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牛肉板面记事

前几天和网友聊天时,谈到了牛肉板面,不由得勾起了我的胃酸以及一些往事。

刚上学不久,学校附近的饭摊上,来了一对儿夫妻,蹬着一辆三轮车,后斗儿上插块牌子,上书“天津牛肉板面”几个大字。那对儿夫妻都很腼腆,跟人说话、收钱的时候都会脸红,与其他饭摊炒凉皮、烩火烧、炸鸡叉的热情老板相比,是不多见的。

牛肉板面的做法很有意思,我刚找个马扎坐下,就被“pia”的一声吓了一跳,回过头,老板红着脸笑着说:“不好意思,这面揍(就,下同)是这做法!”原来他把一块面扯长了往案板上摔,“啪啪”的作响。这响声引起了旁边买饭同学的注意,纷纷围上来,要尝尝鲜。当然,这响声也引起了其他摊位老板的嫉妒与不屑。

这时,老板娘从三轮车上搬下来一个生着火的蜂窝煤炉子,炉子上坐着一个小锅。一揭锅盖,一股香辣的味道扑鼻而来,原来是一锅用红辣椒和其他香料煨煮的牛肉和卤蛋。一会儿工夫,被老板摔得piapia响的板面已经在另一口锅里煮熟了。

日子不长不短地在过着,人的性情是不是也随着日子的流失而改变?至少,牛肉板面的老板和老板娘就是这样的。脸上的红晕随着时光慢慢的消失,人开始变得世故和老成。老板已经很熟练地和老主顾打招呼,老板娘做事还是那么利索,脸上没有了红晕,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化的笑容。

偶尔,老板的脸上还会添一些伤疤,那是跟其他卖小吃的争夺摊位留下的痕迹。当然,强龙不压地头蛇,老板除了和顾客打招呼,剩下的只是默默地摔着手里的板面。似乎只有摔板面,才能将他脸上和心里的不快驱赶走。

除了争摊位,还要留心城管的扫荡。一声“城管来了”,威力不亚于鬼子进村,一条街上的小摊位全部四散而去,只留下一群食客在原来的位置上发呆。牛肉板面老板在几次经验教训以后,做了不少改进。比如,炉子和面板就不卸下来了,直接放在三轮车上,之外就剩下七八个马扎和俩小饭桌,另外要先付钱,再吃面。

以后城管来了,老板已经镇定自若,颇有大将风度地将擀面杖和面团用油纸一包,将两口锅一盖,然后一个箭步跨上三轮车。同时,老板娘一边说抱歉抱歉,一边将两个小饭桌从我们身边抽走,扔到后斗儿上。

这时,老板在车上回身朝我们一抱拳,说:“马扎儿揍拜托哥几个了!”那架势仿佛后面会说:“各位好汉,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接着,老板娘在车后面狠劲儿一推。借着冲劲儿,老板趴下身子,使劲往前蹬车子。老板娘先是跟着车子一溜儿小跑,然后再一屁股扽在车后沿儿上,伙同其他车流,绝尘而去。只留下我们一群,坐着马扎,端着面碗发愣的同学。

我曾经就收藏过一个马扎和一个碗,一直没有机会物归原主。在一次城管扫荡以后,牛肉板面的三轮车再也没有进入我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