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窑洞、土屋、石屋

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利用天然洞穴防寒暑、避风雨和躲避野兽。50多万年前,北京猿人就居住在天然岩洞中。据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在距今7000~5000年前开始出现人工挖掘的居住洞穴,从简单的袋形竖穴到圆形或方形的半地穴,上面有简单屋顶。后来,开始在地面上建造住房,穴居逐渐不再是人类的主要居住方式。但古代陵墓仍然按照地上建筑方式在地下营建。有些粮仓也建在地下,如隋代开始修筑的洛阳含嘉仓规模宏大,占地43万平方米,从隋代至宋代500年间是中国最大的地下粮仓,贮粮近600万石(一石约为100斤)。直到今日,仓内剩余的粮食仍能发芽生长。含嘉仓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西北、华北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地层便于挖掘和气候干燥,穴居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估计中国目前仍有3500万以上的人口居住在窑洞中。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人们在黄土地上刨挖,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陕北的窑洞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在黄河流域,黄土层广阔丰厚,土质均匀,含石灰质,有壁立不会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因此在文明早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被广泛采用。随着人们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被地面建筑替代。中国窑洞这样的浅层地下空间不仅具有良好的地温及较厚土层的围护作用,并且日照、通风、采光、居住者心理对外界信息,特别是日、月、星辰、晴、阴、雨、雪的感受与在传统地面无大差别,同时又不像中、深层地下空间那会遇到建造地下水的处理问题以及日照、通风、采光、紧急疏散与外界心理信息相通的难题,同时设计、制造都较简易。

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层,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缺少的自然条件,也为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窑洞形式各种各样,建筑结构形式基本可分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

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堆区——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这种窑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进村不见房,见树不见树”,外地人又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天井窑院既是游览农村的一大景观,也是考察研究黄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发展演进的实物见证。

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曲线或折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类似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