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超级IP从不消失
在互联网时代,下一个经济风口在哪里,永远无法准确预知,说不定它就在我们脚下,但我们却错失良机。梳理一下当今时代大众经历过的几大风口,微信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它轻易超越了传统的短信、飞信,超越了曾经风靡一时的QQ,人人随时在线,“点赞之交”很快形成新鲜的亚文化。微信由此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社交名片”,并携6亿以上的用户成为腾讯重要的商业入口。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社交变革,共享经济和社群文化也正席卷着这个时代。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为市场环境刮来了一股旋风;滴滴、饿了么的红包在微信群里发来发去;众筹电影、众筹演唱会给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罗辑思维”一炮走红,“社群经济”概念深入人心。小米玩转了社群,一跃成为国内智能手机的领跑者,“社群经济+电子商务”产生了魔力,小米品牌和产品运营的社群化让它们的供应链变成动态供应链,让它们的营销变成社群口碑营销,从而在前端和后端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智能手机行走天下,让一众公众号和APP也从中受益。与瞄准大市场目标群不同,KEEP团队和黎贝卡另辟蹊径,针对健身人士和时尚女性白领打造出优质内容和聚集式品牌效应,拥有了固定客户群,其数量依然在上涨,形成了独有的社群文化。互联网蓬勃发展为文娱产业带来了辉煌,IP概念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
许多年后我们驻足回望,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IP从单个特例裂变成规模事件,在欣欣向荣的网红经济中涌现出不少有生命力的IP。IP经济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一些具有专业能力的“素人”通过互联网传播自己的产品知识和生活方式,直接形成变现能力。
这与当下的消费社会不无相关。以信息和服务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在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视个性化需求与自我展示;互联网技术的变化和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使得信息的交流和传播速度大大提升,降低了人们获取这些信息的成本。最重要的是,从传统、现实、被动的生存方式的满足,到现代、虚拟、主动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是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这是IP经济能够从理论变为具体社会现象的前提。就目前的情况看,要想实现传统产业和消费方式的重构,建立起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IP经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