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到“文化大都市”的萌芽阶段

上海要在21世纪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必然要在科技、教育、人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城市文明程度等各个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充分反映了进入新世纪后上海在文化建设上新的发展雄心和更高的追求。

一、“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提出及其背景

2000年10月14日,中共上海市委七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之一”。

2001年2月12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认了这一上海文化发展目标。2001年2月7日,在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市长徐匡迪所作的“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的报告”中,根据中央对上海发展的定位,将上海的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十五’期间是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的关键时期。”“‘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发挥国际大都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在“国际大都市”初步确立背景下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强调了上海这个城市的国际联系和城市发展的国际背景,强调了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总的战略目标的匹配,强调了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上海这座城市特别应该发挥的国际文化交流功能,反映了上海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上升和上海对经济全球化规律的认识深化,是上海“国际大都市、四个中心”奋斗总目标的合乎逻辑的扩展和延伸,成为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国际文化交流并不能涵盖上海所有的城市文化功能,这与当时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有关,其不够完满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到“文化大都市”

(一)丰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内涵

2003年后,中央提出上海要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要成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正式明确了上海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围绕“建设文化大都市”,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抓住承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契机,2004年召开上海文化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研究制订的《上海文化发展纲要(2004—2010)》,对上海文化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做出了新的判断:“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竞争尤为突出;在我国改革深化和体制转换的关键时刻,社会更加开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上海文化面临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创造力,强化城市文化功能,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要求。”“当前,上海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文化建设处在重要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孕育着城市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迫切需要先进文化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同时为城市文化建设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人民群众对城市文化发展充满着热切期盼,形成了城市文化建设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基本判断的基础上,“纲要”提出上海到2010年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努力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构建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城市文化新格局,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衔接的城市文化新体制,形成与服务市民、服务全国的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文化新特色,达到与上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目标相协调的城市文化新水平。”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所提出的上海文化发展目标相比,这个“总体目标”显然要求更加全面,内涵也更加丰富。至此,“文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已呼之欲出。

2006年1月20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规划再次确认了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四个中心”的战略发展目标。具体来说,“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被表述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办好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框架,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阶段性进展,为上海从2011年到2020年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中,还着重提出“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面向新世纪的文化事业,努力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强调“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宣传工作,推动上海文化艺术多渠道多方式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上海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十五计划的建议.[2018-04-26].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3/20001021/class000300001/hwz220515.htm.可见,在“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实现的背景下,也必然对上海的文化发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至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城市文化定位被普遍接受,为上海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发展和政策制定指明了方向。

(二)明确“文化大都市”目标

2007年5月24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在这里,“文化大都市”成为上海新世纪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最为凝练的概括。进入新世纪以后,上海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文化建设也处于新的重要发展时期。建设“文化大都市”目标,体现了上海文化发展新的历史要求,体现了上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

2008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文化大都市建设课题调研计划”推进实施,集中在文化大都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品牌、文化参与、文化创新和政府职能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对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内涵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到2020年,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解放日报》2011年11月24日。

三、该时期的发展重点

(一)文化管理体制再改革

在此期间,上海市在文化领域的文化管理体制方面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0年4月,原上海市文化局和原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建制撤销,成立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实现“文广合流”。2001年4月,组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与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转变职能,主要对全社会、全行业实行管理,推动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构建文化产业扶持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构建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提高市场监管水平;构建文化艺术创新体系,促进艺术繁荣。通过深化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新华发行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等文化集团的改革,使文化企业与原来所属政府职能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通过优化文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形成主导产业能力和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倡导产权和产权主体多元化,允许不同经济成分参股,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文化生产效率和效益。

