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报告2017
- 郭清
- 8953字
- 2020-08-29 01:56:03
第一节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动态
一、国家政策动态
(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的行动指南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于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召开的第一次卫生与健康大会,也是在全面小康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此次会议明确了卫生与健康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位置,深刻阐述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决策部署,提出了保障人民健康的迫切任务和历史使命,为我们继续开拓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划定了基本遵循,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健康事关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这段论述对健康的重要性进行了高度概括。
2.当前威胁人民健康的三大来源
习近平指出,当前,由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3.卫生与健康工作必须以基层为重点
习近平提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过去的“以农村为重点”改为“以基层为重点”,更加体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与新医改“强基层”的要求相统一。
4.预防为主贯穿全生命周期
习近平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主要强调了五项:
(1)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减少人群患病;
(2)要重视少年儿童健康,提高学生主动防病意识;
(3)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包括妇女、儿童、老年人、流动人口,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4)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5)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科普工作,规范心理健康服务。
5.医改要在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习近平强调,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5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6.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上重要日程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要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中,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差别化探索。
(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实现健康中国梦保驾护航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6年8月26日召开会议,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纲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编制和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健康中国的建设首先强调预防为主、关口前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可负担、可持续的发展。
2.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
《纲要》明确将“共建共享”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基本路径”,是贯彻落实“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实现政府牵头负责、社会积极参与、个人体现健康责任,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全民健康”,提升人民获得感。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纲要》明确将“全民健康”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强调“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分别解决提供“公平可及”和“系统连续”健康服务的问题,做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工作,强化对生命不同阶段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的有效干预,惠及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三)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慢性病防控有章可循
2017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印发慢性病防治规划,是今后5~10年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突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和社会性
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规划》提出要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就是强调要统筹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发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融入百姓生活。
2.强调慢性病防控的个人健康责任
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出构建自我为主、人际互助、社会支持、政府指导的健康管理模式,促进群众自觉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科学指导下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形成卫生与健康治理新格局。
3.行动计划与预期目标明确可操作
《规划》提出了降低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这一核心目标,这与世界卫生组织《2013—2020年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发展目标一致。围绕核心目标,《规划》从防治效果、早期发现和管理、危险因素控制、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等方面设置了16项主要量化指标,使目标任务具体化,工作过程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
(四)《中医药法》——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是第一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历经33年(于1983年由已故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首次提出)讨论,于2016年12月25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对于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医药法》共9章63条,包括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保护与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
1.明确中医药事业的独特地位和责任主体
明确“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这在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医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中医药从旧有的西医药主导的管理体系中独立出来,这有利于中医药行业遵循自身规律良性发展。明确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是责任主体,这健全了中医药管理机构和体系,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促进中医药发展确定为各级政府的刚性任务。
2.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与人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相比,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中医药服务能力仍然薄弱。为此,中医药法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明确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发展中医药教育,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大对中医药科学研究和传承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应用;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等。
