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悲观的“小巨人”

——浙江男孩的英雄情结

每个人的童年对自身的成长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童年是塑造人们性格和品质的重要阶段,无论一个人的一生是成功还是失败,性格是忧郁还是开朗,都可以从他童年的经历中寻见一丝痕迹。纵观人类史上的成功人士,不乏一些务农出身的人,他们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对其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件事情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如今的饮料界“大王”——娃哈哈的创始人宗庆后少年时期的经历,也影响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创业萌动的原点,是他取得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年的生活环境,铸就了宗庆后强大的内心世界,他从不怨天尤人,他以民族英雄为偶像,汲取英雄人物身上的品质,努力奋进,取得了别人无法拥有的成功。

1.童年的艰辛:内向少年的狂野内心

1945年10月12日,江苏省宿迁市东大街的一户普通民房里,一对平凡的夫妻喜得一子,这便是后来的宗庆后。说起宗庆后,不得不从他少年时代的艰辛生活说起。其实,回顾那些成功人士的一生,从他们的童年及少年时期的经历中就可以窥探到一些带有因果色彩的信息。少年时期的环境和经历,无论是对成功者还是平凡者来讲,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一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看他年少时期所受到的影响,这对于一个人未来的成就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宗庆后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年少时期生活环境的影响。虽然,从人们世俗的眼光来看,成功者早年的生活大多是枯燥乏味的,根本没有什么跌宕起伏可言,但正是这种漫长、枯燥的生活,磨炼了成功者的意志,使得宗庆后创造了一个令人目眩的创业神话,缔造了一个“饮料王国”。如果人们把目光停留在他年少的时光里,那么会看到一个不同于人前的宗庆后。

其实,宗庆后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宗启只是当地邮局的一名小职员。宗庆后的祖父曾是“东北虎”张作霖手下的一名财政部长,并担任过河南省的代理省长,其父亲也曾在国民党政府当过职员,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宗启很难找到工作。无奈之下,宗启夫妇只好搬迁到宗庆后祖父的安葬地——浙江省杭州市。然而对于外来户来讲,换个环境虽然能避免很多麻烦,但生活却更加艰难。那时,宗庆后的父亲时常要接受检查,最后被迫搬到农村去接受改造。

宗庆后虽然出生在一个家道衰落的家庭,但父亲宗启受过高等教育,对宗庆后也寄予了传承家世的厚望——“宗庆后”意喻为宗家庆幸有如此后代。从宗庆后中年后的作为可以看出,他确实没有让自己的父亲失望。1949年,宗启夫妇带着宗庆后离开了江苏宿迁市,迁居到了浙江杭州市。在宗启的思想里,杭州是自己的祖籍,此次搬迁等于落叶归根,而宗庆后也就此成了一名杭州人。

宗庆后一家是踏着秋天的落叶来到浙江杭州的。满怀希望地想在这里得到发展的宗启,第二天就被泼了一身冷水。宗启毕业于大学化学系,当他以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就可以脱离过去的不愉快、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学改变家人的境遇时,却没有想到,当他来到浙江的第二天,当地工作组就已经得知他曾在旧政府邮局工作过的“历史”,这段“过去”就像一块牛皮糖,黏在了宗庆后一家身上,任凭他们如何撕扯都无法甩掉上面的“甜腥味”。紧接着,宗启不断地接受审查、隔离、教育,后来他不得不放弃刚刚创立的学校,被迫到农村接受改造教育。

如果说童年时的经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就是产生这一影响的主要人物。对宗庆后而言,来自于母亲的影响无疑是非常巨大的。或许,“母亲的影响”这一话题早已屡见不鲜,但纵观那些成功者,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他们大部分人出生在普通的家庭,但却都有着一位坚强而又伟大的母亲。值得庆幸的是,宗庆后的童年时光正是和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一起度过的。

父亲宗启的离开,让这个原本摇摇欲坠的家,骤然之间轰然倒塌,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宗庆后的母亲王树珍身上。那时候,宗庆后的母亲在工商联办的一所私立学校教书,薪酬并不乐观,一大家子人全靠母亲微薄的收入过活。虽然母亲王树珍每天要在学校工作12个小时,下班之后还要回家照顾孩子,但宗庆后从来没有在母亲的脸上看到过对生活抱怨、对命运退怯的表情。在宗庆后的记忆里,母亲总是一副从容不迫、处事坦然的样子,她每天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孩子与学生之间,来回奔波、忙碌着。为了能够保住这份教师的工作,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母亲还要挤出时间来读书和学习。

这种艰辛的生活条件使得原本就性格内向的宗庆后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他总是默默地看着母亲为这个家辛苦忙碌着,对母亲的敬重从懂事起就开始了。宗庆后不忍母亲日夜操劳,决心帮助母亲分担家务,但当时他毕竟年龄尚小,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坚强起来,多照顾弟弟们,尽量给母亲减少麻烦。虽然宗庆后幼年时和大部分孩子一样,希望母亲能多陪伴自己,多关心自己,但是他知道母亲照顾这个家已经力不从心了,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来陪伴自己?所以,他只能让自己学会独立。

大多数时候,宗庆后的母亲是严厉的。有一次,宗庆后带着年幼的弟弟在家附近玩,看到邻居家的孩子吃糖,任凭宗庆后如何推拉,弟弟就站在那个孩子跟前一动不动,神色中不时流露出对糖果的渴望。这时,母亲刚好出来找他们兄弟,看到两人的神情,当即把他们带回家中,并且严厉地给他们定下了规矩:以后再看到别人吃东西,不许停留,要立刻离开,并要求他们不能再出现像今天这样的情况。身为哥哥的宗庆后也受到了母亲的训斥,母亲告诉他:“弟弟们年纪还小,肯定无法控制自己。身为哥哥的你,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给弟弟们做榜样,并要管好两个弟弟。”自从经历了这件事情,宗庆后变得越发懂事了。再遇到邻居孩子吃东西的情景,他都是默默地把弟弟们拉走。童年的这段经历,也让他养成了“人穷志不穷”的傲骨。

