-7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史红燕.结构调整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 [J].现代经济探索,2002(5):13-15.
费景汉(John C. H. Fei)和拉尼斯(G. Rains)对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做了批判和修正,形成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该模型详细阐述了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就业结构转换条件和阶段,提出城乡协调发展思路,并重视产业结构转移中的制度因素,使二元结构理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经典的二元结构理论。自该理论发展成型之后,城市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根源在于城镇规模报酬递增,使集聚经济产生,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推动了人口向城镇集中。国内学术界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探索基本与“三农”问题相关,在二元结构成因、二元结构影响、二元结构演化等方面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展开了探索。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其核心是城乡一体化发展或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转化是新型城镇化和城镇空间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需要。
2.3.2 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理论
在社会经济过程中,由于劳动对象、劳动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生产力各要素相互结合和运动所需要的空间规模便不一样,凡是采取分散形式进行生产的单位,其需要的城镇空间也就较大。由于生产力体系内部生产分工的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生产单位组织在一起,占据城镇空间大的生产单位联结在一起构成农村(即区域空间结构的域面要素),占据城镇空间小的生产单位集中于一点便成为城镇(即区域空间结构中的节点要素)。区域内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为了正常的生产活动需要进行各种联系,包括产品的交换、生产人员的交往,资金、信息、技术的流动,由于各个生产部门布局在不同的城镇空间,需要将运输路线和信息传递路线进行连接,构成了区域空间结构的网络要素。因而,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三个方面:节点及节点体系、线及网络、域面。节点及节点体系是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地,是经济活动极化而形成的中心,主要表现为城镇节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节点之间存在规模上的差异,不同节点之间在数量上和规模上组成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节点的规模等级结构。同时,城镇作为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活动分工的结果,通过不同分工、职能以及各种形式和渠道的协助配合,服务于整个区域,构成了城镇空间功能结构。不同城镇节点通过线路及由线路组成的网络,进行城镇间的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交流,城镇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城镇基础设施网络是衡量城镇空间结构要素的重要指标,通过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建设,能够促使城镇空间功能相互协调。区域空间结构三大要素的基础是域面,没有域面就不会有节点、线路和网络,域面是节点和网络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影响在空间范围内的扩张和表现,评价域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是域面研究的重要内容,域面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规模越大,其节点就越多,网络就越密集,空间结构便更加合理,空间结构功能就越趋于完善。因此,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的三要素,有利于对城镇空间结构研究对象进行细分,通过对城镇空间规模的合理控制可以突出节点(城镇)在区域城镇系统中的极化和辐射作用,通过对交通网络的合理规划可以有效地促进各个城镇节点的物质能量交流,通过对城镇空间密度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明确域面所处的阶段和水平,从而探索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和措施。
2.3.3 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该理论假设:经济中心在地域上呈现三角形分布,其吸引范围呈六边形。不同等级的城镇依赖于市场最优、交通最优和行政区最优原则,体现了不同等级城镇辐射范围的差异。点轴开发理论重点阐述经济的空间移动和扩散,通过最小间距跳跃式转移推动城镇和区域的发展。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过程来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呈斑点状分布,形成城镇的雏形,可以称为增长极,即点轴开发的点。随着城镇空间的发展,形成了多个城镇的经济增长中心、点与点之间连接的纽带,如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构成了发展的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核心区域服务的,但当城镇空间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轴线开始对人口、产业具有吸引力,促使人口和产业向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极,点轴逐步贯通,形成点轴系统。要推进点轴开发理论,首先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具有较好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作为一级发展轴予以重视;其次,以此为基础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确定城镇功能和城镇发展方向;最后,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等级的中心城镇。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再重点开发二级或三级发展轴和中心城镇。点轴开发理论并不是要求全线同步开发,而是结合城镇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水平采取阶段性措施,点轴开发也是一个渐进扩散的过程,具有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动态连续性,是极化能量摆脱单点限制并走向整个城镇空间的第一步。随着区域网络的完善,极化效应逐步减弱,扩散作用逐步增强,城镇空间结构逐步趋于动态平衡。因此,点轴开发理论除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推进城镇集聚之外,还指出了城镇空间发展的方向和时序问题。
2.3.4 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认为一个区域空间结构必须包括三大要素:①节点,即各级城镇、增长极或者经济中心;②域面,即节点的范围或城镇经济腹地;③网络,是指由各种线状的基础设施所构成的网络,如交通网络、通信网络、电网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地区形成了各类不同等级的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城镇节点和城镇交通网络的影响和范围是不断扩大的,并在较大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更加强调加强城镇与整个城镇空间系统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其他城镇的经济联系,在更加广的城镇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城镇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城镇空间功能的完善。
2.3.5 城镇空间结构理论对城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的启示
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理论客观地说明了城镇空间发展和城镇化面临的二元结构问题,强调通过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缩小城乡差距。而区域空间要素理论,将城镇空间要素划分为点、线和面三个层次,阐述了城镇、城镇交通网络和城镇辐射范围的相互关系和优化发展途径,强调城镇节点在数量上和规模上的关系,通过不同城镇的分工与协调,以及城镇交通网络的有效利用,使得城镇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最终服务于整个城镇空间系统。点轴开发理论继承了区域空间要素理论对空间要素的基本划分,并根据理论自身的逻辑,在城镇空间范围内选择具有开发潜力的交通干线,在此基础上培育和发展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城镇,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功能,在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后再重点开发其他发展轴和中心城镇。网络开发理论不仅继承了区域空间结构要素理论,而且是点轴开发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是点轴系统的延伸,能提高区域内各城镇节点与城镇腹地联系的广度和强度,通过新旧点轴的不断扩散和经纬交织,逐渐在城镇空间上形成一个城镇网络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尤其是在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客观现实条件下,将城镇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城镇节点与周边城镇组成的开放和动态系统网络的关系、城镇群与周边城镇群的空间联系、交通干线的优化布局、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不仅有利于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而且有利于促进城镇产业向周边城镇转移,实现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