3.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监管力度
针对中医药行业中存在的服务不规范、中药材质量下滑等问题,中医药法做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包括明确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符合中医药服务基本要求,加强对中医医疗广告管理;明确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加强中药材质量监测,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医药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等。
(五)三减三健,迈向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
2017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体育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共同制定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2017—2025年)》发布。该行动方案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中国人”为主题,开展涵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烟限酒、心理健康等的专项行动,积极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科学传播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康技能,为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技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提供指导。
1.三减三健,以重点人群为干预对象
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确定以餐饮从业人员、儿童青少年、家庭主厨为主要干预对象,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积极采取控制食盐、油脂和添加糖使用量的措施,减少含糖饮料的供应等。三健即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三健内容以儿童青少年、青年人和老年人为主,学校及托幼机构完善充实健康饮食、口腔卫生保健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职业人群重视体重控制,并积极开展健步走、减重比赛等体重控制及骨质疏松预防活动,为以上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服务等。
2.适量运动,建立体医融合的健康服务模式
积极推进在公共卫生机构设立科学健身指导部门,倡导通过科学健身运动预防和促进疾病康复的知识和方法,在街道、乡镇开展健康促进服务试点,建立“体医融合”的健康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社会“运动处方”专业体系建设,开展家庭医生开具运动处方工作试点,提倡构建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提倡社会各单位将健康指标与工作效率相结合的评价机制;鼓励媒体和社会机构宣传体医融合、科学健身的文化观念,在大众中广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
3.控烟限酒,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以青少年、女性等为重点,发挥医生、教师、公务员、媒体人员的示范力量,围绕减少烟草烟雾危害、推广科学戒烟方法等主题,开展烟草控制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公众养成健康、文明的“无烟”生活方式。倡导成年人理性饮酒,广泛宣传过量饮酒的健康危害,以及对家庭、社会可能造成的酒驾、暴力犯罪等负面影响。以儿童、青少年为重点人群,在学校广泛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宣传饮酒对未成年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等方面的不良影响,引导未成年人远离酒精,并向家庭辐射传播酒精危害相关知识。
4.心理健康,重视“身体—心理—社会”全面健康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引导公民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一进单位,二进学校,三进医院,四进基层”的“四进”活动。
二、市场供需动态
(一)健康服务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巨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逐渐上升,2005—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 493元逐年增加至33 61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由3254元逐年增加至12 363元。与此同时,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规模逐渐扩大,2015年,我国居民医疗保健类人均消费支出1165元,这一数据比2005年的600.85元增长了近一倍。数据说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从其发展形势来看,未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仍然保持上升走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疾病谱由传染病转为慢性病,使得我国居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对健康服务的消费意愿日益增强。
健康管理是健康服务业的支撑领域之一,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从健康管理这一细分市场来看,美国的健康管理服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政府、学术界、市场、医疗保险业、居民和健康管理组织等共同参与。2016年,美国医疗开支4.1万亿美元,占GDP的1/5左右,中国2016年医疗开支为13 154亿元,仅占GDP的6%。因此,保守估计全国2.5亿城市居民中有8%的人有健康管理需求,按每人每年花费900元计算,中国将出现一个180亿元人民币的新兴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按照我国健康管理市场20%的年增长率计算,2017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近2亿元,发展空间巨大,尚有较大潜力可供挖掘。
(二)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正当其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思路。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也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我国健康服务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如果能通过推动健康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实现我国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与升级,势必能有效提高我国健康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在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促进“健康中国2030”的建设目标尽早实现。
就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思路而言,一方面,需要推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从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金融制度、财税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释放健康服务改革红利;另一方面,以慢性病和健康养老服务作为健康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突破口,通过出台相关激励政策,进一步开放慢性病和健康养老服务市场,促进社会兴办该两类服务机构,提高健康服务的有效供给。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人才和机构升级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精准健康管理服务市场的扶持,积极推动健康干预市场创新发展。
(三)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的迫切需求未被有效提供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居民健康面临着传染病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受人口惯性增长的影响,我国每年新出生人口仍有1600万左右,预计未来20年总人口还将增加约1亿,人口增长压力依然存在;我国人口基数大,出生缺陷儿总量多;出生人口性别比目前仍然高出正常值。在健康资源配置、健康服务利用等方面,面临供给不足、发展失衡、可及性差的问题,健康需求尚未被有效满足。