1953年,宗庆后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身为教师的母亲在择校方面有一定的眼光和坚持,因此,宗庆后被送到了离家较远的“杭师附小”。在杭州一带,杭师附小的校风是比较严谨、正规的,因此,宗庆后自走进校园后便受到了一种良好学习环境的熏陶,以至于在他成年以后,仍然是一个十分热爱学习的人。当时,虽然宗庆后的学校离家比较远,但是他并没有觉得辛苦,相比家庭的困苦而言,多走几步路又算得了什么呢?对宗庆后来说,能够在清幽的环境中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因此,在学校中,他一直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如果说母亲王树珍的教育,让宗庆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强大的自制力,那么学校生活就给了他一个释放自我才能的空间。在学校里,宗庆后的勤奋好学博得了老师的信任和同学们的喜爱,在投票选举之下,他成了学生干部。二年级后,宗庆后转入另一所学校,又被推选为少先队中队长,对于自己的“殊荣”,他认为是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信赖,因此,他做事从来不骄不躁。一次,学校要邀请解放军为学生做辅导报告,身为少先队中队长的宗庆后,担任了此次工作的主持人。这个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考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还要求他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宗庆后虽然在学校一直成绩良好,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但让人担心的是,人群中的他,一直是沉默寡言的,这也是最让老师揪心的事情。

性格内向的宗庆后并不是没有看出老师的担忧,但是他觉得说再多,还不如做出成绩来更让人信服。所以,他认真准备了一夜,第二天,便带着学校的介绍函来到解放军部队。当然,宗庆后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内心自然是十分紧张的,但是当他看到部队里的军人在操场上辛苦操练的情景时,这个内向少年的狂野内心瞬间被点燃了,心底对解放军产生了无限的钦佩之情,紧张的心理也逐渐消逝。当宗庆后来到部队首长面前的时候,竟然表现得落落大方,部队首长看到这名坦然自如的少年,掩饰不住心中的喜爱,笑着拍了拍宗庆后幼小的肩膀,说:“不错,真是后生可畏,咱们俩的职位一样,都是队长呢!”这次意义重大的少先队活动,让宗庆后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对他的内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校园生活培育15岁少年的英雄情结

宗庆后小学毕业之后,进入了杭州第五中学。在初中的学习阶段,宗庆后喜欢上了阅读书刊,中外名著他都有所涉猎。有一段时间,宗庆后迷上了苏联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对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十分崇拜。保尔·柯察金的传奇经历,以及充满激情热血的战斗精神,让他狂野的内心热血沸腾。他为保尔·柯察金的执着而感动,为保尔·柯察金乐观地面对病痛的折磨而感叹,为保尔·柯察金面对死亡和伤残时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所震撼。总之,宗庆后对保尔·柯察金的人生经历钦佩不已,他时常幻想自己也能像保尔·柯察金那样,轰轰烈烈地做出一番事业。

当然,宗庆后所钟爱的英雄人物不止保尔·柯察金一个。有一段时间,他迷恋上《卓娅和舒拉》中的女英雄卓娅,并为她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折服。当他读到卓娅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受到非人的折磨,仍然表现出大无畏的顽强意志时,心中涌起了一阵阵波涛般的钦佩之情。当他看到卓娅娇小的身体,被酷刑折磨得体无完肤,在冰天雪地里赤脚走向绞刑台时,忍不住流下了悲愤的泪水,那是对残酷的法西斯的愤怒,也有无法冲破时光的枷锁将卓娅拯救出来的英雄情结。

或许,有人会觉得15岁的宗庆后怀有的英雄情怀只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孩子都有的天真和幼稚。然而,只有真正经历过红色年代的人,才会理解宗庆后的这种英雄情怀;也只有经历过红色年代的人,才能理解宗庆后为什么能在如今的时代经济大潮中,凭借执着的革命气息激流勇进,以红色的鲜明姿态冲锋陷阵,并屡获战绩。随着宗庆后阅读量的增多,他的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学习到了许多国内外的文化知识,特别敬佩中国的民族英雄,如岳飞、郑成功等。这使一个15岁少年的内心世界变得十分丰富多彩,并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当宗庆后从父母口中得知,自己的祖先宗泽也曾是一名民族英雄时,他的英雄情结达到了高峰。宗庆后翻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在一则史料中找到了关于祖先宗泽的生平事迹:宗泽,字汝霖,宋代时期的抗金大臣,出生于浙江义乌的务农之家。宗泽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自幼熟读史书,胸怀大志。然而,他的仕途并不平坦,1091年,他才高中进士,当时的他已经三十而立,并且,由于性格耿直、眼不容沙,对徇私舞弊的现象敢于直言,使得他受到其他官员的排挤,最终只落了个县尉的官职。虽然后来宗泽一直勤政为民,名声在外,又先后在山东胶水和浙江龙游等地任职县令,但仕途仍然惨淡,没有得到上司的重用。

1126年,金兵入侵大宋,太原不幸被攻陷。那时的宗泽已经年近古稀,但得到朝廷出任河北义兵总管的任命书之后,他义无反顾地带领宋兵,势如破竹地攻陷了金兵的30多个兵寨。这时,有一个人投入了宗泽麾下,这就是少年时期的岳飞。宗泽看他年轻有为,武艺超然,交给他500骑兵,而他也不负众望,以铁血之腕打败了入侵的金兵,成了宋代名将。次年,野心勃勃的金人,再次来犯宋地,却被宗泽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宗泽也因此而闻名天下。此后,他连续上书朝廷,希望宋高宗能迅速回归京城,以免失地再次落入金兵之手,但朝廷对此却置若罔闻,使得他久郁成疾。

1128年,宗泽在病重之下,还念念不忘请求朝廷收复被金人侵占的宋土,在他弥留之际,没有提起家中亲人,只是嘴里不断地呼唤“渡河”,由此可以看出宗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强烈的责任感。

宗庆后看到这里,心中情绪波动非常大,他对这位先祖燃起了崇高的敬意。从那以后,宗庆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以自己是民族英雄的子孙后代来激励自己。每当宗庆后遭遇挫折和困难时,他都会站在高处瞭望远方,想象着当年抵御金兵的宗泽,年近古稀仍然老当益壮,振臂一呼,与百万雄师一起不畏生死、抗战杀敌的情景。这时,宗庆后觉得自己身上充满了正能量,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都不足畏惧了。在这种“英雄情结”的激励下,宗庆后在少年时期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远大志向。