2003年,上海成为文化体制改革9个综合试点省市之一,启动了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了转企改制与管理体制再改革,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探索”:一是改进和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是全国第一家转制的出版文化单位,市委宣传部作为其国资管理单位,向其派出外派董事,对其出版物政策导向予以有效监管。这种制度后来发展为“编辑政策委员会”,以保证重大问题的出版导向。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主要是理顺三重关系,即党政关系、资产关系和行业关系。三是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管。上海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领域国有监管制,上海国有经营性资产基本上由国资委管理,只有金融和文化是委托管理,而文化国有资产经营成绩突出。四是建立文化投资、文化资助平台。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和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上海精文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以国有股权投资的方式,带动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引入。五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2004年,中央向全国推广上海对文化领域综合执法的文化督查总队经验。六是成立文化行业协会。上海已成立近40个文化行业协会,形成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互相协调发展的局面。2011年5月11日,中宣部、文化部联合下发通知,把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要求确保在2012年上半年之前完成。上海在此次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中也做出了有益探索:一是市属16家国有文艺院团分为经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并公布的6家院团保留事业体制、4家地方戏曲院团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建立公益性保护传承机构且继续实行事业体制、6家院团转制为企业等3类。同时,16家国有文艺院团整合为3个板块运行管理。

上海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不仅聚焦重塑国有文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盘活存量,还在增量或体制外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有着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一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全国领风气之先,文化创意产业园诸多政策性改革都为全国做出示范。2010年4月,上海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在文化与金融结合上,2008年,上海设立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担保有限公司和投资公司,2010年创设全国第一个文化传媒行业的私募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文化与贸易、产权结合上,上海建立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平台、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在文化与科技结合方面,网络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上海文化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门类之一;在文化与资本的结合上,上海上市文化企业在全国名列第一,“东方明珠”主板上市、2006年“新华传媒”借壳上市、2010年“东方财富”创业板上市,此外,“盛大网络”、“第九城市”、“分众传媒”、“携程网”、“前程无忧”5家文化信息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黄昌勇:《当前形势下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与对策》,《科学发展》2013年第2期。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市进一步加强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文化设施建设“重心下移”,启动并扎实推进百个博物馆、百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百个剧场、百座城市景观雕塑、百处优秀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五个一百”工程等设施建设。2005年、2006年,上海市政府连续两年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列为市政府当年“十大实事项目”,2009年将“农家书屋”建设列为市政府“十大实事项目”,得到切实执行;2008年上海市率先研制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展试评估工作。与此同时,以文化广场改造、世博演艺中心建设、上海历史博物馆建设、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大世界修缮改造、上海群艺馆改扩建等为标志,新一轮标志性、功能性文化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随着城乡一体、纵横贯通、资源共享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基本建成,公共文化15分钟服务圈不断完善,夯实了上海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基础,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上海文化人才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已显示出旺盛的发展势头,并在人才集聚、培养和储备等方面采取了多措并举的手段,来营造灵活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是政策支撑。截止到“国际文化大都市”目标正式确立,上海市先后出台了多部与文化人才扶持培养相关的政策,详见表2-1。

表2-1 上海文化人才扶持培养政策一览表

①资料来源: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http://www.law-lib.com/lawhtm/2001/36573.htm,2015年9月20日。

②资料来源:2014年度上海文化人才专业技术水平认证项目公告.http://shcci.eastday.com/c/20140630/u1a8186396.html,2014年6月30日。

③资料来源:关于实施“上海市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的通知.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42196/node42202/userobject7ai367665.html,2013年8月21日。

④资料来源:2008创意大戏育“优才”《上海创意产业优才培训计划》启动.http://www.sheitc.gov.cn/jjyw/632642.htm,2008年2月3日。

续表

①资料来源:上海市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42196/node42202/userobject7ai367645.html,2013年8月21日。

②资料来源:关于实施2010年度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促进计划的公告.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4/node32924/node32928/userobject7ai240817.html,2010年9月28日。

③资料来源: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42196/node42202/userobject7ai367647.html,2013年8月21日。

①资料来源: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目录.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42196/node42202/userobject7ai367644.html,2013年8月21日。

