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道德经》哲学名句选析

《道德经》也称《德道经》,共八十一章,虽然只有五千字,然却博大精深,蕴含着哲学思想、自然科学、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内容,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道德经》成书于战国时代,为老子的后学所撰,既非一人所写,也非著于一朝一代,而是由许多人集体撰写而成的,主要反映春秋时期老聃的思想。

《道德经》是探索宇宙自然界的杰出巨著。老庄道学和孔孟儒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学着重于社会科学的寻求,而道学则偏重于宇宙自然的探索。儒、道两家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共同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道德经》不但是道家的经典、道学的圭臬,并且还是一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巨著,从其蕴含的丰富知识来说,又可算得上是一部优秀的袖珍百科全书,充满了智慧。其中有许多思想格言、伦理警句和哲理命题,皆历时千古而不衰,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品德的建树及性格素质的锤炼起到了深刻的作用。《道德经》伦理风范重在对《易经》坤阴厚涵及坎卦柔顺的发扬,故特点为柔中有刚、以守为攻、后发制人和谦让厚道,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道德经》哲理名句选析

《道德经》犹如一颗闪烁着斑斓异彩的宝石,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道德经》短短五千字,却硕果累累,魅力诱人。其中,最光辉的莫过于“道法自然”,无论是无为无不为或无欲无争,其内核皆为顺应自然。当然顺应自然并不等于听任自然,主要是强调要不违反自然规律。《道德经》的哲理貌似消极却蕴含着积极的内涵,在自然科学方面尤有深远的意义。

《道德经》的道与德为自然神力的两个方面,其中道主生,德主蓄养,二者皆为无人格意志的自然力量,体现了《道德经》的无神论思想,令人折服。

此外,《道德经》充分发展了《易经》坤阴柔顺的一面,其柔中有刚、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哲理,独具一格,耐人寻味。

《道德经》中许多哲理命题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三生万物”等都是哲学中非常光辉的命题。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更是脍炙人口的哲理警句。

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本句为《道德经》最著名的哲理论断,是全部书的精粹。原句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在《道德经》中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指宇宙本体,一指自然界发展规律,在这里“道”指万事万物的规律。“自然”,指自然规律。“道法自然”即自然而然,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也即道本于自然,道以自然为根本。

图54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图55 老子“致虚守静”

“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实质上是“无为无不为”,无为指顺应万物之自然而不加以人的主观意志,即所谓“道常无为”。无不为则认为顺应自然规律最终便能无所不为,也即万事只有符合自然规律,才能成功。“道法自然”实质为“自然无为”,其精髓在于“自然”二字。

杨力启示

道的本质即为自然,《道德经》全部书的诣旨就在于“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规律,不加以主观的约束。老子这一光辉的命题对于宇宙自然规律来说是积极的,唯物的,但照搬于社会规律却是消极的、倒退的,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能改造社会的,不能做命运的奴隶,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无为而不争是消极的,应该加以否定。

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的中心思想是自然无为,即应顺应自然规律。无为实为不妄为、不强为,无不为指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无为)才能万为(无不为),也即只有不妄为才能万为。什么时候应该“为”,什么时候“不能为”取决于自然规律,“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德经》驾驭自然规律的法宝,是老子“德”的最高境界。

“无为而无不为”应用于社会则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战略战术,有很高的权宜性,颇值玩味。

万物负阴而抱阳。(第四十二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是《道德经》阴阳对立统一规律的光辉论断。是对《易经》“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发挥,是太极阴阳相互作用的体现。负阴而抱阳指太极阴阳鱼合抱,是宇宙阴阳相互作用的精辟缩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

冲气,是《道德经》的重要哲学术语,该句紧接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之后。冲,《说文》:“涌摇也。”《道德经》全书极为强调物极必反的辩证哲理,如“反者,道之动”(四十章),“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曲则全,枉则直”(二十二章),“冲气以为和”紧接于“万物负阴而抱阳”之后,说明“冲气以为合”应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相互冲激后又复归于温和的含义,是形容阴阳二气的作用时而激烈时而柔和,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运动规律。《道德经》对阴阳运动规律掌握得如此神通,是很了不起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

本句为《道德经》“一分为三”的哲理论断。《道德经》一分为三,理论源于《易经》的易卦爻位:天、地、人三位的原理。易卦六爻以上、五两爻象天,二、初两爻象地,三、四两爻象人,一卦分为三位,是一分为三哲理的原胚。《道德经》将其发展为“三生万物”,是对《易经》一分为三的发展。“一分为三”在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医学也有重要影响。

道者万物之实。(第六十二章)