由于家境贫困,身为长子的宗庆后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每当看到弟弟们对别人家的孩子羡慕不已,每当看到母亲为家庭和工作心力交瘁,他的心中就异常苦闷。他热爱学习,希望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更多丰富的知识,可是家庭的穷困现状,让他产生了放弃学业、出去打工挣钱养家的冲动。这种想法一在宗庆后的脑中形成,便久久不能消退。特别是年幼的妹妹刚来到这个家,就因为没有能力抚养,而被迫转送亲戚之后,宗庆后的心里犹如刀绞一般难受。记得妹妹出生的时候,家里所有的人都为此而高兴,宗庆后更是认为,妹妹是上天赐给这个困苦家庭的天使,当她对着自己微笑的时候,像个仙女一样可爱、漂亮。然而,这一切的美好消逝得竟如此之快。

一天,母亲对宗庆后说:“庆后,家里负担太重,养活你们兄弟三人已经很吃力了,你的妹妹在咱们家只会饿死,我和你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宗庆后一听,急忙说道:“什么意思?难道你们要把妹妹给别人吗?”看到父母紧锁眉头,无奈地点点头,宗庆后的心里一阵绞痛。他慌忙说:“爸妈,别把妹妹送人,我和弟弟们以后可以少吃些。我也可以退学,我现在可以出去打工挣钱了!你们别把妹妹送人!”

最终,父母还是决定把小女儿送人,当时的宗庆后初中还没毕业,身为教师的母亲,无法同意让他退学去打工。年少的宗庆后只好在心中默默流泪,他虽然是家中的长子,小妹的兄长,却没有能力挽回妹妹被送人的命运,无法改变家庭经济压力的状况,甚至还依赖母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去学习和生活,让父母为了他辛苦劳累。

妹妹的离去让宗庆后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饱尝亲人离别之痛的同时,不禁在心里一遍遍对自己说:“以后,我一定要干一番事业,不再给家里增加负担,不再让父母为生活苦恼,不再让弟妹受苦!”

3.自己的命运由自己决定

1961年,宗庆后刚刚初中毕业,他想以优异的成绩报考师范类学校,并满怀期待地想在取得文凭之后找到一个好工作,以帮助母亲缓解家里窘迫的现状。他听说师范学校对成绩优秀的学生待遇非常好,不仅包食宿,还有生活津贴和奖学金拿,只要自己努力取得好成绩,就能减轻父母的压力,让不堪重负的家庭获得喘息的机会。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当他兴冲冲地报考师范学校时,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进入师范学校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家庭成分必须是贫下中农。宗庆后很清楚自己的家庭背景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再加上祖父和父亲都有在国民党政府工作过的“不光彩历史”,报考师范类学校自然就无望了,这让当时的宗庆后十分沮丧,但是很快他又坚强了起来——作为家中的长子,既然无法继续读书,那么就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工作,这样至少可以挣些钱,帮助母亲分担家庭的重负。

想通了这些之后,宗庆后收起心里的委屈之情,做出了一个让家人非常意外的决定——辍学。起初父母并不同意,尤其是身为教师的母亲,希望自己的长子能够多学习文化知识,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和人生,但是家中的情况不容乐观,在宗庆后的一再坚持下,父母也只好同意了他的决定。

尽管宗庆后很想继续读书,然而作为家中长子的责任感,使得16岁的他,艰难地做出了辍学这个重大的决定。就这样,还未成年的宗庆后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生活,投入到社会中。他先跟着汽车厂的师傅做学徒,学习修车技术,虽然他十分认真地学习,但是毕竟年纪尚小,又没有基础,学得十分艰难、缓慢,而且,当时的宗庆后因为营养不良,身材瘦小,干不了太重的活,这让车行的师傅十分不满,所以,他不久就被辞退了。

接着,宗庆后又去干一些杂工,他卖过爆米花、发过传单,甚至还给人看过门,总之只要有一点挣钱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哪怕得到的酬劳非常微薄,他也愿意去做。宗庆后这一工作就是两年,虽然有时候他会很迷惘,时常问自己:“难道我要这样随波逐流,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吗?”但宗庆后有自己的一套调节心理情绪的方式:当他拿到薪酬的时候,就觉得工作让自己承担了家庭责任,一想到父母和弟弟们,工作上的苦与累,也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而且只要想到心目中那些民族英雄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宗庆后就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一定能够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方向。

1963年,宗庆后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舟山农场正在招收知青,并且没有家庭背景的限制。得到这一消息后,宗庆后决定去看看情况。从招工管理人的描述中,他得知那里是一个洋溢着激情和热血的地方,被大海环绕,这让宗庆后激动不已。他没有见过真正的海岛和大海,不禁对舟山农场充满了向往,这让他看到了展现自我价值的美好未来。但无论如何,舟山对宗庆后来说是一个陌生地,他想先了解情况,所以就去了。接待他的是一位朴实无华的中年大叔,他是舟山农场的书记,负责此次招聘知青的工作,面对前来报名的知识青年,书记热情地为他们描述了舟山农场的美好发展前景,并对他们说:“农场是个年轻人大显身手的好地方,那里靠海,有资源丰富的盐田,有辽阔的土地……”在农场书记的描述下,宗庆后和其他青年都对农场的生活满怀期待,宗庆后觉得这片未知的土地,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人生舞台。

宗庆后毅然决定,去舟山闯出一片新天地,自己的命运自己决定,所以他没有和父母商量,就迫不及待地在报名表格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宗庆后。家人得知宗庆后的选择后,并没有阻拦,反而非常支持,父母尊重宗庆后的选择,只希望他能过得开心就好。父母理解宗庆后内心的苦闷,小女儿被送走的事情,一直是他内心中的一道伤,知道他急欲脱离压抑的生活,所以对他的做法十分理解和支持。

然而,当期盼已久的舟山农场展现在宗庆后面前的时候,他望着荒凉且寸草不生的海滩,怎么也开心不起来,这里根本不像农场书记口中描述的那样,其恶劣的地质环境就像戈壁滩一样。后来,宗庆后才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这里原本是一个劳改所,是关押犯人的地方,舟山农场属于群岛地域,不仅人迹罕至,地理条件也极为恶劣。但是,宗庆后极大的心理落差很快被调整了过来,因为他本身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再加上他告诉自己:虽然工作环境恶劣,但好歹是一份稳定的工作。凭着自己的双手挣钱,可以改善家里的情况,况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那些民族英雄也都是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走向成功和卓越的。

