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堆肥过程有机质电子转移能力

2.1 堆肥过程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

2.1.1 基于微生物法的胡敏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

与对照组1(CK1)相比,添加不同物料的胡敏酸作电子穿梭体中Fe(Ⅲ)-柠檬酸盐均可被还原(见图2-1)。如图2-1所示,分别以7种物料堆肥三个阶段的胡敏酸作电子穿梭体,以希瓦氏菌(S.oneidensis MR-1)作为电子驱动力,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Fe(Ⅲ)逐渐被还原成Fe(Ⅱ),288h后达到平衡。与CK1相比,并非所有堆肥过程中胡敏酸都促进Fe(Ⅲ)的还原。在鸡粪中,添加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量与对照组2(CK2)相差不大,且略低于CK1,说明鸡粪中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存在抑制作用。相比CK2,升温期与腐熟期牛粪中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这是由于蛋白类物料形成的胡敏酸结构较不稳定,易被微生物利用降解[1],并且与电子转移相关的功能基团含量较低,导致电子转移能力较弱。高温期牛粪中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还原与鸡粪不同,高温期胡敏酸对其还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于牛粪在高温阶段形成氧化还原基团含量较高[2],这与第1章光谱数据得出的结论一致。升温期牛粪中胡敏酸结构较不稳定,其中的N源或C源易被微生物降解利用,产物与Fe(Ⅲ)-柠檬酸盐形成了竞争作用,抑制了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

图2-1

图2-1 堆肥过程中胡敏酸介导希瓦氏菌MR-1还原Fe(Ⅲ)-柠檬酸盐[对照组1:C+M+Fe(Ⅲ);对照组2:Fe(Ⅲ)]

CM—鸡粪;DCM—牛粪;FVW—果蔬;WW—杂草;SW—秸秆;GW—枯枝;SS—污泥;

1—升温期;2—高温期;3—腐熟期;MR-1—胞外呼吸菌

在果蔬堆肥中,高温期与腐熟期中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CK2的1~1.5倍,且高温期>腐熟期,但升温期中胡敏酸对其存在抑制作用。杂草中,堆肥三个阶段的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其顺序为高温期>腐熟期>升温期。木质素类物料(枯枝、秸秆)与纤维素类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添加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量是CK1的1/2,明显低于果蔬与杂草,说明木质素类物料胡敏酸中关键功能基团的含量相比纤维素类较低。从污泥中可以看出,高温期、腐熟期中胡敏酸对Fe(Ⅲ)-柠檬酸盐的还原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高温期>腐熟期,说明污泥中高温期产生的胡敏酸具有一定的电子转移能力。

2.1.2 基于电化学法的胡敏酸电子转移能力特征

图2-2表示7种物料在堆肥的升温期、高温期及腐熟期的胡敏酸与富里酸的电子转移能力(ETC)变化。从整体上看,胡敏酸电子供给能力(EDC)的变化范围是423~1168μmole-/gC,见图2-2(a),略低于富里酸(409~1314μmole-/gC)。然而,在整个堆肥过程中,胡敏酸中电子接受能力(EAC)(801~2878μmole-/gC)显著高于富里酸(610~1441μmole-/gC),见图2-2(b),这说明胡敏酸接受电子的能力要显著高于富里酸。另外,从图2-2中还可以发现,胡敏酸中电子接受能力在整体分布上显著高于电子供给能力(P<0.05),而富里酸中电子供给能力与电子接受能力差异并不显著。有研究表明,这是由于从样品中提取出的腐植酸长时间与空气中氧气接触,一部分电子被氧化,导致胡敏酸的电子供给能力低于电子接受能力[3]。有研究表明,电子接受能力主要来源于芳香族化合物,由于胡敏酸中芳香化程度高于富里酸,导致其具有较高的电子接受能力。与胡敏酸相比,富里酸分子量较低,结构上碳氧比较高,其供电子基团如羧基、酚基的含量高于胡敏酸[4,5],因此其电子供给能力值相对较高。

图2-2 7种物料堆肥过程中胡敏酸的电子转移能力

—升温期;—高温期;—腐熟期;

CM—鸡粪;DCM—牛粪;FVW—果蔬;WW—杂草;SW—秸秆;GW—枯枝;SS—污泥

另外,不同物料电子转移能力在堆肥过程中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胡敏酸电子供给能力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牛粪、鸡粪>枯枝、秸秆、污泥、杂草、果蔬。鸡粪与牛粪中胡敏酸的电子供给能力平均分布显著高于其他物料(P<0.05),然而其余物料的差异并不显著,这是物料成分差异引起的。在堆肥的升温期,电子供给能力的值分别为921μmole-/gC和1098μmole-/gC,分别是果蔬、杂草、枯枝、秸秆及污泥的1.5~2.5倍。这是由于蛋白类物料中含有大量的羧基、酚基及氨基酸,此类基团均为含氧官能团,具有较强的供电子能力,因此其电子供给能力显著高于纤维素与木质素类物料[6]

不同物料中胡敏酸的电子接受能力的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是:枯枝>秸秆>果蔬>杂草>鸡粪>污泥>牛粪。结合紫外光谱参数SUVA290分析表明,相对蛋白质类物料,木质素、纤维素类物料在堆肥过程更易产生芳香碳,并能够进一步氧化成醌基[7],致使其所形成胡敏酸的化学结构更易接受电子。

果蔬、杂草、枯枝及秸秆中胡敏酸的电子接受能力在升温期的含量较低[见图2-2(b)],随堆肥进行,物料中胡敏酸在高温期电子转移能力明显增加,这也与前文电子转移能力及醌基在高温期达到峰值这一结果一致;而到达堆肥腐熟期,胡敏酸的氧化还原功能随着腐植酸形成数量的降低而逐渐减少,导致电子接受能力有所降低。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纤维素与木质素在堆肥初期较难被微生物利用,芳香碳形成数量较少[8]。因此,在堆肥升温期,胡敏酸的电子接受能力相对较低;在高温期,木质素、纤维素被降解形成醌基、酚基、氨基酸等芳香族的氧化基团,其电子转移能力逐渐升高;到达腐熟期后此类功能基团能够继续缩合,形成结构更为复杂的芳香性化合物[9],导致其氧化还原功能基团的数量减少,电子接受能力也相应降低。鸡粪、牛粪与污泥中胡敏酸的电子接受能力相差不大,相比堆肥升温期,电子接受能力在腐熟期均有所增加,但其阶段变化的规律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