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艺之美为何是健全的

民艺品给我们以启示:工艺之美无论是来自何处都是健全的,这样的美无论怎样都是健全的。

过去对工艺之美的评价是“怎么说都是美术性的”。从而将为美而作的物品视为最高端的作品。因此,“美术品”即“贵族用品”,有着很高的评价,并以此作为美之标准。但是民艺品所显示的美,已经对这样的标准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正。如此给我们的教诲是:决定工艺之美的,不是按照美的要求去制作,而是由用途来确定的。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稳妥地确定以下的公理:与为美而作的器物相比,为用而作的器物才是美的。或者可以这样说,无论是上等品还是普通的器物,为用而作的才是美的。为何与前者相比,后者有着众多的美的作品?这是因为其性质是普通的器物,是与众多的用途结合在一起的。

一般作品被看作“美术”时,就意味着离开了现实,超越了实用的世界。当用与美相分离时,似乎离开了用就能接近美。今天,许多工艺家都将用放在了第二位,而去追求莫名其妙的美。如此只不过是将美术与工艺混同起来,是离开了用的工艺。用途即工艺的美之源泉。以美为目的而制作的物品多是高价物,缺少作为工艺的美,这是不可思议的。真正的实用品与真正的工艺品具有同样的意义。当美背离用之时,用与美均不复存在。

如此去说是意味深长的。所谓用,不仅是物之用,同时也是心之用。物品不只是日常之用,目视、手触也是使用。若是悖于心,或许就不知该如何使用。如同在食物极丰富的时候,食欲却偏弱,从而导致营养减少一样。所谓用不仅是物性之属吧,如果解释为功利性之义,我们也许就放弃了造型、色彩与纹样。要是这样,物品也不具备真正的用之义。应当知道,当物不再为心服务时,物的作用会减半,物与心必须结合在一起。纹样与造型、色彩都必须与用一体,美就存在于这样的用之中。以用为主的意味会增加美的价值。

工艺之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唯一的真理。(一)若是用不能产生美,就没有真正的美;(二)如果美与用相结合的话,此时的用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工艺即用之美的外在形式,离开了用,美便不复存在。这是工艺的根本性的约束,若是这一法则混乱,美也会随之混乱。要是忘却了用而去追求美,就是“美术”,而不能使用“工艺”之名。没有用途就没有工艺的世界,因为没有“工艺”就不会有工艺美。如今的许多工艺品以美来抹杀用,实际上,对用的无视才会抹杀真正的美。如同怪物般的纯粹之“美”在工艺的世界里是不可能存在的。

民艺品是美的,但这些不是工艺品中的用品,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用品,是在每天的生活中使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我们所看到的民艺品的全部都是用的形态,实际上不仅是用,而且还与美有着种种的关联。其实,民艺品有着从自身出发的民艺品之美的命运,用是孕育美的最大动力。

服务于用的物品,由于被服务者的质朴,与之相应的是单纯的风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谨慎、安静、朴素的姿态,人们将这样的美叫作“涩”。因为是服务于生活的器物,所以必须是自然结实的。纤弱并不耐用。民艺品之所以展示出健康之美,是因为作用于手的缘故。这就是远离病弱,而保障美的力量,也是健全的用品所拥有的力量。

贵族物品之所以罗致了众多的毛病,是因为不再服务于用,而且与手无关。其多数被闲置于某处而不再使用,上面有着过度的装饰,因错综复杂之美而显不足,这样的物品是麻烦的。不能使用的物品其质地必然是松垮的,因而是纤弱的。去除错综,抛弃华美,杜绝浪费,不再精致,这才是民艺品的造型、色彩和纹样应有的形态。“不再精致”应该是民艺品之美的基础。

我已经对民艺品为何具有健康之美,以及健康之美来自何处的问题作了明确的答复。与用有关联的,也会与美有关联。一旦离开了用,也就离开了美。美产生于用是其常态。我必须要为用与美的结缘赞美。工艺之丑陋是用与美之分离造成的。如今的作品之恶,是忘却了用而追求美所致,还有一个原因是将用放在次要的位置而追逐利润。真正服务于用的器物,应该不是劣质的器物。事实上,作为日常用品的民艺品都是健康的,劣质器物的产生是近代以来才有的事实。

当用是其生命,当器物完成于用时,器物将会更加美好。器物使用越久越美。“手工”“使用”增加了器物的趣味。这样的器物有时也会放置于某处,在鉴赏时才会发现其长时间的劳作痕迹,才能够读出美之服务历史,才可能赞美其服务之功。当我们在谈论美时,也必然会说起其作为用品的生涯之美。

我在此所学习到的,是发现器物之美的秘义。那些难以使用的器物、不堪使用的器物,不能叫作器物,不具备器物的资格,没有器物的意义,因而不具备器物之美。对于工艺来说,是用美如一。

民艺品虽然是最为贫寒的器物,却是真正的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用品。是所有器物中能够在实际中使用的物品,是所有人共同需要的普通物品。是人们的所有私有物品中,最为平易无罪恶感的物品。这样的物品是美的,也只有这样的物品才具备最为深沉的美,如同神助一般。我们要远离财富之恶的领域,才能进入拥有最为厚重的美之世界。这样的真理或许会给我们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