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摆摊卖水果(1)

因为斩断了老杏树那么多根须,凌菲在定植的时候浇了一遍灵泉水后,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早晚都浇一次,以保证有充足的灵气让它恢复。

原本她这么做,只是为了帮助老杏树成功定植,没想到竟有了意外的收获——已经结了一次果子的老杏树,竟然又开满了花。

而原本还没成熟的果子,也都纷纷成熟,一个个大如鸭蛋,味甜多汁。

凌菲踩着梯子,在老杏树的配合下,摘了整整一箩筐的杏子。

这么多,她一个人肯定是吃不完的。

凌菲原以为4个小东西会喜欢,结果杏子摘下来之后,它们伸长鼻子嗅了嗅,就再也不碰了,好像那天为了2个果子差点打起来的不是它们。

凌菲刚开始也想不明白,后来这几个小东西也不知道从哪翻出来了,她之前放在上衣口袋里的那两个杏子,又争抢起来,才恍惚明白了什么。

她猜测,或许是那天老杏树为了吸引她的注意,将自身灵力注入了果子,才会使那两颗杏子格外香甜。也正是因为那两个果子带着灵力,小东西们才会抢着吃。

也是,那么挑嘴又只爱吃肉的小家伙,怎么会对普通水果感兴趣呢?

摘了一筐杏子,树上还有一些没摘完的,再加上新开的花,凌菲寻思着,既然吃不了,不如拿去卖了。

她回来这几天,天天花钱,哪怕不出门,也在某宝花了小一万,基本上都是些生活用品,和小东西们的零食、玩具。

眼见银行卡的存款已经不足7万,若是再没个进项,估计她真的要出去找工作了。

除了杏子,凌菲还收获了一些枇杷和无花果,不过都不多,加起来也才半框。

果子摘下来后,放进空间里保鲜,第二天一早,凌菲便开车去了县城,留下4只小东西看家。

凌菲出门得早,这时正是菜市场人最多的时候,她刚将装水果的箩筐从车上搬下来,就有一个大妈看着她的水果新鲜个大,过来问价格。

在听到杏子卖30块钱一斤后,大妈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了她一眼,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旁边一个摆摊卖菜的老奶奶好心提醒她:“这枇杷、无花果,水果店里都只卖十几块,杏子更便宜,几块钱一斤,你卖这么贵,没人买的。”

凌菲笑了笑,并没有降价的打算:“我这杏子跟别人卖的不同,值这个价。”

老奶奶劝了几句,见怎么说她都不听,也就不再劝了,只是喃喃了几句“可惜了这么好的杏子”。

凌菲只管听着,也不去辩解。

她这框里的杏子,实在是太过漂亮,很快又有人来问价了。是个穿得很朴素的老太太。

这次凌菲有了准备,从包里摸出了一把水果刀,切了一小块给她尝味道。

老太太听到30一斤的价格,到没有太大反应,尝过味道后,顿时眼睛就亮了:“我要半斤,可以吗?”

“当然可以。”凌菲放了3个个头小点的秤上,将近6两,“直接放你袋子里可以吗?”

虽然凌菲准备了塑料袋,但是本着保护环境的原则,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老太太扯开自己买菜用的布袋子,让凌菲将杏子装进去,然后从钱包里拿了15块钱给她。

她钱包里大多是零钱,但整整齐齐的,一看就知道是个注重生活品质的人。

旁边一个路过的穿得很时髦的中年女人见状,也走了过来:“也切一块让我尝尝。”

凌菲切了一小块递给她。

中年女人或许是怕酸,接过去后,小小地咬了一口,细细品味一番后,就露出了和刚刚的老太太一样的表情:“能便宜点吗?”

凌菲摇头:“抱歉,不讲价。”

中年女人说道:“你便宜点,我就多买几斤。”

凌菲还是摇头:“抱歉,真的不讲价。”

中年女人乐了:“你这妹子看着是个机灵的,怎么就这么轴呢?你便宜点,早点买完早点收摊不是更好吗?”

凌菲依然摇头:“您就是把我这两筐果子都买了,也是这个价。”

中年女人见说不过她,摆摆手说:“行吧行吧,先给我称一斤吧!我带回去看看我老公、儿子吃不吃。你再把那个枇杷和无花果给我尝尝。”

凌菲先给她切了枇杷和无花果,然后再去称杏子。

在她称杏子的时候,中年女人又说:“枇杷和无花果都给我称一斤。你还别说,你这水果卖得贵是贵了点,但真的比别家卖的好吃太多了。”

凌菲笑着说道:“这果子是我们自家里种的,别说施化肥、喷农药了,就连浇的水都是山泉水,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味道自然是不同的。”

中年女人煞有介事地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卖30一斤确实不贵。你们家这果子多吗?”

凌菲摇头:“暂时还不多,也不知道能卖几天。”

中年女人立马说道:“那再一样多给我称一斤。”

原本因为价格贵望而却步的人,也纷纷说道:“真有这么好吃吗?也给我尝尝看。”

“我也要。”

“还有我……”

没一会功夫,凌菲的小摊边就挤满了人。

尝过味道的,财大气粗的都是三五斤的买,也有嫌弃太贵的,叹息着走开了,或者是买个一斤半斤的。

还有那么几个过分的,一连吃了几块,却一直说没尝出味道来,反复问凌菲要。

凌菲也不生气,微笑着说道:“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卖水果,我知道我卖得贵,所以先让大家尝尝味道,看看值不值这个价钱。既然尝过后觉得不值,不买便是。”

然后转头就招呼新来的顾客。

凌菲也不是个小气的人,但就是瞧不上这些喜欢占人便宜的。

也是她现在生意好,争先恐后来买的人多,很快就将那几个只试味却不买的人给挤到了一边去。那几个人红着脸想要争辩几句,却发现根本没人理他们,只好灰溜溜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