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评肯尼思·阿洛特的《儒勒·凡尔纳》[3]

这本书的最大缺点就是它的主旨含糊不清。表面上它是一本传记,但写一位作家的传记很难不去对他的作品进行批判性的研究,而阿洛特先生并没有从狭义的文学角度对凡尔纳的作品严肃地进行分析。因此,批评弱化为探寻“科幻作品”的起源,变成对科学时代的“控诉”和社会纪实,有时候与凡尔纳本人的生平并没有紧密的联系。

和大部分作家一样,凡尔纳是那种什么故事也没有发生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曾想过出海,但几个小时后就丢脸地回来了。这件事可以说是他的最后一次冒险。在他晚年时,有一个自以为受了委屈的年轻人拿着一把左轮手枪打伤了他。凡尔纳在1848年想在巴黎爆发巷战的时候去那里,但由于所有的火车都被用于运送国民卫队而未能成行。从这件事你可以了解到希特勒说得很对:“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件事和阿洛特先生的书里的其它内容表明作家们的私人生活要比他们的作品更加相似。在千姿百态的作品后面几乎总是相同的背景:神经兮兮、老是被追债的职业作家,房间里丢满了烟头,到处摆放着半满的茶杯,穿着晨衣在房间里踱步,挣扎着要写出一本书,却总是写不出东西。奇怪的是,像凡尔纳这么一个不像文人的作家背后却有为人所熟悉的十九世纪法国文人的历史。但情况确实如此——先是模仿拉辛[4]创作悲剧,得到维克多·雨果的鼓励,在一间阁楼里浪漫地挨饿。不过,凡尔纳没有情妇,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直到三十好几他才开始获得成功,虽然后来他挣得了惊人的财富,特别是那篇改编成戏剧的《环游世界八十天》。他于1905年逝世,他的生卒年几乎正好是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诞生之年。

阿洛特先生的主题是文学作品中科学崇拜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虽然后来他的心中产生了疑惑——譬如说,他并不是很接受进化论——但凡尔纳属于科学时代的早期,那个时期有大东方号和1851年海德公园示威,那时候的口号是“征服自然”而不是现在的“神秘的宇宙”。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里地进步,它们的狰狞面目还很少有人察觉。直到马克沁机关枪的发明,很难不将科学发明与进步等同起来。当时盛行的乐观情绪最好的体现是,1870年的战争对凡尔纳几乎没有造成影响。他觉得那只是恼人的中断,之后你可以继续你的工作。现代战争的灭绝性不仅还没有显现,而且很难去想象。但是,后来凡尔纳厌恶地看着现代帝国主义的崛起和对非洲的争夺。结果就是,他的书里不再有令人同情的英国人的角色。在他早期的作品里,这个角色总是频繁出现——一个古怪的角色,就像大部分十九世纪的法国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穿着花格衬衣,大呼小叫:“好,好,好极了!”他们象征着凡尔纳对英国民族的实干精神和创造性的崇拜。

很难不将凡尔纳和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联系在一起。阿洛特先生并不喜欢威尔斯,并刻意对他进行责难。比起凡尔纳,威尔斯对科学更为推崇,但他属于一个不是那么自信的年代,在那个时候,面对螺旋星云的雄伟,人类的渺小要比他对大自然的主宰更加明显。威尔斯的早期浪漫作品没有凡尔纳那么讲究科学——也就是说,与当时已知的科学知识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但对科学更加推崇。如果你将《月球之旅》与《登月第一人》相比较的话,你会看到纯粹的文学角度和不以人类为中心的立场所带来的好处。凡尔纳的故事符合科学或非常接近科学。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发射火箭摆脱地球的引力而乘坐在里面的人类能够经受住冲击的话,这种事情或许是可能实现的。威尔斯的故事纯粹是幻想,只是基于月球和其它星球可以居住这个想法。但它创造了自己的天地,读过之后很多年你还会记得那些细节。凡尔纳的作品最难忘的是氧气瓶的泄漏使得那些探索者出现了醉酒的症状——这是一个非常写实的细节。虽然阿洛特先生很努力,但以后除了小学生会去阅读《地心之旅》代替《达哈士孔的狒狒》之外,还会不会有人去读凡尔纳很难说。他想将科学指导和娱乐结合起来,并获得了成功,但这只局限于他的科学理论并不过时的时候。但是,他因为一部作品所引发的争议而一直名留文史。在《环游世界八十天》里——阿洛特先生指出它是基于一个爱伦坡式的故事——他耍了一个小伎俩:如果你朝东边环游世界的话,你会在旅途中多获得一天。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一架飞机在二十四小时之内环游世界一圈怎么办?”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男生在《巫师》和《热刺》上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们或许从未听说过凡尔纳这个名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虽然它的内容总是会偏离主题。里面的一些插图很好看,但是下面的说明文字却写得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