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
- 尹芳 张无敌 许玲等编著
- 1556字
- 2020-08-28 00:23:40
3.2 含淀粉类的生物质资源
淀粉是自然界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成百上千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淀粉属于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植物以叶绿素作为催化剂,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淀粉等多聚糖。淀粉主要存在在于植物的种子或根茎中,为其各类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淀粉资源非常丰富,价格低廉,具有可再生性。因此,淀粉在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都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现代有机及高分子化工的主要原料、石油和煤炭供应的日趋紧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人们将目光转向淀粉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的天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研究和开发。
淀粉类生物质是燃料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包括薯类、粮谷类、野生植物类和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等。薯类原料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等。粮谷类原料有: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等。野生植物类有:橡子、金刚头、土茯苓、芭蕉芋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主要有:米糠、麸皮、各种粉渣等。其基本化学组成见表3-3。
表3-3 几种主要淀粉类原料的基本化学组成
由表3-3可见,上述原料均含有较高的淀粉组分,鲜料一般含70%~80%的水分,淀粉量则达12%~25%;干料一般含11%~14%的水分,淀粉量则达60%~70%。从原料组分上看,这些淀粉类原料都是非常理想的燃料乙醇生产原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原料的资源潜力和可持续性。
甘薯又称红薯、地瓜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对土壤适应性强,耐酸碱性好。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四川、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产量较多,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各不同。鲜甘薯含有70%~75%的水分、20%~25%的淀粉、2%的可溶性糖、2%的蛋白质和少量脂肪。甘薯中的淀粉结构松脆,易于蒸煮糊化,这些都为糖化发酵创造了有利条件。甘薯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少,在发酵过程中生酸幅度小,可以降低对淀粉酶的破坏。目前国内大多数乙醇工厂都采用甘薯为原料生产乙醇,根据文献报道,平均每8t鲜甘薯可产1t乙醇。因此,利用甘薯这样高产作物生产乙醇也是比较经济的。
木薯(Manihot utilissima)又名树薯、木番薯,地下部结薯,为世界三大薯类(马铃薯、甘薯、木薯)之一。木薯起源于巴西,是大戟科木本植物,其生长在地下的可食用圆柱形块根重达几千克至几十千克,其叶和茎能做动物饲料。木薯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和福建等省。木薯块根含30%~40%的干物质,鲜薯中淀粉含量为32%~35%,蛋白质含量为1%~2%,脂肪含量为0.3%~4.3%,纤维素含量为1%~2%,灰分含量为1%。木薯生长在热带雨林,也十分耐旱、耐瘠,基本不用浇水或施肥,在山坡或平地都可种植,不需要田间管理,每公顷产量可达10~40t。乙醇生产是利用木薯块根中的淀粉,平均7t鲜木薯可产1t乙醇。
芭蕉芋又名旱藕、蕉藕、姜芋,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淀粉作物。芭蕉芋喜温耐旱,适应性强,抗逆性强,病虫害危害极小,在我国西南、江南至华北均有栽培,四川省尤为丰富。芭蕉芋块茎淀粉含量在22%左右,含量比甘薯略低,其淀粉是制乙醇的原料,平均9t鲜芭蕉芋产1t乙醇。芭蕉芋最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在地里储存和越冬而不腐烂,可以随用随挖,从而延长了保存时间,降低了产干片的费用。因此,如果能利用荒山坡地种植芭蕉芋,可提高乙醇生产原料的供应能力。
葛根,适应性强,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的特点,适合在荒山和荒地等区域种植,目前在盆地周围山地有大规模的自然分布。四川省野生葛根资源相当丰富。葛根淀粉含量在25%以上,与木薯淀粉含量接近,7t葛根可生产1t乙醇。目前葛根加工以生产保健功能食品为主要利用途径。
以上几种淀粉类原料生产乙醇情况如表3-4所示。
表3-4 2009年不同淀粉质原料单产、乙醇产量、原料成本和适宜区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