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瓦

我国砖瓦使用较晚,据史书记载,殷商时期的宫殿还用茅草和泥土铺顶,西周时才开始用瓦。瓦,古名甍。砖,古名甓,又名瓴甋。

在秦陵俑坑发现的砖墙质地坚硬,说明秦代已经出现承重用砖。砖的发明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成就。而到汉代,瓦的质量更大幅提高。笔者见过一块汉瓦,它已成为一个精细古董,被加工成高档砚台,有宋人诗词并刻制收藏家姓名。

瓦的诞生使屋面发生巨大变革,建筑跨入新时代。但是早期的瓦吸水率高,汲湿严重,通过人们不懈努力,后期的瓦擀密如石,敲击如磬,吸水率不足3%,甚至优于现在某些瓷器。与此同时再烧上涂釉烧结成完全不吸水的琉璃。秦砖汉瓦还研制过铜瓦、铁瓦。防水功能逐渐由构造防水向材料防水转移。小块的瓦上下左右搭接若做到滴水不漏、百年不渗是很难的。单靠一层瓦防水不够,人们又在瓦下增加青灰背,青灰背上再加10cm的灰背,由磨细石灰与细黏土混合拌匀、掺水、拍实,犹如现在的混凝土刚性防水层。瓦成为屋面防水的主材料,统治屋面近5000年,直到19世纪出现易卷曲、不破碎的油毛毡防水材料,瓦才渐渐失去了作为单一防水材料的辉煌。

古代瓦材是构造防水,高档建筑在瓦搭接有接缝处加上名曰铅易背的金属卷材。

在中国秦代,陶质砖、瓦及管道不仅用于铺砌室内外地面,还开始用于贴砌墙的内表面,并且人们在砖瓦的表面设计刻印各种纹样。在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以及陕西临潼、凤翔等地发现了大量秦代画像砖和铺地青砖,用作踏步或砌于墙壁的砖面上刻有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纹样。

砖瓦都是陶器在建筑上的应用。陶器是人类首次利用火改变物质分子结构的产物,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陶器的产生使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改变,它作为人类进步的见证物,身上蕴藏着最古老的科技信息、文字信息、艺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