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红松

1.学名Pinus koraiensis Siebold et Zuccarini

2.科属:松科,松属

3.形态特征:树高达40(50)m;树干灰褐色,纵裂,内皮红褐色;小枝灰褐色,密生黄褐色毛。针叶5针1束,较粗硬,长8~12cm,蓝绿色。球果大,长9~14cm,果鳞端常向外反卷;种子大,无翅。花期6月,球果第二年9~10月成熟(见彩图78)。

4.生态习性:红松喜光性强,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不宜过干、过湿的土壤及严寒气候。在冷凉多雨、相对湿度较高的气候与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棕色森林土上生长最好。红松属半阳性树种,浅根性,常生于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上,幼树耐阴蔽,对大气湿度较敏感,湿润度在0.7以上生长良好,在0.5以下生长不良。

5.繁殖与栽培:播种繁殖时,用当年新采的红松种子进行变温催芽处理。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红松种子,播种后3~5d就出土,7d左右全部出齐,每年的出苗率均达90%以上。当种子有30%以上咧嘴时,即为催芽良好,可用于播种。嫁接时,一般栽植红松嫁接苗有三种方式:一是在苗圃地培育的红松砧木苗上嫁接,一年后,将嫁接苗裸根上山栽植;二是在造林地上按3m×3m、4m×4m或3m×5m等不同株行距,定植4~5年生的砧木苗,实行现地嫁接;三是在培育好的营养杯苗上嫁接,实行移栽定植。常用的是前两种方式,成本低,方法简便易行。其次,还可用扦插法繁殖。

6.应用:多用于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近些年来,人造的红松林也在山区、半山区和林场培育成材了。并且作为绿化树种,它已从偏僻的山川走进了喧嚣的城镇街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