想到艰苦的条件能磨炼自身的意志,宗庆后心里好受多了。于是,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宗庆后开始了农场生活,但真正工作起来却并不轻松,他不仅像盐工一样,每天进行挖盐、挑盐、晒盐的工作,还要充当杂物工,做拉土、拉石头的工作。很多和宗庆后一起报名的青年,都因为受不了乏味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劳动对身体造成的压力而叫苦连天,有的干脆直接离开了农场。谁也没想到,当时身材瘦小的宗庆后却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力把每一份工作都做得很到位,让那些以为他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最后受不了繁重的劳动而选择逃跑的领导们大吃一惊,而这正是得益于他不服输的精神。

宗庆后每天都要拉着千余斤的泥土,来往于15千米的路上,纵然是身体强壮的成年人,来回一次也要累得骨头酸疼,而他却一声不吭地每天重复着这繁重的工作。其他同事一看到那成堆的石头,就愁眉苦脸、仇怨满腹,宗庆后却兴高采烈地鼓动大家加油干,并带头干得热火朝天。当然,宗庆后在农场队伍里是非常不起眼的,再加上身体条件不足,他并没有其他同伴做得快,但他却有自己的办法,从不落后于人。比如,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会悄悄地起床,或比别人早起几个小时,乘着月色埋头苦干,努力超越对方。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即使后来他成了著名的企业家,也一直保持着。

如此周而复始的工作持续了一年。在这一年中,宗庆后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不仅被农场书记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还成了整个舟山地区的“工作积极分子”。起初,农场书记并不看好身材瘦小的宗庆后,认为这个小伙子沉默寡言、弱不禁风,一定是最先受不了这里的环境和工作而选择逃跑的人。然而一年下来,事实却以胜于雄辩的姿态摆在了书记的面前,让他不得不对宗庆后刮目相看。在外表瘦弱的宗庆后身上,他看到了一种叫作坚毅的品质。并且,宗庆后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还经常抽空读书,让这位书记对他更加喜欢了。

很多时候,当其他工人劳累一天之后,聚在一起打牌、玩闹时,农场书记却看到宗庆后总是喜欢一个人待在一边,他对身边的吵闹声置若罔闻,在一旁静静地看书。农场书记心想:“这个小伙子将来肯定大有作为。”于是,他对宗庆后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经常找他聊天、谈心,并不断地鼓励他学习文化知识,还给他带来了很多旧书。

一天,书记在收工之后,把宗庆后叫到跟前,看着这个经过一年的农场生活,被锻炼得逐渐强壮黝黑的小伙子,说:“小宗啊,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吗?”宗庆后听后一时间哑然了,对于未来,他不是没有期望,并且有很多抱负,但是如果他把心中想成为英雄人物的大志向书记说起的话,会不会被书记嘲笑,说自己好高骛远呢?或许,眼前的他应该脚踏实地地工作,那些所谓的理想,没有一步步走出来的努力来得实在。

看到宗庆后一副不知如何开口的样子,书记笑了,语重心长地说:“小宗啊,我看你很喜欢读书,如果在农场干下去,你的一生就埋没在这里了,你有读大学的想法吗?”宗庆后一听,双眼发亮,激动地问:“书记,您的意思是?”书记笑呵呵地说:“我的意思是,你好好工作,我准备找机会保送你上大学,怎么样?”这一消息对热爱学习的宗庆后来讲,无异于喜从天降——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幻想自己能走进校园,在大学里学习文化知识,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学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人生是充满遗憾的,残酷的现实早已粉碎了他的大学梦想,而他也早已接受了现实,虽然心中仍然带有遗憾,但他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让自己不再对上大学抱有期望。当他猛然听到书记讲可以保送自己上大学的消息,他上大学的梦想瞬间便被唤醒了,心中理想的火种瞬间变成熊熊烈火般燃烧了起来。

4.击不垮的脊梁:成大器者,绝对不能人云亦云

宗庆后在舟山农场有了书记的赏识,再加上领导不计较他的家庭成分,又有保送他上大学的意思,让他看到了命运的曙光,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了。宗庆后没有想到自己有机会可以圆了大学梦,他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在农场的保送下,自己能走入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然而,就在他满怀期待地构思着未来在大学学习的画面时,命运又给了他一次致命的打击。

1964年的一天,宗庆后工作完之后,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看书。这时,一旁聊天的工友所说的内容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位工友对其他工友说:“哎,我听说咱们农场要停办。”其他人听到后纷纷急切地问:“你从哪里听到的?这是真的吗?”一旁的工友知道宗庆后与书记关系挺好,就问他:“小宗,你知道农场要停办的事情吗?”宗庆后茫然地摇摇头。工友不死心地问:“平常见你跟书记关系那么好,有什么消息你不是应该第一个知道吗?”看到宗庆后一无所知的样子,工友焦急地催促道:“要不你去问问书记?如果农场真的停办了,那我们不是没有出路了吗?”

在工友的催促下,宗庆后也无心读书了,他放下手中的书本,赶往书记所在的办公室。在农场办公室里,书记正忧心忡忡地看着办公桌上的一叠文件,一看到宗庆后,书记立刻站起来说:“小宗,我正想找你说点事,没想到你就来了,坐吧。”两人坐下之后,书记才一脸沉重地说:“想必你也知道,咱们农场的基础设施并不好,很多建设资金都是来自国家,可是现在国家也很艰难,投资给这里的资金也越来越少,所以国家已经下达了通知,决定把农场停办。”消息一经证实,宗庆后心里咯噔一下,他既担心又难过地说:“农场停办了,我们怎么办啊?”宗庆后不仅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担心,也为其他工友的将来担忧。要知道,在农场的这段时光里,他已经对这里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所以突然得知农场停办的消息让他十分难过,毕竟自己年少的青春时光,都在这里挥洒了。

书记安抚道:“不用担心,我不会让你们的工作没有着落的,后面的工作早已安排妥当了。”书记满怀歉意地对宗庆后说:“我唯一感到抱歉的是对你的承诺,恐怕没有机会实现了。无法推荐你上大学,这也是我的一大遗憾啊!”就这样,宗庆后上大学的希望落空了。

