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人力资源集聚基本概念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一国拥有的人才数量、素质直接决定着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关于人力资源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学术界对人力资源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分歧,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广义的人力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再加上超过劳动年龄仍具备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口。本研究所界定的是狭义的人力资源定义。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李燕萍,李锡元.人力资源管理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人力资源的数量反映了特定区域内人力资源的数量及规模,人力资源的质量反映了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和劳动意愿。彭绪梅,王诺斯.人力资源管理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5.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人力资源本身具有流动性,在其流动过程中,会受到物质利益驱动、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在地区上或者行业上逐渐表现出集中或分散的现象。我们认为,人力资源集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适龄人口在空间地理上的聚集行为或现象,是市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的结果。表1-3为国内外主要学者对人力资源集聚概念的界定。本研究的重点是人口增长、劳动力资源及其中的高校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高端产业人才、科研院所人才四大类群体。人力资源集聚有助于促进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实现,促进集聚地区获得先行的发展机会,促进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也可加速当地人才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进而建立良性路径依赖。

表1-3 国内外主要学者对人力资源集聚概念的界定

① GIANNETTI M. Skill Complementarities and Migration Decisions[J]. Labor,2001,15(1):1-32.

② SIMON C J. Human Capital and Metropolitan Employment Growth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8(43):223-243.

③ 朱杏珍.人才集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分析 [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53-56.

④ 熊莎.关于人力资本流动与聚集的认识与评述 [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123-124.

① 喻汇.人力资本集聚与县域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28-829.

② 张同全.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 [J].中国软科学,2009(11):64-71.

③ 刘思峰.科技人才集聚的机制、效应与对策 [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7-51.

在人力资源中,高层次人才不同于一般性人才,其不仅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更表现为具有突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有效带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因此,本研究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内涵应进一步明确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农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产品、新方法的系统化产生、进步、扩散和应用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从外延上看,可以从职业和资格上进行评价,那些在“高精尖”行业从业,或具有博士学位,或在紧缺型行业具有高等级资质证书的人,均可以被纳入高层次人才范围,主要包括创新型领军人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紧缺型高技能、商业、管理人才,以及海外高端人才四大类。表1-4为部分学者及地区对高层次人力资源的界定。

表1-4 部分学者及地区对高层次人力资源的界定

① 蔡学军,丁向阳,韩继园.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 [J].中国人才,2003(10):4-9.

② 李严锋.集聚高层次人才的一种机制:“呼吁”机制的建立 [J].经济问题探索,2005(10):98-100.

③ 李群,董守义.我国高层次人才发展预测与对策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2):125-126.

④ 李星云.新形势下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思考 [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6):73-77.

⑤ 赵宏伟,郗永勤.我国高层次人才集聚途径之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18-121.

表1-4(续)

高层次人力资源分类见表1-5。

表1-5 高层次人力资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