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概况

2.1.2.1 经济总量分析
1. 园区技术收入分析

技术收入也称技术性收入,是指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活动所获得的价款、使用费、报酬的金额。技术性收入的具体金额,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时核定的金额为准。技术收入占园区总收入的比重体现了示范区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盈利的能力,也侧面反映出了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图2-1数据可以观察到,2006—201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技术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16年中关村的技术收入已经达到2006年的近6.4倍之多。园区技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2006—2007年下降后,在2007—2008年有少量增长,2008—2014年一直呈下降趋势,在2014—2016年有一定的回升趋势,其中,2014—2015年增长幅度最为明显。这说明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依靠技术所获得的收益越来越多,但技术给园区带来的收益与非技术类收益相比却呈下降趋势,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收益能力有待提高。

图2-1 示范区技术收入及占总收入比重(2006—2016)

数据来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数据手册(2017)》。

2. 园区重点技术领域分析

2016年,在全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中关村示范区以推动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两个抓手”,着力推进“三城一区”建设,持续加强政策引领、产业引领和区域引领。在此形势下,2016年中关村示范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了“四力”提升,即创新能力、创业活力、辐射带动力和国际影响力均加速提升,进一步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如图2-2所示,201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点技术领域主要有环境保护、新能源与节能、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其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包含计算机及产品、软件、集成电路、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信息),均为高新技术产业,总占比高达75.6%。201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重点技术领域总收入高达46047.6亿元,这得益于园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也得益于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

图2-2 2016年示范区重点技术领域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数据手册(2017)》。

2.1.2.2 科技创新人力分析
1. 园区人力投入分析

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专业素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具有固定的研发人员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必要条件。根据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比应不低于企业当年从业总人数的10%。

根据表2-2数据可以看出,2009—201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总体呈增长态势,2016年示范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已经达到了65.7万人,是2009年人数的两倍多。其中,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一直稳定在26%左右,高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这说明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大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人员数量相对稳定。

表2-2 示范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及占从业人员比重20092016

数据来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数据手册(2017)》。

2. 园区人员学历分析

近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人才引进策略不断创新,高端人才加速聚集。2016年,中关村示范区积极推出并试行了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同时创新了外籍人才评价体系,出台了支持雏鹰人才创业等政策,促进了创新创业人才结构优化,为推动全国和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出了路径。

根据图2-3可以看出,2016年中关村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4%。其中,硕士和博士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分别达26.3万人和2.5万人,分别占11%和1%。这体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从业人员高端高智的特点。

图2-3 2016年示范区从业人员学历构成

数据来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数据手册(2017)》。

2.1.2.3 创新投入及产出分析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为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科技活动的固定资产三项之和。根据表2-3可知,2009—2016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逐年增加,到2016年高达1972.4亿元,为2009年支出额的3倍多,但其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稳定在4%左右。这说明中关村企业在科技活动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

表2-3 示范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及占总收入比重(2009—2016)

数据来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数据手册(2017)》。

近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创新产出效率稳步提升。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齐增长,专利质量明显提升。2017年,中关村企业专利申请量69217件,同比增长14.2%;获得专利授权36336件,同比增长4.0%;二者占北京市比重分别为36.6%和36.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1127件,同比增长8.7%;发明专利授权量14782件,同比增长15.3%。中关村企业共申请PCT专利3187件,占全市的比重达47.9%。1989—2017年连续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评选活动中,中关村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46项,其中2017年获得3项金奖。二是创新产出效率快速提升,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中关村企业万人专利申请量达278.8件,较上年提高16.2件;其中万人发明专利申请量165.7件,较上年提高1.7件。2017年,中关村企业万人专利授权量达146.3件;其中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59.5件,较上年提高4件。截至2017年年底,中关村企业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48.8件,约是北京市平均水平的3.2倍。2017年,中关村每百亿元增加值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量分别达到657.6件、236.4件和987.8件,均远远高于全国和全市水平,其中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7倍。

发明项、实用新型项和外观设计项都体现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产出成果,但真正体现创新科技含量的是发明项。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计划。其特点是:首先,发明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它是利用自然规律解决生产、科研、实验等各种问题的技术解决方案,一般由若干技术特征组成。其次,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类。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在于:一是实用新型仅限于具有一定形状的产品,不能是无固定形状的产品或方法;二是对实用新型的创新要求不高,而实用性要较强。由此可知,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才能体现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表2-4可知,2009—2016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项包括发明项、实用新型项和外观设计项。发明项的申请量截至2016年已经高达41127项,是2009年的4.5倍之多;其授权量2016年为14782项,是2009年的近5.8倍。这说明了,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所取得的发明专利也越来越多,创新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但发明项的授权量和申请量还是相去甚远,这说明了大量申请的发明专利没有获得授权,技术研发的科技含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明创新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表2-4 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按类型分组20092016

数据来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数据手册(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