舟山农场倒闭后,所有的知青去向非常明确,直接被安置在了绍兴茶场。绍兴茶场地处偏僻,处处是山丘峻岭。带着破碎的大学梦,宗庆后来到了这个陌生的环境,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在这里,知青们主要的工作是种茶、割稻、烧窑等,虽然比起舟山农场的工作,茶场的工作不算特别累,但这里地处偏僻,每天宗庆后都要和其他工友一起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来回往返数十里,有时还要拉着砖块和需要烧制的东西行走在山道间。

虽然宗庆后并不觉得辛苦,但面对一望无际的山丘,茶场枯燥的生活和破碎的大学梦想,还是让他感到一丝沉闷。还好,当时的宗庆后正处于青年时期,心思单纯又富有激情,逐渐把舟山农场无法保送他读大学的不快抛在了脑后,并且在茶场开始了自己新的旅程。每当宗庆后在茶场里除草,看着一群群采茶女在茶场里一边采茶一边唱歌(采茶通常是女工做的),他就感觉这个地方还不错,最起码挺有特色的。宗庆后的工作,除了给茶树锄草,还有烧砖或烧窑的活儿需要做,烧砖是重活,自然是由他们这些男知青做。刚到茶场的时候,宗庆后和从农场一起来的工友,对烧窑这个活计一点儿也不懂。因此,从舟山农场来的知青,最开始的工作几乎都是拉砖、搬砖等重活。宗庆后每天都要来回跑几趟,自然非常劳累,每天收工的时候,他的肩膀都很酸疼,有时甚至累得手臂都抬不起来。

为了排解茶场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工友们在空闲之余都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玩闹,因此,在茶场工作的知青大部分都染上了一些陋习。比如,经常一起聊天抽烟、打牌赌博、喝酒唱歌等,但宗庆后却对这些不好的习惯敬而远之。他从不与工友们聚集在一起消遣,也从不谈论别人的事情,不抽烟、不喝酒,和在舟山农场里一样,他总是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读书。那时候,宗庆后每个月都能领到20多元的工资,当时1元钱的价值相当于现在的100元,能派上很大的用场,但是对于那些染上陋习的知青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用的。而宗庆后却总能在解决完每月的吃饭问题及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之余,攒下一点钱,寄回杭州的家里,帮助父母减轻家里的负担。

除了书籍,宗庆后从不买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说,书籍是宗庆后最为忠实的“伙伴”,也是他唯一的“消遣”。在那个年代,所有的青年都经受着革命思想的熏陶,喊出口的必定是“勇往直前”的豪情万丈的口号,这是当时社会的人们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正能量,人们的劳动潜能也被激发到了最大限度。可以说,当时是一个“读书不如工作”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只是停留在“努力工作”上,而对于学习更多文化知识的考虑却很少,因此在那个时候,热爱读书的宗庆后在茶场也就成了他人眼中的“异类”。

宗庆后不但热爱读书,他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虽然宗庆后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但是不会看一些杂书,从《二十五史》到《资治通鉴》,从《史记》到《拿破仑传记》,从《毛泽东思想》到《列宁主义》,但凡涉及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哲理的书籍,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饱览一番,有时他会省吃俭用地购买,有时会向别人借读。大量的阅读,让宗庆后幼时的英雄情结,逐渐成熟为对民族英雄人物和国外革命先驱的热爱,进而升华为对这些人物的思想品质及其对当代社会影响的全方面研读思考。

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许正是阅读层次的不断加深,锻炼了宗庆后敏锐的洞悉力,让他能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顺势而上。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准备阶段,这是成功的基础,如果打好了这个基础,当你往前走的时候,纵然有再大的风雨,也无法把你的脊梁击垮。其实,那时的宗庆后并没有想太多,但他知道吸收更多的知识,是增强个人品质的最好途径。而宗庆后正是因为懂得这些,再加之具备坚强奋进的精神,不人云亦云,才使自己走得更远、更出色。

5.人穷志不穷,不甘一生平淡的宗庆后

宗庆后在绍兴茶场的日子里,书籍成了他的消遣,其中读得最深、最透,以及让他感觉最有收获的是《毛泽东选集》。其实,宗庆后在舟山农场的时候,就曾读过《毛泽东选集》。当时,这本书在中国是最为畅销的,那些不爱读书的人,也能够念上其中的一两段话。可以说,当时作为领袖人物的毛泽东,是国人首要崇拜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是革命时期人们的精神食粮,而其中,更多的则是人们对政治和理想世界的一种追求。热爱读书的宗庆后自然也不会放过阅读《毛泽东选集》的机会。在舟山农场时,宗庆后就表现出了与他人的不同,他经常阅读中外名著,《毛泽东选集》就是他常常放在床头的书。当时的他刚刚初中毕业,书里面的很多内容及深奥的篇章,他都无法理解。所以,那时候的宗庆后,更喜欢阅读一些带有故事情节的书籍,尤其是历史典故。

进入绍兴茶场后,宗庆后的心理逐渐成熟,心思也变得平静、沉稳,再加上茶场枯燥无味的生活,让他的心境越发淡然了。因此,他阅读的书籍逐渐多了起来,并且不再只是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典籍。他开始关心国家的政治思想和经济状况,因此,他又拿起《毛泽东选集》重新品味毛泽东思想。在持之以恒的阅读下,宗庆后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观念逐渐成熟起来。

当宗庆后再次拾起《毛泽东选集》阅读时,他发现自己就像打开了一个宝藏的大门,里面都是金光闪闪的革命思想。当时宗庆后的时间还是很宽裕的,在茶场的第二年,茶场管理员给他调整了工作——他负责茶叶生产技术上的工作,这个工作比较轻松,不用去拉烧制的砖块,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随意支配,因此,他读书的时间也就更加宽裕了。茶场的生活在阅读中一年年流逝,宗庆后却浑然不觉,他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当时畅销的革命书籍中,吸收那些革命领导人的思想,以敬仰的姿态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丰富的思维营养。

