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农村老年人养老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第一节 新时代我国农村养老社会支持系统的定性分析

一、概念界定

一直以来,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问题得到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关于“社会支持”的定义却莫衷一是。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是社会支持按对象划分后的一种。同时,国内学者对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网的区分并不清晰,通常会混淆,因而更多用到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和老年人家庭支持网两个概念。老年人社会支持网,是指老年人从社会和他处获得的所有支持的总和,具体分为经济支持网、生活支持网和社会支持网(张友琴,2001);老年人家庭支持网是指家庭其他成员为年长者提供的帮助,这些帮助包括经济支持、生活照顾和情感支持(刘爱玉、杨善华,2000);而老年人社会支持主要体现为老年人能够从家庭、亲属网络、社区网络以及社会网络等所有可能的途径获取物质和精神的支持(郑杭生,2002);也有观点认为老年人社会支持既是指老年人从社会和他人处获得的各种支持的总和,也指老年人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血缘、姻缘、业缘、地缘关系等方面(徐玲,2002)。

国外对社会支持的概念研究。通常把以往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归纳为5类:①根据所提供的社会支持的性质。社会支持是那些导致某人相信自己被关心、被爱、有自尊、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是导致某人相信自己属于一个相互承担责任的社交网络的信息(Cobb,1976); ②从接受支持者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对支持、信息和反馈的需要能得到满足(Procidano and Heller,1983); ③社会支持提供者的意图或行为(Shumaker &Brownell,1984); ④与互惠性相关,即支持的接受者和提供者之间的资源的交换。实际上的支持的给予、得到和交换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支持的基本作用(Antonucci,1985); ⑤根据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是个体可以通过其他个体、团体和更大的社交团体获得支持的可能性(Linetal,1979)。

本研究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处在危机之中可以获得的资源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他人、群体、社区等。本章根据范德普尔的分类方式再结合自身研究的实际状况,把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内容分为经济供养支持、生活照料支持、健康保障支持、精神慰藉支持四个方面。对于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来源,本研究借鉴大多数学者的分类,将其分为正式社会支持来源和非正式社会支持来源,其中正式社会支持来源能够借助正式途径来表现对个体行为的支持,主要包括政府支持、社区支持以及养老机构支持这三个方面;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来源能够借助各种非正式的途径来表现对个体行为的支持,它是解决老年人需求问题的一种自然机制,主要包括家人与亲属支持、邻居和朋友支持这两个方面。

二、基本内容

本章将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分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和社会支持系统的来源这两大部分,其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包括经济供养支持、生活照料支持、健康保障支持和精神慰藉支持四个方面。社会支持系统的来源分为正式支持来源和非正式支持来源,其中正式支持来源是指来自政府支持、社区支持和养老机构支持等正式支持主体的支持,非正式支持来源是指来自家人和亲属支持、邻居与朋友支持等非正式支持主体的支持。

三、结构要素

通过前面对社会支持理论的介绍,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本章所构建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的主体包括政府、社区、养老机构这些正式支持来源以及朋友、邻居、家人、亲属这些非正式支持来源;客体是农村老年人;内容是经济供养支持、生活照料支持、健康保障支持以及精神慰藉支持这四个方面。

四、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本章所构建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维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是联结社会支持系统的主体和客体的纽带,通过社会支持系统的内容,社会支持系统的主体才能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客体提供相应的支持。社会支持系统的主体和内容之间又形成了一种“供给—需求”关系,社会支持的主体是供给方,而社会支持的内容是需求方,社会支持的内容所需的各种支持都是由社会支持的主体来提供的。构成社会支持主体的正式支持来源和非正式支持来源二者也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正式支持来源主要在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非正式支持来源主要在精神情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者正好形成了互补,有效地把二者的作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支持主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