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勒工名 明确归属

古代工匠在其所制造的诸如陶器、漆器等器物的底部钤印记名,以示信用,也是玺印的主要功用。《礼记·月令篇》中,就有“物勒工名”的记载。存世和出土文物中,就有若干这样的实物。除了前举湖北清江香炉石商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的两枚陶印,应是当时抑印铭记的陶印戳之外,类似的战国陶玺的遗存,已有若干可以认定的实物。

沙孟海在《印学史》中说:“山东、河北等处出土的战国时代的陶器钤有此种玺文者最多。例如,陈介祺《簠斋藏陶》、刘鹗《铁云藏陶》等书所著录的,多属战国遗物(图2-29、图2-30)。与此同时期的漆器上也曾有这类印痕发现过。如《长沙出土楚漆器图录》中,著录长沙出土漆羽觞底外木胎就有方形、三角形相叠制胎工人的名姓的烙印(图2-31)。”

◎图2-29 宋得

◎图2-30 关里□

◎图2-31 长沙出土漆器烙印

民国时期周进所辑《魏石经室古玺印景》著录所谓“泥玺”数件中,就有今藏上海博物馆的“司工”(图2-32)。孙慰祖认为:“此玺印体如方柱状而不甚规整,形制亦更接近于‘郢爯’铜凿,有穿孔,应是制陶的印记。30年代,山东孙文澜亦获一枚六字陶玺,录入《古陶文释》中。其后又有数枚发现于临淄。这类战国陶玺,多系陶工所用的铭记。”

◎图2-32 司工(陶)战国

一般而言,古代在砖、瓦、陶器上戳记的印章,被称为“印陶”。古代朝廷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和防战御敌,常常举全国之力,兴建宫殿和防御工事,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强化市场管理和征税,要求作坊和工匠在其制品上标注印记,以备查验。图2-33为印有“左宫”印戳的秦瓦当。

◎图2-33 印有“左宫”印戳的秦瓦当

《陈根远说印章》:“秦印陶主要发现于秦都咸阳(前350年至前207年)遗址和秦始皇陵遗址,印文主要是烧造砖瓦、陶器的官署名或地名、作坊名和陶工名等。而在秦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期的都城雍城(今陕西凤翔)中我们只发现少量刻画的符号或编号。秦印陶在战国中期以后的流行,可能与秦献公七年(前378年)后加强了对市井贸易物品的监督和管理有关。民间制陶手工业的产品钤印自己的印记,有利于市井官员的检验和征税。这种物勒工名的制度既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也可以加强对工人的控制。另外,有信心的优秀陶工在自己生产的陶器上钤印,也便于扩大宣传,招徕买家。”

陈根远还于其中将秦砖瓦、陶器上的印陶大概分为五类:

(一)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印陶。多见于宫殿及陵园建筑的砖瓦上,生活陶器较罕见。秦印陶所见中央官署有左司空、右司空、大匠,以及宫水、北司等制陶管理机构名。

(二)徭役性的官营制陶作坊的印陶。其印文包括地名和陶工名,如“美阳工苍”“新城邦”等。

(三)秦代市、亭制陶作坊的印陶,如“栎市”“安陆市亭”等。多见于日用陶器。

(四)秦代民营制陶作坊的印陶,如“成亭当柳恚器”“咸屈里角”“咸直里文”等。

(五)其他类印陶,如秦陶量印陶等。

印章在古代也被用来作为器物名称的图记。例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战国时代量器“右里升”大小两器,铭文“右里敀”四字,并有田字界格,即是玺印形式(图2-34)。战国时代齐国标准量器上,也盖有“陈华右莫禀□毫釜”专用玺。这些都具有图记性质。

◎图2-34 右里敀

当然,玺印还有一种重要的功用,那就是常被古人用来明确器物归属。例如,古代人们就曾在钱币上施印,以明确钱币的归属。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当时有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常见流通的有铜质的蚁鼻钱、银质的铲状布币、金质的郢爰(图2-35)等。“郢爰”,是楚国的金币。

◎图2-35 战国 楚 郢爰

楚金币可分为印子金、金钣、金饼等。其中“印子金”,就是因在金钣上铸有方形的印戳(铭文)而得名。金钣大多呈方形,上面由印戳分为若干个整齐的小方块,整块金钣形似龟壳,重约楚制一斤,即今天的250~260克。楚金币在湖北、安徽、陕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均有发现,印戳铭文为“郢爰”“陈爰”(图2-36)“融爰”“卢金”等。其中,“郢爰”在楚金币中出现时代最早,是当今出土最多的一种,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黄金货币。已发现的整版“郢爰”印有戳记多在五十个左右。