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健康问题已经不再是看病就医那么简单,环境污染、食品和饮水安全、心理和精神健康等,都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这一系列问题,不仅事关卫生计生领域,而且涉及工业、环境、教育、农业、财政等诸多领域,更需要不同部门、系统在政策上、行动上彼此协调,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方方面面的政策措施前进齿轮要紧密咬合,维护人民健康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以疾病治疗为中心”难以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也不可持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提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ealth in all policies,HiAP),即,将促进人的健康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应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三、科学研究动态
(一)推动以“大健康观”为核心的健康服务相关学科建设
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树立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近年来,国家在健康服务相关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高度重视。2013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印发,文件指出,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健康服务业相关学科专业,引导有关高校合理确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从业人员。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新医改”的迫切需求、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加之慢性病的“井喷”趋势,使得传统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不再适应人们对于健康更高层次的需求,21世纪的健康人力资源培养模式从指导思想、培养计划、师资队伍、教学大纲到课程设计都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变,以保证我国的下一代健康相关从业人员能够适应新时期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因此,探索一种全新的健康人力资源培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医学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1.健康服务体系研究
健康服务提供体系:借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体系的运行机制,对现有服务提供体系进行深入剖析,创新构建高效运行的健康服务提供体系;健康保障机制:总结继承现有健康保障服务的成果,探讨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中纳入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深入探索既能满足当代人健康保障需求、又在经济上可持续的社会健康保障体系;健康服务管理机制:在开展健康服务技术方法研究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管理规范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为高效开展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健康服务提供决策依据。
2.健康服务应用基础研究
健康服务指标体系:对现行健康检测、评估、干预方式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对实际效果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提出系统而规范的人体参数、状态辨识、状态调控的健康服务指标体系;效果评价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等研究方法,解析辨证论治构成要素,建立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结合、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疗效的健康服务评价模式。
3.健康服务智能系统研究
将治未病和养生保健的理论、技术及特色产品通过健康物联网、互联网技术,进行网络式的管理,针对具体情况完成网络干预,搭建多级区域化、分布式和智能化的健康物联网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等。
(二)健康大数据的挖掘与利用
作为健康服务业重要的支撑部分,大数据在与健康相关的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包括:
1.高危易感人群筛出、防控,抗菌药物、毒麻药、院内感染实时监控,临床决策辅助支持系统,患者远程监控随访;
2.保险费用精算,支付欺诈挖掘分析,医药定保定价规划;
3.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市场需求调研,药品投放预测建模;
4.前沿科学课题研究,流行病学研究,比较效果研究;
5.公众健康指导,个性化导医服务,医疗数据透明化;
6.政府机构监管,宏观政策评估,公共疾病监控,卫生数据透明化。
针对以上健康服务业细分市场,大数据在健康服务业的各主体间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服务居民
开发居民健康管理系统,提供精准医疗、个性化健康保健指导,使居民能在医院、社区及线上得到的服务保持连续性。例如,提供心血管、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干预、管理、健康预警及健康宣教;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急诊量,提高家庭护理比例和门诊医生预约量。
2.服务医生
临床决策支持,如用药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疾病并发症、治疗效果相关性分析、抗生素应用分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服务科研
包括疾病诊断与预测、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工具和算法、临床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如针对重大疾病识别疾病易感基因、极端表现人群;提供最佳治疗途径。
4.服务管理机构
规范性用药评价、管理绩效分析;流行病、急病等预防干预及措施评价;公众健康监测,付款(或定价)、临床路径的优化等。
5.公众健康促进服务
包括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控与预警、网络健康管理平台、社区健康服务等方面。
(三)“政、产、学、研、用”五方协同创新健康服务模式
协同与整合是当今社会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与传统的“产学研”模式相比,“政产学研用”五方协同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构成要素也更为全面,基本涵盖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消费全过程的创新力量。“政产学研用”不仅是一个内部协同配合整体,同时是一个具有较强外部开放性的创新组织体系,具体到健康服务业中也不例外,“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用户”健康服务五角形见图1-1。
从“社会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的系统科学角度进行分析,健康服务系统的主要特征包括:其一,健康服务系统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健康服务的供求方皆由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构成,其所代表的经济利益、社会诉求不尽一致,按照共同参与原则,不论社会阶层的人数多少、力量强弱,均需以整体大局的角度制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其中的协同互补作用,充分体现多方参与,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形成推动系统优化发展的合力。其二,健康服务系统注重协调。健康服务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如何调动该系统内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功能,需要寻找一种“平衡力量”,统一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力量,使“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得以实现。其三,健康服务系统强调开放互动。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复杂多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已不能适应民众自身健康需求多样化、健康相关问题复杂化的情况。“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政府要保持必要的谦抑”。只有在引导全社会就某项目标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把政府不擅长的事情交给社会组织去做,在行动上,上下配合、明确分工、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健康服务系统各主体的“共治”。