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贾琏先去了荣宁街转了转,感受了一下当爷的感觉。这贾家族人一个个的都围着贾琏转,虽然一开始贾琏还觉得虚荣心挺满足的,可是越转越不是滋味。
这贾家,真就是泥腿子出身,都三代过去了,贾家的家主们一个个就算再没本事,也都挺努力的了,可是这贾家的族人却一点长进没有,一个个围着贾琏转都是想让贾琏赏口饭吃,能去宁荣二府管个事。背靠着贾家这么好的资源,一个个不想着出仕当官,想的却是到贾家当奴才,说真的连贾家的奴才头子赖家都不如,人家有钱了第一件事想的还是给家族继承人捐官哪?
可如今的贾家,哎,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不能说在贾家连个识文断字的人都没有,年轻一辈还都识文断字,可也仅限识文断字了,连个完整的文章都写不出来。
和张家,何家一对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贾家人每天想的是有钱荣华富贵,哪怕能读书也没人上心,读书有什么用,都不如进府里当个管事,这就是贾家族人的普遍思想,各个想的是怎么进族里当奴才。
而张家,何家这两个贾家的姻亲家,就算再落魄了,家族的族人想的也是读书科举,光耀门庭。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底蕴和传承吧。
真的是一族的猪队友啊。
我贾琏要的是满门朱紫贵,我不想和一群奴才秧子玩耍啊。
找了贾家满族,也就找出一个贾菌来。可惜年龄太小了,如今贾宝玉才五岁,贾兰才三岁,这贾菌才七岁。
可贾琏也没放过,实在是这贾家太完蛋了,但凡这贾家还能再找出一个能打的,老子绝不抓你一个娃娃兵上战场。
那熬人的科举你贾菌受的住得受,受不住也得受,怪只能怪你太优秀了。
这一刻,贾琏突然理解为什么贾宝玉那么招贾母稀罕了,面对这么一家子的完蛋玩应,贾宝玉这么一个能吟诗作对的,招人稀罕也不见怪了。
贾菌少孤,父亲早亡,家里与母亲娄氏相依为命。
贾琏强收了贾菌为弟子,确定了师徒关系,虽然娄氏也不知道贾琏一个小纨绔能教自己儿子什么,但是也应下来了。
娄氏深知自己家虽是贾家近亲,但是夫君早丧,自己带个儿子过活也不容易。贾琏是荣府的嫡亲孙子,怎么说也是妥妥的靠山啊。
贾琏见整个贾家是矬子里面扒矮子都扒不出来个武大郎了,就带着贾菌意兴阑珊的走了。
庆儿赶车,往郊外庄子去了。
.....
约莫两个时辰,也就到了郊外的庄子,一个普通的农庄,倒也收拾的干净利索,不是很打眼。
庄子里都是贾赦以前用过的老人,也叫人放心。
张家,何家人在长辈带领下也早来了。
邢家的人也到了。却是没有长辈的。
张家来了六个小辈,和一个带队的长辈,长辈是留在京城管事的四房,却也是贾琏嫡亲的舅舅,名晋字之维。
原本张家,贾家已经好久不来往了。一个是犯官人家,一个是名声臭大街的勋贵。互相之间躲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还来往。
可是突然贾赦来消息,张家也不能不慎重对待。毕竟这贾琏也是张家嫡亲的外甥,张家如今也太需要外力帮助了。
于是贾琏这个嫡亲的舅舅张晋张之维,就带着留在京里的六个小辈来了,这六个虽然不是家里最争气的,却也没真敢把那不成才的带来,只能说平庸之资吧。
贾琏这个舅舅呢,原也是个同进士出身的,也曾在行人司当过司副,只因父亲犯了事,也连累他被革职了,就连功名也被革了,如今闲置在家,被族里安排留在了京城,没有随大家回乡。
何家带队的是一个何家的老儒生,身上也有举人的功名,但是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官了,辈分比贾赦都高一辈,贾琏应该叫舅爷的,带来的家里的四个小辈,也是如此情况。
贾琏和二人一见面,先是一顿寒暄,然后直接入了主题,先是邀请二人留在庄子,教导这十多个孩子几个月。
等二人应了,打发仆人回家报信后,直接挑明了怎么教导,就是要张家舅舅按照科举的方式出题,何家舅爷辅助,让这十多个孩子不停的做题。
什么微言大义的啊,无所谓,只要让这几个孩子快速的适应了科举的模式就好。
说白了就是题海战术。
二人都是老学究,对贾琏糟蹋圣人大义甚是不喜,也不知道贾琏折腾什么,这些都是贡生学科举那一套干嘛啊?贡生是没资格下场考试的,但是之前也答应了就照做了。
贾琏也没多解释,主要是也不好解释。
这就好像你告诉别人,蓝翔技校也能考清华了,录取率50%以上,你敢说,你看有人敢信不啊。
紧接着就是安排桌椅教室,庄子上本就有个快要废弃的小学堂,收拾收拾就能用。
然后又找到庄头,让他带人看好了,尤其是这几个月,让人伺候精细了,别让外人打扰了,也别去打扰外人。
庄头表示明白。
闲聊之间发现,这庄头也不是外人,是贾琏姑父家的亲弟弟,当然了不是当巡盐御史的那个姑父,是贾赦的庶出的妹妹家的。
贾赦不止有一个嫡亲的妹妹贾敏,还有三个庶出的妹妹,都被贾母远嫁了。
这个就是贾赦一个庶出妹妹嫁过去的人家,姓赵。
家里也有一个读书的孩子,贾琏也要了过来塞在小学堂里。
虽然不知道贾琏要干嘛,但是这赵庄头也因自己的儿子也在小学堂里,伺候的越发精心了。
贾琏也顺势在庄子上住了下来。
谁知,不到下午,庄子上又被送来了一个人,王熙凤的一个侄儿王忠。当初在王家的时候,受过王熙凤的恩惠,是个眼里只认王熙凤的小辈。
贾琏也收了下来。可见这古人夫妻二人怎么吵闹,最终还是把日子过下去的。妻子终究还是顺了丈夫的想法,毕竟二人才是一个家。
新书《重回九五当好爸爸》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