除了《毛泽东选集》,宗庆后最喜欢看的就是《反对本本主义》,在读书时,看到引人深思的句子,他还会用笔画下来。比如,在读《反对本本主义》的时候,宗庆后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你去调查,那些不能解决的问题,你就完全明白了”、“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对的”等,都进行了标注。这些短句看上去十分平凡,却蕴涵着丰富的哲理,让宗庆后的思维逻辑得到了提高。从那时起,每当宗庆后要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秉着“先调查研究再去处理”的理念去对待。这种良好的品质,使他在日后的创业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十分有效的工作方法。此外,他还特别喜欢《反对本本主义》里面所传递的另一个思想:“在集体中,独立主义是危害思想,它能对团队力量产生腐蚀性,使集体关系松散、意见分歧、力量涣散……”对此,宗庆后对“一个集体、一个公司、一个企业,需要有团体的集中思想和意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商场上他独特的行事作风也因此而形成。

就当时的红色年代而言,崇拜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青年不少,而少年时期的宗庆后也发自内心地崇拜这位革命领袖,并把他视为自己的偶像。而那些来自于偶像的战略思想和领导策略,让这个暂时被命运遗忘的少年由衷钦佩之余,也在潜移默化中把它们默记在了心中。从宗庆后后来的成就中不难看出,这些精神力量给了他很大的动力,成为他指路的明灯,影响着他的一生,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十几年如一日地度过了茶场生活,让他的心在这浮躁的环境中能够真正地沉淀下来。

宗庆后在绍兴茶场一待就是15年,昔日沉默寡言的少年,已经成为一个成年人,但他的青春却耗费在了这一片片青翠的茶山上,十几年的时间,游走在如白水一般的生活模式里。宗庆后的母亲看着自己沉静内向的大儿子,在偏僻的山区消耗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成为了一个大龄青年,不禁暗暗落泪。看到那些与宗庆后同去的年龄相仿的人,如今都已经回城了,而且大部分都已经结婚,甚至还做了父亲,可是自己的大儿子还在那个偏僻的山区,这让做母亲的王树珍怎么能不心焦呢?

1977年,宗庆后的二弟宗泽后从插队的农村回到了杭州老家。此时,王树珍的4个儿子,有3个都回到了自己身边,只有大儿子宗庆后还一个人孤身在外,回门无望。每当想到大儿子宗庆后时,王树珍的心里就仿佛压着一块石头,沉闷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当时大量的知青返城,城市的压力也骤然加大,面对像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的返城知青,就业问题和居住问题也突显出来。即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来到市政府门前上访,要求政府安排自己的子女尽快返城。

在这种情况下,从绍兴茶场返城的知青,根本找不到单位接收,王树珍眼看大儿子宗庆后回城无望,总不能让他一直打光棍吧!再说他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很多和他同龄的人,早已做了几个孩子的父亲。经过宗庆后父母的再三商议,他们认为孩子既然回不来,那么就在绍兴安家落户也不错,况且,已经有一些回不来的知青,在那里结婚生子了。母亲王树珍想:“不能耽误了孩子的终身大事,要不就让他在当地成家吧!至少有人照顾,不用再一个人过孤苦无依的生活了。”

对当时的知青而言,这也是极为现实的一条路,很多和宗庆后一起来到绍兴茶场的工友都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最终选择了在绍兴茶场附近安家落户,后来永远留在了这片偏僻的土地上。有人认为,守着一家妻小,平平静静地生活在一处不算繁华的地方,就已经很幸福、快乐了,但这种未来和生活,并不是宗庆后所期望的人生道路,最起码不是他现在所需要的。

因为与父母的交流过少,所以,宗庆后心中的抱负,他们并不知晓。父母为了让宗庆后在绍兴成家的时候体面一些,拿出家里多年来的积蓄,买了一些上好的木材。宗庆后的两个弟弟,一个做木工,一个做油漆工,父母在一边帮忙,在一家人的鼎力合作之下,为宗庆后制作了一套崭新的家具。在当时的社会,普通家庭极少有成套的家具,都只是一些粗糙的柜子和桌椅,而这套家具饱含了家人对宗庆后的爱,弥足珍贵。

1977年秋天,宗庆后正在茶山丛中埋头苦干,忽然听到一位工友喊自己:“小宗,你家里人给你运东西过来了,你快下来吧。”“家里有人运来东西?”宗庆后听后暗暗发笑,家里的条件他十分清楚,无非是寄一些吃的、用的、穿的东西,根本不可能“运”来东西,这也太夸张了。他连忙放下手中的除草工具,踏着轻松的步伐,下了茶山。当他看到摆放在宿舍院子里的新家具时,眼中不禁泛起了层层泪花——这套家具寄托的是远方家人的关爱,让孤身在外的宗庆后感受到一阵阵温暖。但聪明的他内心十分清楚,这套漂亮的家具从遥远的杭州运到这里所代表的意思,正因为如此,他认为自己更不能接受这套家具。因为如果他接受了这套家具,也就等于接受了父母给他安排好的命运。他不想让自己以后的人生,和别人一样过得平凡无奇、碌碌无为,他坚信自己最终能够回到父母的身边,和家人团聚。

第二天,宗庆后花钱雇来了一辆车,把那套新家具原封不动地装上车,托人运回了杭州老家。其实,宗庆后在绍兴茶场的这些年,并不是没有成家的机会,曾不止一个女孩向他表达过好感,甚至还有直接表达想跟他在绍兴结婚的女孩,但是宗庆后对待感情的态度十分严肃,对别人的感情也极为尊重。既然他没有永远留在绍兴茶场的打算,那么他就不可能和对方在这里成家,所以,他不想耽误别人。此外,宗庆后也不会为了排解一时的寂寞,而做出玩弄感情的事情。

