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东方讲史之续·细说秦汉
- 黎东方著 陈文豪整理
- 1675字
- 2021-03-24 21:42:18
九 台从攻秦
秦国在惠文王与昭襄王之时,尤其是昭襄王之时,不断地对魏韩赵楚出兵,削弱这四国。四国也试图联合抵抗,联合反攻。其中有三次获得燕国参加,有一次获得了齐国出面领导。
它们在东边。它们分据了中国东边的南方与北方,而秦国是分据了中国的西边。它们的自行联合,是南方之楚与北方之魏韩赵的纵的联合,因此这联合在历史书上被称为“合从”(纵的联合,从字是纵的古写)。
秦的对策,是说动或威胁东边的一国两国或更多的国,作由西到东的横的联合。这横的联合,在历史书上被称为“连衡”(衡字是横的古写)。
合从的行动,前后有过四次。第一次合从,在“惠文称王”一节,已经提到过它发生于公元前318年。策动人是那作过秦国的大良造,回头到了出生地魏国,做了魏襄哀王的宰相的公孙衍,公孙衍的绰号是“犀首”(犀牛的头)。主盟人是楚怀王,参加的有楚魏韩赵燕五国。
五国的联军,开到了函谷关,秦军开关迎敌。联军战败向东撤退,不久,齐国出兵攻魏,因为齐宣王自居为秦惠文王的好友。秦军于次年向东进军,大胜韩赵之军于修鱼(修鱼在今天河南省的修武)。
第二次合从攻秦是在秦昭襄王九年(公元前298年),距离公元前318年第一次合从攻秦已经有了二十个年头。
策动这第二次攻秦的是齐国的孟尝君。主盟人是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参加的仅有齐韩魏三国。
楚国这时候,无力参加。怀王已经上了秦昭襄王的当,亲自到秦国去和昭襄王见面谈和,被昭襄王扣留在咸阳。楚国的大臣扶立了怀王的儿子顷襄王,对秦国表示“楚国失君有君”,不在乎怀王能否被释放回国。这些大臣虽则做到了使楚国不致因为“失君”而大乱,但也绝无力量来参加孟尝君所领导的合从攻秦。
这一次的合从攻秦,赵燕两国也都不曾参加。赵国这时候武灵王已于上年退位,传位给小儿子惠文,自称“主父”,在专心准备吞并中山国。中山国原为胡人的一大部落,叫做“鲜虞”,它逐渐扩展,成了一个占有河北省定县至石家庄一带的大国。两年以后,公元前296年,“主父”果然灭掉中山。
燕国在位的国君是燕昭王。他是燕王哙的儿子,无意于攻秦,而有志于对齐报仇,因为齐国曾经在公元前314年乘燕国内乱而入侵,一度占了燕的国都(今日的北京)。燕昭王其后果然报了此仇。
由于这些原因,赵燕两国不曾参加公元前298年的第二次合从攻秦。第二次合从攻秦,虽则参加者仅有齐韩魏三国,却由于孟尝君领导有方,打到了函谷关,获胜。次年,再打。第三年,又打,打进了函谷关,占领盐氏城,秦国求和,以山西临汾之西南的武遂还给韩国,今日风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还给魏国。
第三次合从攻秦,是在公元前247年,距离第二次合从攻秦竟有五十一个年头之久,可见反秦之难。
策动这第三次合从攻秦的是魏国的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主持这第三次合从攻秦的也是他。他此时原已因事滞留在赵国。由于秦军来围魏国的国都大梁(开封),他率领亲信的好友与宾客奔回大梁,接受他哥哥魏安釐王的任命,做了魏军的统帅,迎战秦军。赵国、楚国、韩国、燕国也都派了兵来,帮助他。
他率领五国之军,与秦军决战于大梁一带获得大胜,秦军的主将蒙骜落荒而逃(大梁一带是在黄河之南,在当时叫做“河外”。与它对岸的黄河之北,今日的“豫北”是所谓的“河内”)。
第四次合从攻秦,是在公元前241年,距离第三次合从攻秦仅有六年。策动人是赵国的将军庞煖,参加的有四国:赵楚魏燕。这一次四国的联军不曾打胜。
除了这四次合从以外,冯君实在他的《中国大事年表》中说公元前287年有过一次由苏秦与李兑共同发起的合从,参加的是齐赵楚魏韩五国。冯君实只是说了苏李二人“约”这五国合从攻秦,不曾交代这件事做成了没有。
李兑是赵惠文王的“司寇”。苏秦在此时住在齐国,是燕昭王的代表,齐湣王的客人。传说,他暗中负有燕昭王给他的任务:劝齐湣王吞并宋国,以引起其他各国的恐惧,成为各国的公敌。
齐湣王确是在公元前286年出兵。五国联军于次年击溃齐军,占了齐国的极大部分,齐湣王走死,齐国剩了莒与即墨两城,齐国的忠臣扶立齐湣王的儿子太子法章为王(历史书上的齐襄王),死守莒与即墨两城。
在这一年,苏秦被人刺杀,死后他的尸首被齐王下令“车裂”。
苏秦不像是一位反秦的人而像是一位反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