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 国际旅游名城的其他研究

金丽(2007)研究了国际旅游名城形成的动力机制以及发展模式金丽.国际旅游城市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温希波(2011)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认为电子商务可以推进国际旅游名城的创建温希波,张策.旅游文化电子商务助推泰安市国际旅游名城创建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14.;在国际旅游名城创建中的人才培养方面,丁琳琳(2011)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探讨了如何培养高标准、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丁琳琳.秦皇岛“国际旅游名城”建设中高素质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策略[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6):58-61.;杨艳丽(2015)认为国际旅游名城的建设需要金融生态系统的支持并探讨了其合理性,创建了金融生态系统四元立体结构模型以运用于国际旅游名城的创建中杨艳丽.支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的金融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J].开封大学学报,2015,29(1):42-44.

从整体上看,国内外学者们对于国际旅游名城的研究,已经从国际旅游名城的基本概念、指标体系、相关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面越来越广泛,但其理论体系还没有达成共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随着城市的综合化发展,更多的城市相继提出了创建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但是在国际旅游名城的研究过程中,理论研究还跟不上国际旅游名城发展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