◎图2-36 战国 楚 陈爰

郢,是先秦时期楚国都城的名称,始建于公元前689年,位于湖北江陵,后几经迁移,公元前278年秦将破郢,楚王迁都至陈城,即今淮安,至公元前241年考烈王又在寿春(今寿县)建都,仍名为“郢爰”。楚金币是一种称量货币,使用时需要将整块金钣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再行交易。因此出土的楚金币,大都是零星碎块,大小轻重相差悬殊,而且有切割痕迹。这种金币制造过程是先用有文字的印戳打在泥范上,然后浇铸成型。

马匹在古代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位置。饲养者通常用印烙于马的某个部位,以标明马的品种、养马的场厩、马的编伍或马的主人等。如传世的战国燕7厘米见方巨玺“日庚都萃车马”(图2-37),因为是用以烙马以明确其归属的,当然不适宜用于封泥,由此也足以证明马印至少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马印还有“灵丘烙(骑)马”(图2-38)传世的汉代铁质6.7厘米见方的“遒侯骑马”(图2-39),也应该是当时的烙马用印。“遒侯”,景帝中三年(前147)所封功臣侯。

◎图2-37 日庚都萃车马

◎图2-38 灵丘骑马

◎图2-39 遒侯骑马

我国有饲养马匹的悠久历史。甲骨文中已见马字的多种写法。《易经》中有“乘马班如”“白马翰如”等语。《周礼》中除了有马质、校人、巫马、趣马、圉师、牧师、圉人等养马和畜牧管理的人员记载外,还记载当时已将马匹分成种马、戎马、齐(斋)马、道马、田马、驽马等六类。秦汉之际战乱四起,骑兵的数量激增。汉武帝十分喜欢宝马。张骞通西域,初得乌孙马以献,武帝名之曰“天马”。后来得到大宛的汗血马,比乌孙马还要高大壮实,遂将其命名为“天马”,而将乌孙马改名为“西极马”。因此有人认为,汉武帝为了获得西域的宝马,也是他屡屡派人征服匈奴开通西域的目的之一。

汉武帝对匈奴进行征战,骑兵乃是不可或缺的兵种,由此也促使汉代养马事业得以发展。汉朝廷主管养马的官员称“太仆”,养马的场所称“苑厩”。当时各地各级马厩及其负责官员多颁有官印。如“北地牧师骑丞”(图2-40)、“昌县马丞印”(图2-41)等皆是。《十钟山房印举》中著录了不少这方面的印章,如“未央厩丞”(图2-42)、“梁厩丞印”(图2-43)、“左马将厩”(图2-44)、“厩印”(图2-45)等。传世的马印多为铜质,较偏薄,一般在6~8厘米见方,也有长方形的。

◎图2-40 北地牧师骑丞

◎图2-41 昌县马丞印

◎图2-42 未央厩丞

◎图2-43 梁厩丞印

◎图2-44 左马将厩

◎图2-45 厩印

古代文献中,也屡见关于马印的记载。《北史》卷三《魏孝文纪》载:“延兴三年(472)五月,诏军警给玺印传符,次给马印。”《唐会要》卷七十二中除了《军杂录》:“贞元十四年四月,敕铸左右军征马使印各一纽”的记载之外,还有专论马印的《诸监马印》《诸蕃马印》等节。

唐代马印品种较多,用法有明确的规定,烙印的部位有诸多讲究。《唐六典》卷十一:“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风’之字,而为志焉。”并注曰:“细马、次马送尚乘局者,于尾侧依左、右闲印以‘三花’;其余杂马送尚乘者,以‘风’字印左髆,以‘飞’字印印左髀。”《唐会要》卷七十二《诸监马印》:“凡马驹以小官字印印左膊,以年辰印印左髀,以监名依左右厢印印尾侧。(注曰:若形容端正,拟送尚乘者,则不须印监名。)至二岁起脊,量强羽,渐以飞字印印右膊。细马、次马,俱以龙形印印项左。送尚乘者,于尾侧依左右闲印以三花,其余杂马齿上乘者,以风字印印左膊,以飞字印印左髀。经印之后,简习别所者,各以新入处监名印印左颊。官马赐人者,以赐字印。诸军及充传送驿者,以出字印,并印右颊。”难怪杜甫在《瘦马行》中有“细看六印带官字,众道三军遗路旁”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