②资料来源: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实施办法.http://shcci.eastday.com/c/20140404/u1a8015607.html,2014年4月4日。

③资料来源:沪府发[2015]1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http://www.shui5.cn/article/78/76399$2.html,2015年1月30日。

二是依托产业园区实现人才集聚。上海历来都比较重视吸引和集聚人才,并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资源与环境优势集聚了大批储备人才,实现了“产业集群”汇聚“人才集群”。以泰康路为例,泰康路是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一条仅长420米的小马路,是历史与现代交汇、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地方,既有上海传统的石库门民居,又保留了不少现代工业建筑,有近百年的历史。1999年初开始,原卢湾区政府、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将泰康路定位为工艺品特色街,在此基础上进行旧厂房、旧仓库和旧民宅的转让和置换,逐步引入来自国内外的一批从事创意设计的艺术家、画家和设计师加盟。2000年5月,打浦桥街道办事处又以盘活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创意产业为目标,对泰康路上的“田子坊”进行改造,开发旧厂房2万余平方米,吸引具有世界各地特色的艺术设计工作室29家,工艺品、画廊8家,以及众多酒吧、咖啡馆、娱乐场所等,就业人数超780人。2004年,田子坊首个石库门民居对外出租。2005年4月,田子坊正式授牌成为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运行机制演进研究.http://3y.uu456.com/bp_6stb89ehhr4mu7525ehm_11.html,2015年10月19日。。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意产业,实际上是将泰康路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并放大,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所带来的整体联动效应更为明显。除一批“海归”艺术家和企业家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英、美、法、德、意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优秀创意设计人才,他们不仅带来了国际最新的创意设计理念、动态和运作模式,同时吸引了不少本地设计师一起参与,成为上海文化创意设计人才的“孵化器”,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培养了一批新兴后备人才。此外,国内著名的艺术家陈逸飞、黄永玉、尔冬强等均在泰康路设有私人工作室、艺术中心等。目前,泰康路已发展成为上海乃至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发展基地。

三是依靠教育资源培育优秀人才。上海市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和科研力量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大量人才。黄浦区不断加强人才孵化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站、设计培训中心、数码先进制造技术工作站等;徐汇区的“创意设计工厂”、“乐山软件园”和“虹桥软件园”等分别依托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优势;长宁区天山路时尚产业园则依托东华大学、市服装研究所的科研优势;高校及科研院所开设的相关专业等均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拥有充足而优良的人才储备提供了前提和保障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http://www.1128.org/node11/node211/200602/con103962.shtml,2015年10月18日。。特别是在管理人才培养方面,2010年,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在沪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共同打造上海市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对政府创意产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创意产业集聚区管理人员、创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意企业从业人员等开展培训。首批挂牌成立的5个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亚太地区经济和信息化人才培训中心等。培训班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政府创意产业管理人才,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上海首办培训班探索创意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新模式.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0/07—27/2429212.shtml,2010年7月27日。

四是凭借扶持计划储备优秀人才。2001年,上海首次提出设立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2015-09-20].http://www.law-lib.com/lawhtm/2001/36573.htm.。2005年,为鼓励文化创意产业重点行业的企业设立大师工作室,上海首批“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揭牌唐骋华:《创意上海》.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2682/node32684/userobject7ai252578.html,2011年1月4日。,工作室的成立为创意企业培养和提供了一批专业、新锐文创实践人才。此外,“上海创意产业优才培训计划”、“上海青年高端创意人才促进计划”相继出台,从就业、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为从事文化产业领域的人员提供培训及其费用资助;为优秀人才提供专场展示和广阔的个人发展平台;通过建立创意基金,每年注资100万元为优秀人才提供包括作品版权、买断新秀作品等方式的定点培养费;引进国外创意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和刚毕业的设计师,使其形成西方设计理念与中国文化元素中西合璧的创作路径,推动提高本土设计师的水准。上述举措,为培育、带动一批青年优秀文化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也为其提供施展拳脚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