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史而始

郁金香狂热

1637年的荷兰爆发了郁金香狂热,这是近代史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当时由鄂图曼土耳其引进的郁金香球根异常得吸引人,引起大众抢购,导致价格疯狂飙高,在泡沫化过后,价格仅剩下泡沫时的百分之一,让荷兰各大都市陷入混乱。这个事件和英国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国的密西西比公司并称为近代欧洲三大泡沫事件。

图1-1 郁金香狂热

由于郁金香毕竟不像粮食作物一样容易储藏和运输,为了解决郁金香的交易问题,不仅当时的证券交易所将郁金香作为可交易的标的物挂牌交易,街头巷尾的酒吧更是变成了郁金香“看涨期权”的交易场所。根据麦基在《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中的说法,17世纪早期郁金香的日益流行引起了整个国家的关注。“人们,即使是最底层的社会群体,也开始了郁金香交易。”到1635年,40个球茎的销售被记录下来,售价10万荷兰盾。相比之下,一吨黄油的价格约为100荷兰盾,熟练工人一年可以赚150~350荷兰盾,而“8个肥猪”则要花240荷兰盾。(根据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的数据,1637年一个荷兰盾的购买力相当于2016年的11.51欧元。)许多人突然变得富有。一个诱饵在人们面前晃来晃去,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冲到郁金香市场,就像蜜罐上的苍蝇一样。每个人都想象着郁金香的热情会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各地的富人会把钱送到荷兰去,并按要求支付任何价格。欧洲的财富将集中在须德海的海岸上,而贫困则从荷兰最受青睐的群体中消失。贵族、公民、农民、机械师、水手、仆役、女仆,甚至烟囱清洁工和旧衣人,都涉猎郁金香交易。1637年2月,郁金香贸易商再也找不到愿意为其球茎支付日益膨胀价格的新买家了。随着这一认识的出现,公众对郁金香的需求暴跌,价格暴跌——投机泡沫破裂。投机盛宴的高潮过后剩下的是满目苍凉,但是世界资本市场上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却蓬勃发展了起来。

投机英文是Speculate,原意为观察,引申为思索、推测、投机,从字面意思看是看准机会进行投资。投机在国外是个中性含义的词汇,然而在汉语体系中,不免有些负面意味。投机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当然,我们不能为了获利而不择手段,甚至违背法律。但是读者翻阅至此处,至少说明您也是为了获利而来的,长期投资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奉献。无论哪种方式参与资本市场,终归是需要获利才能生存下去的。本书的主题是交易学,盈利是交易的最终目的之一。投机只是交易的另一种说法。在全书开始,我们先一起破除这种名相的执着,投资也好、投机也罢、交易也行,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只要不违法、不违背道德规范,我们没必要执着于哪个名字好,哪个名字坏。

郁金香狂热这场投机盛宴到了末期,主要的特点是全民参与,全民仿佛都富贵了起来。然而结局则是大量荷兰人财富被洗劫,民众开始相互指责,控诉政府。对,这是不是和2015年曾经发生在A股市场中的那一幕幕那么的相似?

互联网泡沫

互联网泡沫是从1999年开始的,那时候美国处于一个相对低息的周期,只有4%左右的利率。流动性开始涌入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在GDP增长,以及股市攀升带来的纸上富贵错觉影响下,居民被拉动的消费增长,极大地增加了企业营收,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这些互联网公司身上投放网络广告。网络广告是当时互联网企业唯一的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新经济概念+营收增长+新商业模式故事带来的预期增长引发了科技股的热潮,让所有的人都心潮澎湃。NASDAQ指数上涨的斜率陡然攀升,互联网大泡沫开始形成。很多企业在IPO的当天就享受了2~5倍的股价攀升,分析师、投资者、企业家、风投、银行全部都陷入狂热的情绪当中,仿佛everybody is winner,no loser.

图1-2 互联网泡沫

资本市场的狂热不仅仅是中国的特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泡沫,不仅是华尔街没有新鲜事物,金融街、陆家嘴也都没有新鲜事物,过去发生的事现在会发生,未来还会再次发生,只不过可能会有所变化地发生而已。耶鲁大学的金融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在2005年曾说:“一旦股市下跌,房地产就成为股市释放的投机热潮的主要出口。大房子所展现的实利主义也已成为自尊心受挫的失望的股票投资者的寄托。这些天来,整个国家在痴迷程度上唯一与对房地产的痴迷度相同的东西只有扑克。”

市场狂热之后崩溃、消退也并非只是中国的特产,美国早已有之。市场狂热、崩溃这样的轮回实在不是哪个政府的过错,祸福无门,唯人自召。股市并没有上涨的义务,也没有不下跌的责任。大家都安心工作,不进入市场或者不管涨跌都安心的进行股票ETF基金定投,不去加杠杆豪赌,就不会有2015年的股市巨幅波动了。所以要说责任的话,每一个置身其中参与者都难辞其咎,这并非监管之过,毕竟没人逼着我们入市交易。

将图1-3和图1-4联合起来看就越发能体会到开篇明义中《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的格言的正确性:“华尔街不可能有新事物,因为投机就像山岳那么古老。股市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会再度发生。”罗伯特•希勒教授所阐述的现象同样在我们这里发生了,时至今日,放眼北上广深和一众新一线城市,2014年至2017年我国能和投资房地产的火爆程度相媲美的事大概只有斗地主和打麻将了。

图1-3 深证成指2014—2016年走势图

图1-4 深圳房价指数2010—2016年走势图

那么面对这些狂热的市场波动,是不是应该理智地置身其外呢?大波动才可能赚大钱,我们应该看到炒房客所赚取的巨额利润正是房地产市场狂热的结果。房地产市场与股票、期货等衍生品市场有着很大的不同,流动性较差,炒房者是认准了房地产与金融体系深度捆绑,房地产的崩溃会极大地影响经济发展,所以屡屡加杠杆爆炒,加之我国房地产市场尚没有有效的做空工具,这也助长了炒房者的赌性。但股票、期货交易就远没有这么简单了,2015年的股市是我国资本市场首次大规模、普遍加杠杆的一轮行情,公众用炒房子的方法去炒股,最终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交易不是赌,2015年股市虽然巨幅波动,但是同样有人盈利。他们如何实现在多数人亏损的情况下盈利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作者尝试引导大家认识交易学,认知专业交易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