道,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第一章)

“道”为《道德经》宇宙本体论术语,是《道德经》的最高宗旨,也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道”的含义在《道德经》中主要为二,其一,指宇宙万事万物运动规律而言。如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这里道为阴阳运动的概况。强调阴阳的相互作用为事物的运动规律,这是唯物的、辩证的和光辉的,也是老子全书的精华所在。其二,指宇宙本体论。强调“道生一”,道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持“道”为宇宙本体论观点者,则认为道为浑沌之气,无论上述哪一种观点都反映了道家的无神论思想。

杨力启示

同一时代的西方还处在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学世界里,而东方却升起了无神论思想的巨星,足见《道德经》一书的无量价值。

微明。(第三十六章)

微明,是《道德经》洞察事物的原则,即洞察秋毫之意。知微是防微杜渐的先驱,《易经》“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即言要善于洞察几微。如何洞察几微?正如《道德经》所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第三十六章)。即言,才要合拢之,便已预示必将要开放。可见,老子的察微是遵行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的,这就是老子有先见之明的缘故。后世“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韩非子·说林上》),“见微而知著”(宋·苏洵《辨奸论》)和老子“微明”正是异曲同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道德经》的著名格言,蕴含着浓厚的辩证法意味,通过福祸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事物的依存及转化关系。祸福相依关系是非常广泛的,推而及之,可用于善与恶、邪与正、好与坏、吉与凶之间,一切对立面之间都不是绝对割裂的,彼此蕴含着转化的潜机。但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转化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消极地等待自然转化。

本句格言对后世影响甚大,如著名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即是发轫于《道德经》的祸福相依哲言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第六十四章)

本句意在指出万事万物皆由无到有、由小到大。一切行为应遵守循序渐进的规律,和《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一致。

二、《道德经》伦理名句选析

《道德经》的伦理道德受《易经》坤阴坎卦的影响,崇尚“厚载”和“柔顺”。因此,在伦理道德方面主张厚道宽容、虚怀若谷。但老子虽然主张谦让却并非一味退让,而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虽柔情似水,却于柔弱中见刚强,足见老子主张的伦理道德是一种含韧性的美德,和软弱、消极不能同日而语。

此外,老子崇拜水的默默奉献精神和坎坷曲折的经历,告诫为人不宜锋芒毕露,宁肯退避三舍,以免“小不忍则乱大谋”。此外,老子主张少私寡欲、知足莫贪等都是可以借鉴的。老子强调返朴还真,向往人的善良天性,其实是对人们伦理修养的一种鞭策。

至于老子主张自知、自足、自爱,更应该引以为借鉴。总之,老子忍、谦、让的伦理道德是人性中的重要美德的一面,是应该弘扬的,不能以消极软弱概而论之。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第七十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第八章)

《道德经》极为崇善水,主要是受《易经》的影响,《易经》曰“坎为水”,指水性柔顺,涓涓细流,滋灌着大地,默默地奉献着,应秉承水既“善利万物而不争”,又谦泰温和的美德,所谓“柔情似水”。为人既要有水的柔情,也应有水的激情,在必要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

守弱曰强。(第五十二章)

本句是《道德经》名言。老子虽然崇水性之柔,也贵水性之韧性,即水性虽柔弱,却于柔弱中见刚强。滴水也能穿石,鼓励人们事物是能发生转化的,失败的时候要看到成功的希望。水虽然是柔顺的,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也能汇成滚滚激流爆发出无穷威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本句为《道德经》著名格言。在《道德经》中全句为“其未兆易谋,其脆易破,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本意原为万事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故应注意未兆之先,以防患于未然。和《易经》居安思危的道理是一致的,如《易经》系辞传日:“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后世大多将该句作为意志格言,告诫一切雄心壮志,皆起始于具体行动。和后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样的道理。

重积德。(第五十九章)

合德之厚,比于赤子。(第五十五章)

“德”为《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之一,德与道共命为书名,足见德在《道德经》里的地位。

德,指自然的秉力,包括大自然赋予宇宙的功德,德是一种自然力量,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自然神力,相当于佛学中的自然业力。

《道德经》中的德,发展了《易经》坤阴坎水涵藏柔顺的一面,着重于突出大自然温和柔顺的活力。因此于人的品德方面,《道德经》同样要求为人的美德要厚道大度,柔中有刚。

大器晚成。(第四十一章)

此句为老子伦理名言,是赞扬有的人一生中历尽坎坷,久经磨炼后到晚年才实现抱负。提示人应胸怀大志,高瞻远瞩,只要百折不挠,终能一展雄才。成功不介意早晚,贵在有恒。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第六十四章)