可以说,宗庆后饱读了中外名著,览阅了大量的哲理、史料,他的内心世界早已筑起了一层坚强的铠甲,早已从那些革命伟人身上领悟了忍耐、坚毅的意义,他始终坚信,自己不可能在这个偏僻的山区困一辈子,哪怕“山重水复疑无路”,只要他懂得以“忍”对之,总会有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天。为了那一天的到来,宗庆后愿意忍受一时的孤独、寂寞,虽然他有时也感觉自己难以支撑下去了,但一想到那些伟人也都是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攀登至人生的高峰,他就咬咬牙继续坚持,虽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6.宗庆后15年的心理暗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宗庆后在绍兴茶场的15年,鲜少被人提及,即使偶尔提及也是一笔带过。但漫长的15个春秋,对宗庆后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而这15年的心酸,15年的困苦,15年的孤独和寂寞,恐怕只有宗庆后一人能了解其中的滋味。宗庆后时常会回忆起这15年的茶场生活,他说:“这15年,对于我的人生来说,是最年轻,也是最有发展和成长希望的时光,或许从表面上来看,我没有什么作为,只是在枯燥的茶场里生活,但是我感觉这15年的光阴并没有被白白浪费,因为它是我整个人生的积累和准备的过程,这对于我后来的人生道路,起到了重大的影响,为我后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宗庆后在茶场的15年,家人也给他安排过婚事,让他先考虑成家的事情,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偏居一隅,在偏僻的山区了此残生绝对不是宗庆后的性格,他希望自己得到的是机会和肯定,想要取得的是人生的成功。这都要归功于毛泽东思想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个渴望成功的男人,就应该有足够的野心,有气吞山河的雄心,这样才能成就真正的自我。宗庆后时常以此来暗示自己。所以,15年的漫长岁月,宗庆后就这样熬过来了。

但是,宗庆后并不是白白苦等,而是用自己所有的时间和条件去积蓄力量,等待鱼跃龙门的际遇。在他积淀的青年时期,诱惑并不少,有人选择用颓废排解寂寞,可他从没有放弃过希望,从没有让自己消沉在沉闷的岁月里,他让自己的脚步不停地前进,跟着时代的步伐,一直行走在路上。或许他的步伐并不快,甚至有些慢悠悠,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从没有停止过前行。无论是在舟山农场,还是在绍兴茶场,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夏秋冬,叶子枯萎凋零,又发出了新芽,如此周而复始的轮转,宗庆后却总是精力充沛。当他捧着《毛泽东选集》的时候,他也想成为运筹帷幄的将军,也想走遍大江南北,挥洒自己的青春热血,才不枉此生。

然而,现实总是一次次地磨灭有志者的美好期望,或许是为了磨炼成功者的意志,让他们更加坚韧不拔,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在实现理想生活的路途上,每个人都必须排除一切干扰,特别是那些看似美丽的诱惑,只有这样才能奔向崭新的未来。对于那些美丽的诱惑,宗庆后始终置若罔闻,因为他知道只有不懈奋斗,才会创造辉煌的人生,只有努力学习,才会看到曙光。其实,人们在奔向未来的路上,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知识就是能量,只有不断地补充能量,机器才会正常运作;而那些忽略能量的人,永远在别人的后面,并且永远追赶不上伟人的脚步。

宗庆后在绍兴茶场的15年,严格地要求自己,带动并感染了周围的人。有一次,宗庆后和工友在茶山上除草,那时正是茶树生长的旺盛时期,人只要蹲在茶树堆里,就看不见身影,而下面又一点儿都不通风,所以每次拔完草,人就像从水里刚捞出来一样。一些工友喜欢投机取巧,他们只是躺在茶树丛里休息,丝毫不做除草的工作,而宗庆后却一声不吭地给茶树除草,一旁休息的工友说:“小宗,天天这样干活,你不累吗?休息一下吧。”

宗庆后笑了笑说:“现在太阳不毒,赶紧把草除了,等下太阳升起来,那才真难受呢。”其他工友觉得宗庆后说得有道理,这里的日头变化,他们都有亲身的经历,再加上宗庆后这样一说,他们都改变了之前的工作态度,认真地除起草来。很快,一群人就把茶山上的草除完了,等太阳毒辣时,他们已经悠闲地下山了。很多时候,宗庆后的身上都有一股让人信服的领导力量,在一些事情上,工友们往往愿意听取他的意见。这是因为饱读了中外哲史和名著的宗庆后,在知识的熏陶下,身上自然而然地就会散发出一种睿智的气息,其内心世界也历练得非同一般的坚强。

宗庆后在品读了众多的书籍后,悟出了人生真正的意义,那就是忍耐。他不相信自己是“士兵”的命,不服气命运的安排,拒绝窝在山区里一辈子,哪怕在绍兴茶场经历了15个春秋,未来以灰暗的色彩呈现在他的面前,他也不放弃做“将军”的理想。人生总要经历重重的阻碍和困苦,才能获得生命的绚丽,所以,在成为将军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他忍受一时的寂寞,积蓄能量和智慧,为自己日后成为“将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人生虽然布满荆棘,但“考验”终究是会结束的,而关于这段时光,也是宗庆后少年时最难忘、最刻骨铭心的时光。宗庆后在茶场一待就是15年,或许在这段积淀的青春里,他的心理发生过多次的变化。但最终的结果,是人们所看到的那样,他以强大的内心和毅力坚持了下来。

7.入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

1978年的秋天,宗庆后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插着梦幻的翅膀从京城飞来。由于各地知青的家长不断上访,中央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如果家长能够放弃城镇职工工作,退休回家,那么其知青子女,就可以回到城中顶替父母的职业。这个消息对于执教30多年的王树珍来讲,无疑是个好消息,为了让宗庆后能够尽快回城,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教师岗位。要知道,王树珍即使生病了,都不会请假休息,而为了长子宗庆后的前途,她毅然向学校递交了退休申请函。

1978年的腊月,虽然寒风萧瑟刺骨,但宗庆后的心中却洋溢着温暖,他隐忍了这么多年,坚持了这么多年,努力了这么多年,终于在母亲无私的付出和召唤下,踌躇满志地迎着腊月的寒风,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家。宗庆后心中的激动之情是难以言说的,离开偏僻的地区,回到富饶繁荣的城市,代表着他终于有机会一展才华了。可是,等待他的并不是美好的前程,因为文化程度较低,所以按照教师的标准及规章制度,宗庆后不能顶替母亲王树珍的教师职业,而是被安排到学校附近的农校办纸箱厂做工人。宗庆后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一叠叠纸板,不停地将其折叠成纸箱。面对比茶场更加枯燥的工作环境,宗庆后也时常在心里问自己:“难道母亲为了我放弃自己热爱的职业,千辛万苦地让我回到杭州,就是让我继续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吗?”

