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仪器分析(第二版)
- 韩长秀 毕成良 唐雪娇主编
- 2213字
- 2020-08-28 06:51:49
3.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实验技术
3.5.1 测量条件的选择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对测定的准确度、灵敏度等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才能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3.5.1.1 分析线
通常选择元素最灵敏的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测定高含量元素时,可以选用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吸收线为分析线。As、Se等共振吸收线位于200nm以下的远紫外区,火焰组分对其有明显吸收,故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这些元素时,不宜选用共振吸收线为分析线。表3-3列出了常用的元素分析线。
表3-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元素分析线
3.5.1.2 狭缝宽度
狭缝宽度影响光谱通带宽度及检测器接收的能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光谱重叠干扰的概率小,因此可以使用较宽的狭缝,以增加光强与降低检出限。无邻近干扰线(如测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时,通常选用较大的通带;反之(如测过渡金属及稀土金属),宜选用较小的通带。单色器的分辨能力大时,可选用较宽的狭缝;反之,选较窄的狭缝。狭缝宽度的选择要能使吸收线与邻近干扰线分开。可通过实验进行选择,调节不同的狭缝宽度,测定吸光度随狭缝宽度的变化,当有干扰线或非吸收光进入光谱通带内时,吸光度值将立即减小。不引起吸光度减小的最大狭缝宽度,即为应选取的合适的狭缝宽度。
3.5.1.3 空心阴极灯的工作电流
空心阴极灯的发射特征取决于工作电流。灯电流低时,一般不产生自蚀,谱线宽度小,但过低放电不稳定,故光谱输出不稳定,且强度小;灯电流过高,发射谱线变宽,灵敏度下降,校正曲线弯曲,灯寿命缩短。灯电流的一般选用原则是,在保证有稳定和足够的发射光通量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低的工作电流,通常控制在额定电流的40%~60%。实际工作中应通过实验确定。空心阴极灯一般需要预热10~30min。
3.5.1.4 原子化条件
(1)火焰原子化法 火焰类型和特征是影响原子化效率的主要因素。首先要根据试样的性质来选择火焰的类型,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燃助比。低、中温元素,使用空气-乙炔火焰;高温元素,采用氧化亚氮-乙炔高温火焰;分析线位于短波区(200nm以下)的元素,空气-乙炔火焰的背景吸收较大,使用空气-氢气火焰是合适的。火焰类型确定后,一般来说,稍富燃的火焰是有利的。氧化物不稳定的元素如Cu、Mg、Fe、Co、Ni等,用化学计量火焰或贫燃火焰。为了获得所需的特性火焰,需要调节燃气与助燃气的比例。
在火焰区内,自由原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随火焰条件变化。因此,应调节燃烧器的高度,以使来自空心阴极灯的光束从自由原子浓度最大的火焰区通过,以期获得高的灵敏度。
(2)石墨炉原子化法 合理选择干燥、灰化、原子化及除残等阶段的温度与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干燥应在稍低于溶剂沸点的温度下进行,以防止试液飞溅。灰化的目的是除去基体和局外组分,在保证被测元素没有损失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用较高的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的选择原则是,选用达到最大吸收信号的最低温度作为原子化温度。原子化时间的选择,应以保证完全原子化为准。在原子化阶段停止通保护气,以延长自由原子在石墨炉内的平均停留时间。除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残留产生的记忆效应,除残温度应高于原子化温度。
3.5.1.5 进样量
进样量多少也会影响测量过程:进样量过小,吸收信号弱,不便于测量;进样量过大,在火焰原子化法中,对火焰产生冷却效应,在石墨炉原子化法中,会增加除残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实验选择合适的进样量。
3.5.2 原子吸收分析中的萃取技术
为除去测定中的化学干扰,可向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与被测元素形成配合物,萃取后将有机相直接喷雾,或将萃取的有机溶剂蒸发,配成水溶液后喷雾,或用有机溶剂萃取除去干扰元素,再将水相喷雾。
萃取剂不宜选用氯仿、苯、环己烷和异丙醚等,因为它们不但对光有吸收,产生比较严重的背景干扰,而且由于燃烧不完全产生的微粒使光发生散射,造成假吸收。最适宜的萃取剂有酯类、酮类,在测定波长范围内,它们对光无吸收,燃烧完全,火焰稳定。
3.5.3 定量分析方法
3.5.3.1 标准曲线法
配制一组标准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喷入火焰,分别测定其吸光度A。以吸光度对待测元素的含量或浓度c作图,绘制A-c标准曲线。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喷入待测试样溶液,测定吸光度,由标准曲线求出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在实际分析中,有时出现标准曲线弯曲现象。即在待测元素浓度较高时,曲线向浓度坐标弯曲。这是压力变宽的影响所致。实验证明,当Δλe/Δλa<1/5时,吸光度和浓度呈线性关系;当1/5<Δλe/Δλa<1时,标准曲线在高浓度区向浓度坐标稍微弯曲;若Δλe/Δλa>1时,吸光度和浓度间就不呈线性关系了。另外,火焰中各种干扰效应如光谱干扰、化学干扰、物理干扰等也可能导致曲线弯曲。
考虑到上述因素,在使用本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配制的标准溶液浓度,应在吸光度与浓度呈直线关系的范围内。
②标准溶液与试样溶液都应用相同的试剂处理。
③应该扣除空白值。
④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应保持不变。
⑤由于喷雾效率和火焰状态经常变动,标准曲线的斜率也随之变动,因此,每次测定前应用标准溶液对吸光度进行检查和校正。
标准曲线法简便、快速,但仅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对组成复杂的试样,应采用标准加入法。
3.5.3.2 标准加入法
一般来说,待测试样的确切组成是不完全知道的,这就为配制与待测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若待测试样的量足够,与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如电位测定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一样,可采用标准加入法克服这一困难。
本法能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但不能消除背景吸收的影响,这是因为相同的信号,既加到试样测定值上,也加到增量后的试样测定值上,因此只有扣除了背景之后,才能得到待测元素的真实含量,否则将得到偏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