慎终如始,即始终如一,才能成功。如虎头蛇尾,事必难成。由于人们往往失败于快成功之时,为了不功亏一篑,因此必须“慎始”。《大戴礼记·礼察》引《易经》日:“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之千里”,即强调了慎始的重要意义。

少私寡欲。(第十九章)

常无欲,以观其妙。(第一章)

无欲无为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德经》的伦理警句。无欲,指无妄欲,并非禁欲,也即并非指抑制生理本能而言。是指一种真朴天性,和无为不争相一致。

老子节制妄欲是应提倡的,但所言“使民无知无欲”则又是应批判的愚民政策。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第二十八章)

“朴”在《道德经》中曾多次被提到。“朴”是老子道的准则,朴,指真朴,复归于朴,即指返归真朴。浑沌初开,人类最早的真朴。这种朴性和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性是一致的,也和佛家的“人人悉有佛性”相同。实际上是清静无欲的一种自然道德。《道德经》第十五章所言“敦兮,其若朴”,即言人之性情开初是敦厚的,是浑然全朴的。因此,老子希望人的品德能回复到最早时的纯朴状态,如第十九章所言“见素抱朴”,即为要抱守真朴。

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不争在《道德经》中曾多次出现。不争,是老子无欲无为的体现。所谓不争主要指在自然、无为的前提下不争,并不是绝对不争,否则《道德经》的“柔弱胜刚强”、“反者道之动”又将如何解释?

图56 五色令人昏盲,五音令人耳聋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第十二章)

本句全文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道德经》伦理的重要格言。本句和第三章“不资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所言一致,道理皆在于为人品性要端庄,既不能被音色惑其心,勾其魂,自己也不能有诱惑人、乱人本性之行为。本句对后世影响较大,如后人“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旅獒》)即与之相呼应。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

老子一贯主张为人谦和厚道,保持内虚其心、不争不斗的淳朴天性。老子认为淳朴是人的自然秉性,应返朴还真。这是老子人性自然主义的又一体现。

致虚极,守静焉。(第十六章)

此为《道德经》修持心性名言。虚指内心的净化为老子无欲无为的体现。守静,指守真返朴,即抱一笃守,“复归于朴”。该句为道家修炼心性要旨。和儒家“坐忘”,佛家“禅定”是一致的,皆以虚静为修持心性的背景,对中国气功的“调心”有重要影响。

知足者富。(第三十三章)

知足知止是老子无为无欲的又一体现。知足,正确理解应是在可能条件下的满足,也即如佛家所言要避免妄欲贪著,意在指出人应淡泊其志,蔑视功利,并非苟且安生无所作为。

自知者明。(第三十三章)

此为《道德经》著名格言,对后世影响较大,一方面指要善于审视自己,和孔子“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则强调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知才能自笃,后世“我行我素”、“走自己的路”便是自知自信的格言。

但老子自知,同样是建立在自然无为的基础上的,目的仍在于了解自己,去除贪念妄求,以淡泊心志。

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

《道德经》“自胜者强”中的“胜”字不是指争强好胜,老子一向反对锋芒毕露,而主张柔弱之中见刚强。因此,该句的“胜”是指能自己主宰自己,去除妄念而达到自然无为的意志境界。

自爱而不自贵。(第七十二章)

此句为《道德经》名言,老子强调谦恭美德,反对唯我独尊的骄傲自大作风。老子的自爱自重是建立在抱朴守真的原则上的,即凡事要以人的淳朴天性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守人的自贵。老子的自爱观点对人的伦理道德的建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道德经》治国名句选析

老子思想比较偏重于宇宙自然,对社会国事采取消极无为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但在治国方面老子也有独到之处,如主张不争无欲,互不侵犯,各自安居乐业,对增强社会的和谐和国际团结无疑是有益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

小鲜,小鱼。老子比喻治国若烹釜中之鱼,少翻动,愈搅鱼愈烂,实质为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老子的原意是想把“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思想用之于治国,意思是听其自然,这是老子把宇宙自然无为运用于治国的典型言论。本句运用于治国是指应坚持一定的方针政策,少改变则少扰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

老子的最终目的是主张小国寡民互不争斗,各安其食。老子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他们没有更多的奢望,唯一的希望是统治者无欲不争(少争霸、杀戮),让小百姓能安居乐业。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恢,大也。《道德经》原意是指自然法网的严密,即道法自然者顺,道违自然者逆之意。后代已将此句移借于社会法律,喻法律制定的严密无漏。

图57 甘其食,美其服

图58 安其居,乐其俗

图59 复归于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