宗庆后心有不甘地想,自己好不容易走出了山区,回到省会杭州,环境有了实质性的改变,信息和交通不再避塞,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并把握机会,就一定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疆土。于是,宗庆后一向沉稳安分的内心,逐渐开始躁动了。他渐渐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不断向农校办纸厂的领导提一些新奇的意见和建议,他在工人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不公平的事情坚决说“不”,对那些看不惯的事情据理力争,可以说,他并不看领导的脸色行事。

厂里的领导对这个真才实干却不服管教的大龄青年十分头痛,为了挫挫宗庆后的锐气,也为了帮厂里的产品打开销路。领导对宗庆后说:“小宗啊,你不是点子多吗?看你能说会道的,在厂里做纸箱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厂里决定把你调去当推销员,专门为厂里找销路,每给厂里接一笔生意,就按销量给你加提成,怎么样?”宗庆后想都没想,就欣然同意了。其实,校办纸箱厂里所谓的“推销员”,看似是一个体面的职位,但实际上是十分寒碜的工作:无非就是踩着三轮车,像以前卖冰棍的一样,卖厂里出产的作业本、纸箱之类的产品。

当时,在其他工人眼里,“推销员”可是一个苦差事,整天在外面到处奔波、受人白眼,风吹雨打、吃苦受累在所难免,还不如老老实实待在纸厂里做纸箱来得轻松自在。可是,宗庆后和别人想的不一样,他不认为做“推销员”是吃苦的活儿,反而干得精神十足。每天宗庆后都会踩着三轮车,到不同的单位去送纸箱,跟很多不同单位和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这让他结识了很多朋友,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套路及做生意的窍门。虽然接触的都是一些做小生意的人,但这还是让他感觉很充实,学到了很多以前学不到的东西。

最让宗庆后高兴的是,厂里分给了他一间单独的宿舍。虽然厂里分给他的宿舍离他工作的地方有10多千米的路程,但他还是十分高兴。因为他不用再住集体宿舍了,而且,先前母亲看他在厂里住得不方便,想让他住回家里,但是除了父母以外,他还要和几个弟弟挤在一起,根本无法安心学习,弟弟们也感到很不方便,所以,厂里的分配无异于及时雨。有了这间独立的小房间,宗庆后就可以安静读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这是他最大的享受。而让宗庆后意想不到的是,这间宿舍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安静的读书空间,还给他带来了一份美好的姻缘。

宗庆后搬到宿舍之后,总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看书,从来不出去串门闲聊,这引起了隔壁老伯的注意。老伯是一名退休干部,宗庆后搬来之后,他以为自己安静的日子到头了,没想到,等了几天,也没见宗庆后有什么动静,更没有见他带其他同龄的年轻人来这里闹腾,更别说打牌、喝酒和抽烟了。于是,这位退休老干部留意起了这名大龄男青年,经过几次接触,老干部发现宗庆后读过很多书籍,并且懂得上进,觉得这样的年轻人很难得。老干部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忍不住问宗庆后:“小宗啊,你今年多大了?”

宗庆后放下手中的书,回答道:“快36岁了。”老干部说:“老大不小了,不能光看书,也得考虑一下个人的终身大事啊!”宗庆后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办法,像我这样的年纪,想找个合适的还真难,还是随缘吧。”宗庆后说的并不是客套话,其实,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下过乡的知青,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异性接近的,但是那时候他心不在此。而现在,宗庆后已经回到杭州,说“自己还不想找”那是假话,但年龄在那里摆着,确实已经过了恋爱的好时候。再加上缘分可遇而不可求,感情的事情急也没用,所以他也就没多想,在这位长辈面前,宗庆后还是放得开的,他愿意敞开心扉和老干部聊天。

老干部说:“瞎说,你是个优秀的小伙子,合适的女孩还不好找?”老干部拍拍宗庆后的肩膀,说:“放心,大伯一定帮你物色一个好姑娘。”说来也巧,就在老干部把宗庆后的终身大事揽在身上后没多久,曾经单位里关系很好的同事,也拜托他帮自己的大龄女儿找一个品行端正的男友。老干部一听,眼睛就亮了,心中惊呼:“她和小宗真是天作之合啊!”其实,老干部之所以认为宗庆后和她很般配,是因为他对这位同事家的大女儿非常了解,她叫施幼珍,模样长得端庄秀丽,且性格温和、善解人意。施幼珍在杭州第八中学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她可以留在城里,不用下乡做知青,然而,富有责任心的施幼珍把留城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妹妹,自己主动报名去了黑龙江——东北边陲一个名叫雁窝岛的小兵团。那里地处偏僻,大部分知青都是男生,知青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割麦、养猪、放牧等,这个鱼米水乡长大的弱女子施幼珍也学会了这一切,并在自己的努力下,当上了副排长,让众多的男知青对其刮目相看。

1978年,在新政策的推广下,施幼珍回到了杭州,并被安排到商业系统工作。那时的施幼珍已经三十而立,在大部分人眼里,这样的年纪早已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于是,施幼珍回城之后,相亲活动就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朋友介绍的、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一些性格大胆的男孩,甚至直接向她表达爱意。可是,外表温顺的施幼珍却有自己的主见,她有自己的择偶标准,长得不帅她不介意,有没有钱无所谓,没有地位也不介意,她认为只有人品好,有进取心和上进心,才能和自己共创美好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宗庆后和施幼珍有共同点:他们都是家中的长子、长女,都是下过乡的知青,在偏僻的山区度过了人生最绚丽的青春,长期生活的磨炼,让他们的内心非同一般的坚强,并且思想也都在一个层次上。在很多方面,两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因此,老干部认为,两人一定有很多共同语言,于是就立刻通知了他们,并安排了见面。

宗庆后第一次见施幼珍,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这个清新秀丽的女孩,身上散发着一股自然亲和的气息,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谈吐大方、善良温婉,让鲜少正眼看异性的宗庆后,也忍不住想多看几眼。而施幼珍对这个衣着朴素、举止稳重可靠的青年,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再加上,两人之间的共同语言很多,因此越谈越投机,在一次次愉快的交谈中,两人不知不觉地对彼此心生爱慕。经过一年的交往,宗庆后和施幼珍的心已经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后来双方父母见面后,均对这场婚姻表示赞同,尽力为他们办理婚事,终于让这份姻缘修成了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