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
- 李诫
- 748字
- 2020-08-28 07:54:54
墙
原典
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
凡露墙:每墙高一丈,则厚减高之半;其上收面之广,比高五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三寸;减亦如之。(其用葽①、橛②,并准筑城制度。)
凡抽纴墙:高厚同上;其上收面之广,比高四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二寸五分(如在屋下,只加二寸。划削并准筑城制度)。
译文
筑墙的制度:墙身的厚度与墙高的比例为1 ∶ 3,如墙厚度为三尺,那么其高度可到九尺。墙的上端斜收的宽度,是其厚度的一半。如果高度增加三尺,那么厚度相应增加一尺,降低的情况也如此。
所有的露墙:墙的高度为一丈,那么其厚度是高度的一半。墙上端斜收的宽度是墙高度的五分之一。如果墙的高度增加一尺,其厚度增加三寸,降低的情况也是如此。(露墙采用草葽、木橛子的时候,要遵循筑城的制度。)
所有的抽纴墙:墙的高度与其厚度相同;墙上端斜收的宽度是墙高度的四分之一。如果墙的高度增加一尺,其厚度增加二寸五分(如果是在屋下,只增加二寸,其设置和建造也应当遵循筑城的制度)。
注释
①葽: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②橛:指小木桩。
长安城的安定门,原为顺义门,明朝改为安定门
原典图说
古代城墙的高度和厚度
中国古代为了抵御敌人的入侵,一般都会建造高大的城墙,其高度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唐朝的都城长安城的城墙高6m,而明朝的南京城墙则有12m高。一般情况下,每个朝代的都城的城墙都是最高的,其他城的城墙要比都城的矮。但边关要塞则不一样,这里的城墙既高又坚固,比如雁门关的城墙有10m高,长城城墙的高度平均为7.8m。
古代城墙厚而结实,厚度一般都在20m以上,有的甚至可达到50m,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攻城战术中,一般都是采用登城而不是轰城,原因就在于此,基于城墙的厚度,以古代的兵器很难将其轰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