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评菲利普·巴雷斯的《查尔斯·戴高乐》[76]
- 奥威尔书评全集(中)
- 乔治·奥威尔
- 973字
- 2020-01-16 16:39:10
菲利普·巴雷斯先生的书或许可以被视为戴高乐将军的“官方”传记,或许尽了最大努力完整而详细地记述了自由法国运动在当时的情况——那是1941年的夏天。它在某些问题上保持沉默,譬如说叙利亚战役和失败的达卡尔远征,但它讲述了许多有价值的法国战败的细节,而且它的优点在于完整地引用了相关文献。
现在众所周知,戴高乐将军对于机械化战争的见解被他的同胞所忽视,却被德国人采纳并付诸实践。他们似乎就是按照五年前出版的戴高乐的作品里的要求创建了装甲师团并用于入侵波兰。在希特勒上台和战争爆发那几年里,戴高乐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进行呼吁,主要是通过保罗·雷诺[77]进行,要求法国的战争指导思想要比马其诺防线和五百万陆军更加与时俱进。巴雷斯先生在第五章中引用了经过五个月的“虚假”战争之后在1940年1月他向最高司令部呈递的备忘录。大体上,这份文件确切地预言了接下来几个月所发生的事情。
不消说,他的意见被置若罔闻。直到法国战役之前,戴高乐一直很不得意。在法国战役中,他担任一个重要的指挥职位并赢得了几场小胜,但他可以调遣的兵力非常有限。幸运的是,几个星期后他声名大振,那些希望继续战斗的法国人唯他马首是瞻。但是,为什么之前除了德国人之外就没有人听从他的看法呢?这个问题单从技术层面就很容易理解。两场战争的相隔只有21年。那些赢得1914年战争或以为自己赢得了战争的将军们仍在指挥军队。他们本能地认为一切都没有改变。就好像威灵顿公爵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仍让英国军队和滑铁卢战役时的情况保持一致。而且还有公共舆论的和平主义,由于德国人的胜利而幻灭,以及反应迟钝只会采取防守策略的英国政策。但巴雷斯先生几乎没有触及法国战败的深层次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一本像这样的书,在创作的时候战争仍在进行,只能回避某些问题。情况的微妙之处在于,在法国,通敌合作的人都是右翼的政客,而自由法国运动则鱼龙混杂,戴高乐将军本人每天都被电台斥为“犹太马克思主义者”和“共济会成员”。其实他是一个来自乡村贵族阶层的天主教信徒,或许还是一个保皇派。当然,巴雷斯先生不想将某个政治纲领和自由法国运动捆绑在一起。但自从这本书写完之后局势已经朝这个方向迈进了几步。在他的作品中戴高乐俨然成了“祖国”的人格化身,其简单的本能是让所有思想各异的正人君子团结起来抗击外国侵略者。在这个层面上,这本书是很有价值的致敬,这本书的美国译本还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